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英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西安710089)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高校辦學規模持續擴大,財務工作量明顯增加,財務管理難度增加,加上互聯網時代下多方面因素影響,財務風險頻繁出現,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這一背景下,高校必須客觀分析互聯網作用下的財務風險,多層次動態防范財務風險,規范資金流動,提高資金利用程度,確保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有重要的資金保障,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整體質量。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無紙化辦公目標順利實現,但財務風險發生率明顯提高,尤其是日常財務數據信息發布、存儲方面,導致員工績效津貼、工資、學生繳費等數據不完整、不準確,導致日常財務工作無法順利開展。針對這種情況,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防范財務風險是非常必要的,避免員工薪酬等數據被刪改,防止財務數據缺失,促使構建的財務系統處于高效運行中。財務風險防范利于高校隨時全面、深入了解并預測財務管理中出現的風險隱患,科學處理的基礎上,優化財務管理方法、手段、制度等,合理拓展融資途徑,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率,避免出現嚴重的資金浪費現象,加快資金周轉速度。在此過程中,防范財務風險利于高校不斷提高自身風險識別、處理與規避能力,從根源上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程度,促使互聯網技術更好地作用到財務管理各環節,提高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
1.財務系統運行風險。在互聯網時代作用下,高校紛紛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科學構建財務系統,優化日常開展的財務管理工資,而這符合互聯網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在構建財務系統中,部分高校過分依賴財務系統硬軟件供應商提供的各類服務,沒有根據自身財務管理情況,科學選擇供應商提供的系統服務,做好系統維護升級工作。加上互聯網時代下財務管理工作日趨復雜化,導致財務系統運行中頻繁出現風險隱患問題,財務系統硬件更新滯后,財務數據傳輸不及時等,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財務數據缺損風險。在日常運行過程中,高校職能部門流動資金的規范分配以及使用離不開完整、準確的財務信息數據。但在互聯網時代下,部分高校財務數據方面存在風險,缺損現象頻繁出現,導致財務部門獲取的財務數據準確率不高,不符合實際情況,財務部門無法準確把握其他職能部門運行中資金使用情況,無法和其他職能部門進行有效的成本溝通、交流,已有的流動資金沒有得到合理化分配,大幅度增加了運營成本。
3.教職工薪資數據刪改風險。在互聯網時代下,財務數據被刪改也是高校面臨的財務風險。在績效津貼政策作用下,高校教職工薪酬組成要素發生了質的變化,教職工薪資數據海量增加。但在計算機病毒、黑客攻擊等影響下,高校教職工薪資等財務數據不斷被惡意刪改,風險系數明顯增加,相關財務工作無法有序開展,教職工薪資發放不規范,存在各類問題,不利于提高教職工在薪資方面的滿意度,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1.加密管理財務數據。在財務系統運行中,高校要根據互聯網時代發展要求,加強對財務數據的規范管理,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加密管理,避免財務系統不斷受到黑客攻擊,防止財務系統口令被破解,確保財務數據庫中各方面財務信息數據準確、完整。在加密管理過程中,高校要準確把握財務系統、校園網二者運行情況,單獨設置財務系統,使其與構建的校園網處于獨立狀態,進行合理化的物理分離,科學設置財務系統安全保障級別,提高財務系統安全性。在此過程中,高校要根據財務系統運行中風險發生程度,定期科學修改財務數據管理密碼,避免被教職工薪資等數據被刪改,財務數據出現缺損問題等,確保財務系統運行中傳輸的財務數據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可靠性。
2.優化財務信息發布環節,科學構建聯系制度。在互聯網時代下,發布財務信息是高校財務工作開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防范財務風險過程中,高校必須綜合分析多方面影響因素,優化財務信息發布環節,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財務系統作用下財務數據信息更加準確。高校要根據財務系統性質、特征、優勢等,以互聯網技術為基點,科學制定財務信息發布制度,在合理細化的基礎上將其落到實處,從根源上優化對應的是財務信息發布環節。高校財務部門要根據財務信息發布要求,借助財務系統平臺,在線公布不同部門不同崗位教職工績效細表,使其透明化,借助部門教職工力量,全方位動態監督發布的財務信息。在線下,圍繞績效津貼等發放具體標準、要求、方法,相互探討、交流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建議和意見。高校要在充分考慮的基礎上,優化財務信息發布環節,促使發布的財務信息和不同崗位教職工考核情況吻合,提高教職工滿意度,全身心投入到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此外,高校要圍繞財務系統,科學構建聯系制度,巧妙利用互聯網技術,科學構建公眾留言板、微信群等,向不同崗位人員提供留言板網址、QQ群等號碼,崗位人員可以根據自身各方面情況,自主選擇溝通、交流形式。以此,不斷加強財務工作人員和其他崗位工作人員聯系,在互動、交流中,教職工可以不受時空限制,隨時發表自身意見、建議,財務工作人員可以全面了解教職工各方面需求,規范日常開展的財務管理工作,避免財務風險頻繁出現。
