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渭南714000)
近年來,我國社會轉型進程日益加快,黨與國家越發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也正是因為這樣,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諸多方面的挑戰。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強化高職學校職業教育,這是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基本保障,而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切實為高職學校培養學生指明了方向。
在社會主義文化體系中,核心價值觀是尤為關鍵的一部分,培育與弘揚核心價值觀都需要結合我國傳統文化。唯有將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融合核心價值觀教育,才能夠實現我國高職院校職業教育順利進行。所以,高職學校應重視“三融合”:首先,重視文化熏陶結合精神文明建設。以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強化自身職業素質素養。并將以“仁”與以“義”為本的教育相結合,來提高大學生責任感,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并進行以“信”為主的教育教學,從而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素養。其次,重視行為規范結合人文環境。培養良好的大學生行為規范這是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點,也是優秀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將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建設物化成為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以文明道德標語以及校訓校歌的方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核心價值觀,使其成為廣大教師以及學生共同努力的方向。最后,注重網絡陣地以及傳統宣傳有效融合。重視發揮校園宣傳的效用,在發揮傳統宣傳手段作用的前提下,注重主流思想輿論引導作用的發揮,并著重打造以網絡互動以及現代教育網站互動為主的宣傳據點,促進輔導員博客以及校園微信公眾賬號新媒體建設。另外,隨著經濟以及文化全球化,很多西方不良文化思想傳入到我國,而高職學校學生正處于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如果不能自覺抵抗外來文化的入侵,就很有可能誤入歧途。因此,作為新時期的高校學生應明白思想武器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我國很多專家和學者都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自己的看法,也有著一顆絕對忠誠的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應明確意識到核心價值觀的作用,要對我國政府有關于培育核心價值觀文件精神進行領會,深入領會核心價值觀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含義,以核心價值觀為自身行為準則,以此來要求自身的言行,從而使自身更加強大。
1.高職院校穩定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在高職學校教育教學中,構建以核心價值觀為主的工匠文化,這是確保長久發展工匠文化的基礎,是構建優良班風以及校風的前提,也是確保教師以及學生良好健康發展的有力措施。在建設工匠文化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保將這一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可推動學生身體以及心理健康發展,為學生營造良好、和諧的學習氣氛,有利于更好地建設以及發展校園良好風氣。
2.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障。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這是建設高職學校教育教學的前提,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現實保障。在建設核心價值觀中,其可以對建設工匠文化發揮引領作用,也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形成奉獻意識,并可以讓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精益求精地工作,為培養社會人才做好各項工作。
3.學生全面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以核心價值觀為主的工匠文化建設和發展,是推動高職學校學生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并且,這一社會文化建設工作,應重新建設和塑造工匠文化內容,以形成學生向心力以及凝聚力。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實現校園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機制,進而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發展能力。
4.我國文化發展的現實需求。在高職學校教育教學中,以核心價值觀為建設目的,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身言行,并確保高職院校教師和學生共同響應社會號召,推動在社會中更好地傳播核心價值觀,這種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發展我國傳統文化。
5.培養高素養勞動者的切實保障。近年來,在我國產業轉型日益加快的形勢下,社會對于勞動者有著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勞動者素質素養的培養。因此,不僅要對學生傳授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還需要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以及道德素質。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核心價值觀起到了思想引領以及價值導向的作用,也成為了廣大勞動人民共同遵守的一項行為準則。目前,我國各大行業都在積極進行核心價值觀活動的踐行,以社會核心價值觀來引導勞動者進行社會實踐,進而更大程度地強化勞動者素質素養。高職教育有其特殊性,特殊點在于學校在高中階段就已明確就業方向,高職學校以培養專業素養高的綜合型人才為主,制定與崗位要求相符的培養方案,讓學生可以快速適應崗位要求。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現在的勞動者應具備素養高以及技能高的特征,可以主動利用核心價值觀來對自身工作進行引導以及改進,在改進中不斷糾正和完善自身。
6.有助于高職院校高度重視職業道德的培養。在弱化職業道德教育的情況下,有其很多內因以及外因:很多高職學校在“實用主義”影響下,過度注重訓練職業技能,忽視了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在社會轉型中,西方外來文化的侵入也沖擊著大學生的觀念,很多學生為了一己私利,不顧他人的利益。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但浩海如煙的信息中,不乏有很多不良信息,這些信息必然會影響著大學生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準確樹立。核心價值觀作為目前我國社會中權威性較強的道德觀念,在全社會中普遍踐行,滲透在每名社會成員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中。在高職學校思政教育中應高度重視核心價值觀教育,得到全校教師與學生的重視。在新的經濟社會背景下,在職業道德教育中融入核心價值觀,讓職業道德教育充分發揮作用,有利于讓廣大師生高度注重職業道德教育教學的開展,在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中,對職業道德教育深程度發展。
1.引領工匠精神文化建設,切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職學校被我國社會公眾看作培養高技能、高水平人才的關鍵場所,高職學校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技術,但卻忽視了培養學生工匠意識。所以在教學中,想要提高學生技能素養,還需要發揮核心價值觀的作用,推動學生取得更好的發展。
2.引領工匠環境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在學校打造工匠環境文化,應在營造學校環境中高度建設,還需要結合學校發展實際情況,加大力度建設核心價值觀內容,便于高職學校更快更好地建設工匠環境文化,唯有做到這樣,才能切實發揮學校環境中的工匠文化作用。
3.引領工匠行為文化建設,發揮思政教學指導作用。想要確保核心價值觀發揮建設高職學校工匠行為的文化效用,就應該在思政課程中的各個環節融入這一思想,充分發揮教育教學的主導作用,并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強化建設核心價值觀。在做好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學校還需要對教師以及學生典型事跡加大力度宣傳,確保核心價值觀可以促進高職學校的行為文化建設。
4.引領工匠培養制度文化建設,落實好高職人才培養要求。在核心價值觀帶領下,高職學校應實現公開工匠培養文化,要求學生在進行各項行為規范過程中,深入貫徹和執行這一價值觀念,將核心價值觀作為引領工匠培養的要求落實好,并將其融入到師生平常的行為規范中,以這一規范作為考核學校教師和學生的一大標準,推動學生文化制度得以深入發展。
5.更新高職學校校園文化,營造教育教學氣氛。在提出核心價值觀后,為建設校園文化提供了新的內容,指引和創新了校園文化。構建校園文化有著很多種方式,可以以院級比賽、社團活動等方式來開展,可利用各種載體來引導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更新和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引入職業道德的內容,可為職業道德教育創設良好、和諧的教學氣氛,讓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到學生課內與課外的學習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高職學校應對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全面發揮,最終促進學校工匠文化穩定發展,確保全校教師和學生在思想上健康發展,強化教師和學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平常學習中注重傳承和發揚工匠文化,有利于塑造學校文化氛圍,讓教師和學生在高職學校中更好地工作和學習。但高職學校也需要明確意識到,社會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的發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需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切實為高校核心價值觀作用的發揮打下良好基礎,從而為社會和國家源源不斷地培養出優秀人才。
[1]印亞軍,徐惠忠.文化自信: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石[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
[2]陳敬雨.淺談思想道德教育對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作用[J].科技資訊,2016,(1).
[3]張輝,曲恩超,張于思.新時期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價值觀提升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6,(13).
[4]陳靜,李衛東.大學生職業價值觀、自我效能感和就業能力的關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