李燕如,潘義前
(1.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廣西 崇左532200;2.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廣西 崇左532200)
在日常運營過程中,運營成本最小化與經濟利潤獲取是不同行業領域企業關注的焦點。在物流產業動態發展中,物流供應鏈有效管理已成為企業減少日常外部成本的關鍵性手段,但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潛在物流成本極易被企業忽視,導致總成本無法順利降低。企業需要深層次把握經濟批量模型內涵、特征、優勢等,將其巧妙應用到物流供應鏈管理薄弱環節,采取針對性措施控制潛在物流成本,促使資金鏈處于高效運行中,科學開展各項經濟活動,不斷增強自身市場核心競爭力。
在20世紀80年代,物流供應鏈管理應運而生。隨后,在科學技術作用下,發達國家基礎設施持續完善,供應鏈管理在企業物流運作方面日漸發揮著重要作用,出現了大批優秀的供應鏈物流企業,而發展中國家由于基礎設施比較落后,供應鏈管理發展速度相對較慢。就我國而言,通訊網絡、交通運輸等一系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供應鏈的構建乃至供應鏈管理研究實踐。物流供應鏈管理是精益生產等思想的真實寫照,在供應鏈中,產品價值確定、價值流識別等直接關系到企業服務價值的提升。同時,物流供應鏈管理中注重現代化信息技術以及最新管理理念的高效應用,有效管理上、下游企業乃至客戶,在有序溝通、交流中,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最大化減少供應鏈成本,實時提升企業運營成本與服務水平,但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影響會在無形中增加運營成本。
1.經濟批量模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經濟批量模型不斷作用到庫存管理環節。經濟批量模型的準確計算能夠優化企業日常訂貨、庫存二者成本方面的關系,直接關系到庫存總成本的減少。同時,經濟訂購批量就是可以最大化減少庫存總成本的訂貨批量,而庫存總成本便是“存儲”和“訂購”兩方面成本之和,要將“產品”與“機會”成本除開。在某種情況下,如果物流供應鏈中的企業超過或者少于規定的定購量,都會在無形中增加庫存總成本。也就是說,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企業必須深層次解讀經濟批量模型內涵、原理等,借助現代化方法以及手段,將其巧妙應用到物流供應鏈管理各環節,客觀分析經濟批量模型中動態控制交易成本等,在經濟活動開展中獲取更多的經濟利潤。
2.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交易成本。在物流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如果從層次分析法角度出發,物流供應鏈成本可以分為三類,即“直接、作業、交易”三類成本。在供應鏈企業日常運行中,直接和作業成本都屬于內部可控成本。在日常運營管理中,企業可以根據物流供應鏈動態運行情況,結合自身運營情況以及各階段發展目標,優化內部管理層次,為各項經濟活動的高效開展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避免交易過程中成本的增加,最大化增加最終獲取的經濟利潤。在物流供應鏈日常運行中,如果某兩個企業運營管理中信息出現不對稱問題,必須及時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深層次了解信息不對稱的具體原因,再結合日常開展的經濟活動,進行合理化決策,避免交易成本的增加。在此過程中,從交易方面來說,供應鏈企業間的溝通、交流日漸增加,溝通成本大幅度增加,自主成本卻會減少。
3.協調度理論。(1)協調度概述。在應用經濟批量模型中,企業深入了解物流供應鏈管理中交易成本的基礎上,也需要深層次分析協調度理論。簡單來說,協調度就是物流供應鏈運行中,上下游企業彼此溝通協調具體情況。在經濟批量模型作用下,如果供應鏈中某兩個企業處于完全競爭狀態,日常溝通、交流中出現信息不對稱情況,則說明這兩個企業協調度為零。如果上下游企業間的溝通程度明顯提高,協調度也會有所提高。如果相互溝通的兩個企業已成為某企業內部兩個獨立部門,二者信息對稱,協調度將會最大化提高,二者共享信息總量便是對應的溝通量,說明企業間溝通量、協調度二者存在某種必然聯系,會出現完全協作、完全不協作兩種情況,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交易成本的減少,這就需要企業從實際出發,尋找適宜的協調度,最優交易成本。(2)協調度影響因素。在經濟批量模型作用下,物流供應鏈企業協調度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信息技術、人員素質、市場和環境因素等。信息技術的影響最大,在信息技術作用下,物流供應鏈運行中信息傳遞速度明顯加快,信息傳遞準確率順利提高,在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共享信息資源方面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4.物流供應鏈管理中交易成本和協調度下的經濟批量模型。在分析交易成本、協調度之后,企業需要進一步利用經濟批量模型,全面、客觀剖析交易成本以及協調度二者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在經濟活動開展中,企業想要將交易總成本最小化,需要怎樣的協調度,順利降低物流供應鏈總成本。在此過程中,企業需要根據經濟批量模型應用要求,從物流供應鏈運行入手,進行合理化假設,比如,供應鏈運行中信息設備設施處于穩定運行中;單位溝通成本不能增加;信息采集要準確,處理要及時。隨后,企業可以根據具體要求,科學計算協調度,實時平衡自主與溝通成本,將供應鏈運行中的交易總成本最小化。
總而言之,在日常運營管理中,企業需要隨時關注物流供應鏈管理情況,在分析交易成本、明確協調度中,巧妙應用經濟批量模型,充分發揮其多樣化優勢。以此,全方位優化物流供應鏈,高效共享各方面信息,促使溝通與自主成本處于平衡狀態,實時控制交易總成本,提高自身盈利能力、運營能力等,走上長遠發展道路。
[1]趙換麗.物流供應鏈管理技術的發展創新與應用[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6,(3):32-33.
[2]王志亮,楊征宇,白少布,王云霞.延遲定制供應鏈網絡聯合經濟批量模型、求解及供應鏈協同[J].系統工程,2016,(7):78-84.
[3]邢智毅.基于Web服務組合技術的物流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集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6):41-42.
[4]杜文意,艾興政,劉曉婧,唐小我.基于部分延遲支付期限的易損品經濟批量訂貨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4,(3):209-217.
[5]王新橋.基于信息網絡的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