3.合理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明確財務風險問責機制。從某種角度來說,高校財務風險的有效防范離不開合理化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高校要根據自身財務管理情況,明確管理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巧妙利用互聯網技術,科學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及時預警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類風險,進行合理化評價,便于財務系統管理人員第一時間發現風險隱患問題,準確把握財務風險發生的具體原因,科學處理,避免財務風險程度加重。高校要根據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全新的財務風險防范指標體系,比如負債、融資,進一步優化財務風險預警,優化利用財務風險分析方法,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財務風險應對預案,科學應對各類財務風險,有效提高財務風險控制能力。在此過程中,高校要明確財務風險問責機制,根據財務風險嚴重程度,依法追究相關崗位人員責任,進行針對性懲處,有效警醒其他崗位人員,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積極、主動參與到財務風險防范中,科學防范互聯網作用下各類財務風險。
4.科學培養和引進財務系統管理人才,定期維護財務系統。(1)科學培養和引進財務系統管理人才。在防范財務風險中,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各方面資源,做好財務系統管理人才培養與引進工作,降低對財務系統硬軟件供應商依賴程度。高校要根據構建的財務系統運行情況與財務風險,科學制定財務系統管理人員培訓目標,定期對系統管理人員進行全方位培訓,引導他們學習計算機理論知識、財務系統管理知識等,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高校要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操作演練,讓系統管理人員親身實踐中清楚財務系統管理流程,掌握必要的管理方法、管理技巧,規范管理財務系統,科學處理財務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各類財務風險。在此過程中,高校要注重先進人才的引進,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人才,規范財務系統管理人才隊伍,科學開展財務系統維護工作,科學管理財務系統,降低風險發生程度的基礎上,提高財務數據信息準確率。(2)定期維護財務系統。在日常運行中,高校要注重財務系統維護工作的開展,這是提高財務系統運行安全性、穩定性,降低財務風險系數的關鍵所在。高校要客觀分析互聯網技術應用中出現的各類財務風險,準確把握出現的具體原因、影響程度、涉及范圍等,優化日常開展的財務系統維護工作,科學調整財務系統維護內容、方案等,優化系統維護手段。高校要定期安排系統管理人員,全方位仔細檢查財務系統硬軟件,客觀分析并解決存在的風險隱患問題,及時更換故障問題、老化問題嚴重的財務系統硬件,更新升級財務系統硬件,有效提高財務系統整體性能、風險抵抗能力等,處于穩定運行中,實時傳輸、分析、處理財務信息數據的基礎上,提高財務信息數據利用價值,為日常開展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優化財務管理環節。
總而言之,在日常管理中,高校要高度重視互聯網時代下自身財務風險防范,這是一項系統化、復雜化工作。高校要客觀分析互聯網時代下各類財務風險,優化財務信息發布環節,科學構建聯系制度,加密管理財務數據,合理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明確財務風險問責機制,定期維護財務系統等。以此,全方位動態控制財務風險,有效規避的同時,促使日常流動資金得到合理分配、利用,更好地作用到教育教學各環節,科學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不斷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
[1]高振東,佟怡伶,刁春榮,等.高校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范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13):80-81.
[2]陳琳.新形勢下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如何防范財務風險[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3):173-174.
[3]方鴻斌,劉英明.治理改革情境下高等學校財務風險問題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5,(4):90-96.
[4]李振湖.加強高校內部會計監督防范財務風險問題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3,(32):201-202.
[5]趙佳.新會計制度下對高校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17):74-75.
[6]高玲.新時期如何有效防范高校財務風險的發生[J].中國經貿,2014,(15):216.
[7]王彤.強化和完善高校內部控制,有效防范財務風險[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3,(4):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