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花 程德興
一直以來,項目投資決策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長遠發展、獲利能力、償債能力及其資金結構,它是項目管理中最重要的決策。因此對項目投資決策方法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企業投資決策水平和效益。在現代經濟社會,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是實現投資。項目投資建設投資為特定目的的,是固定資產的形式建設項目。然而,該項目投資本身具有較大的,風險高,等待期限長等特點。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項目的投資判斷,會給很多來自投資主體帶來經濟損失。因此,投資者和項目投資決策方法的經理給予了非常高的關注過程。企業投資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就是要用最少的投入來生產出最大的根本目的,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項目投資分析,會給企業的未來發展道路有著很大的影響。
獨立的投資項目決策就是要評價項目的可行性,不需做出選優決策,即只需要做出“接受”或者“拒絕”的選擇決策。企業運用了折現與非折現兩類項目評價方法時,獨立投資項目決策標準如下:當折現與非折現評價指標的評價結論一致反映方案可行時,就表現為這個項目完全具備可行性,反之,就表現為這個項目不可行;另外,如果發生折現評價指標與非折現評價指標的評價結論不一致的時候,那我們就應當參照折現指標所得出來的結論。
凈現值法、凈現值率法、年等額凈回收額法等是常見的互斥投資項目決策方法。凈現值法適用于同一互斥方案比較的同一計算周期。如果各個投資項目的原始投資相同,項目計算期也相同,可以比較互斥項目的凈現值大小來選擇,對比之后選擇凈現值大的方案。凈現值率法與凈現值法原理相同,使用于原始投資相同的互斥項目。當原始投資不相同、項目計算期也不相同的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時,應該使用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年等額凈回收額(NA)就是凈現值與年金現值系數的比,符合企業最大化利益的就是最大的年等額凈回收額,所以,應選擇年等額凈回收額最大的方案為最優方案。
1、資本不限量應用決策。企業面臨投資決策不僅僅局限于單個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多個項目的選優抉擇,當企業面臨眾多的非互斥項目集合的時候,那么企業不僅僅要評價項目的財務可行性,除此之外,它還應消除項目的財務可行性,需要在下一個決定中衡量不同組合的大小,然后再作最后的決定。在資金總額不受限制的情況下,所有具備財務可行性的項目都應是入選項目,不需進行組合,可以按每個項目凈現值大小來排序,確定優先考慮項目的順序。
2、資本限量應用決策。當發生了資金總額受到限制的情況,需要結合凈現值進行各種組合排列,按凈現值和現值指數的大小,從中選擇能使凈現值達到最大的最優組合。其具體實行步驟如下:首先列出每個項目的原始投資,計算出備選項目的凈現值和現值指數;其次接受所有凈現值大于零或現值指數大于1的項目;最后如果全部的資金不能滿足所有的凈現值大于零或現值指數大于1的項目,就需要進一步的修正,保證在資本限量的范圍內的情況下對所有的項目進行各種可能的組合,然后計算出每種組合凈現值的大小,選出凈現值最大的投資組合。
自改革開放以來,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與此同時,決定經濟周期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波動。在我國企業現階段投資的主要問題是:投資變化過于劇烈,重復建設嚴重投資過快增長,投資形成的生產能力在部分或者大多數行業中過剩等等。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國有老企業,在中國,由于歷史的原因的一部分,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差不多,甚至比其他業務收入少了,各種制造業的收入和各種服務業的收入都是公司經營范圍。業務操作之間沒有聯系,不利于領導決策和生產經營,以及分散的投資,沒有核心競爭力,最終只有破產重組。雖然這樣的企業正在逐步淡出市場,但對企業的收入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在一些企業在投資的全過程,在項目實施中放入的主要時間和精力,但作為項目實施計劃的操作的結果不強,項目進度有更多的延誤,也將無法實現項目控制的全過程;遇到緊急情況主要依靠臨時決定,改變投資計劃的內容,可能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與此同時,該項目研究產品和市場分析不足,初期的不足,項目決策缺乏數據的支持依賴于經驗判斷。
避稅被認為是非法的,一些人認為,避稅無論是在制造企業中,經營項目主要分析的技術人員,還是按原來的技術人員改變來的,他們大多缺乏專業理財,投資等理論知識,從而導致分析工作的難以實行發展,或者很難用分析的結果對應項目的實際決策。結合經濟理論和投資實踐的發展,以證明理論和指導實踐的正確性,但作為企業投資的結果,往往有一定的緊迫性,或企業不能根據科學分析方法來進行和可行性分析的步驟,因此,在投資實踐中決策更為廣泛,還不能掌握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傳統的決策分析方法是由貼現現金流(DCF)的凈現值法來表示的投資評價方法,DCF方法主要包括凈現值法和內部收益率的方法,凈現值法的應用更為普遍。凈現值法假定投資是可逆的,但在現實中大部分投資是不可逆的,這是凈現值法的一個重大的理論缺陷。事實上,大部分投資不符合這一假設,即有不可逆性。許多項目投資可以被推遲,當進任何與項目相關的不確定性的信息相確定后,再決定是否投資。在環境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等待是有價值的,但傳統的凈現值法沒有考慮等待的這部分的價值,每每不能把握投資的最好時機。
公共資源利用的性能狀況作評估是公共管理發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對投資項目決策績效作評價,可以全面、客觀地了解項目決策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益,和全面了解參與項目決策人員的業績和素質,這樣才能找到薄弱的項目決策,優勝劣汰決策水平,將項目決策參與人員的決策行為列為取向到項目績效中來。項目決策和建立績效評價體系應根據中國國情,借鑒國外成熟的實踐中吸取經驗教訓,在具體操作中應注意三點:一個是具體的、科學的、客觀的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二是要選擇操作性強、適用的技術方法作為評價工具,三是評價的數據資料要客觀真實,以避免人為地扭曲信息。只有這樣,項目決策的績效評價是碩果累累,才能進一步完善提高項目決策績效水平。
從規劃設計階段開始,以確定系統的規劃設計單位,真正開放的市場投資項目管理信息。應該建立平等的份額宏觀,中觀和微觀互聯贏得了市場化,專業化的投資信息的收集和發布機制。只有建立強大的信息市場,我們可以及時獲取準確的投資情報,以確保精確經濟投資的企業或個人來判斷項目投資的準確度最高。如果國家投資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只能夠解決政府投資審查和投資審批的數字化、辦公室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網絡化問題,該系統還是等于水沒有源頭一樣,也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企業總體戰略明確規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定位和盈利的水平,確定項目決策的基調。投資項目必須是整體戰略的指導下,反映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符合企業發展方向,來實現企業的投資后的收入和利潤目標的要求。如果投資與企業戰略相一致,那么可以長期投資在企業原有投資的基礎上,或是投資在相關業務初始投資基礎上,企業實現資源共享,以這種方法節省了企業的整體投資成本。相反的來說,如果投資不能與企業戰略和企業投資項目的管理基礎和經營業務計劃的分析一致。也就是說,對企業的整體營銷策劃,產品開發,質量保證計劃,內部控制計劃,如實進行分析,考察得出新的投資項目調查及適應性管理系統,為企業調整最終產品。項目評估是贊助商的一個重要手段調節投資活動,并在同一時間,相關的評估分析的數據也可以在投資決策的服務,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