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紅霞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行政事業單位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越來越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新會計制度進一步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活動,提高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嚴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更好地保護國有資產,確保各項職能履行的需要。本文從新會計制度的大背景入手,探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存在問題,并提出幾點建議。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各項改革的不斷推進,行政事業單位經費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會計核算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相對滯后,管理制度不夠健全,致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來源多為全額或者差額財政撥款,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體系中顯得尤為重要。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辦法,是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收支管理方式的規定。但實際工作中,由于各部門對未來支出的預見性不足以及預算執行過程缺少有效的監管,往往存在預算編制的不科學,預算執行進度過于緩慢,預算金額的隨意增減等問題。
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發展和各項改革的不斷推進,行政事業單位經費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會計核算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相對滯后,會計核算制度不夠健全,致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另外,部分財務工作人員缺乏與會計制度相匹配的職業素質,造成工作上的失誤而導致重大的財務問題。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業務核算較企業來說相對簡單,涉及環節較少,內控度認識不到位、執行力度不夠,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財務收支無法控制、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缺乏有效的財務監督。已有的監督活動也往往集中在事后監督,專項檢查等,而沒有形成常態化地,事前、事中、事后一體化的監督。而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存在過度依賴財政會計結算中心的審核,而減弱了自身財務監督。
2013年1月1日國家正式實施修改完善的《行政單位財務規則》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本次修改在會計要素的確認、記錄以及會計科目的設置和使用等方面,做了較大的調整。
在新的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引入了更加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涉及到的內容更為廣泛,包括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方面。對行政事業單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要在符合我國會計法規、會計法律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反映各項收支經濟活動。這就要求整個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管理活動都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政策,有效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不斷提高財務控制管理的嚴謹性,不斷加強財務管理的能力,完善預算的控制管理系統,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利用率,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控制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
新《規則》對行政事業單位收入、支出和結轉、結余資金管理進行了規范。修改完善財政補助收入的定義,明確其為行政事業單位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并進一步明確收入的范圍,增加收入管理的有關要求;修改完善支出的分類和事業支出的定義,并根據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購制度、績效管理、票據管理等財政改革要求,增加了支出管理的相關規定;分別界定了結轉和結余概念,在此基礎上,將結轉和結余劃分為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非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兩部分,并分別作了原則性規定,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的管理應當按照同級財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1、資產類科目:新制度設置了“存貨”科目,其核算范圍包括原賬中“材料”、“產成品”、“成本費用”科目的核算內容。新制度將事業單位的對外投資劃分為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相應設置了“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兩個科目,兩個科目的核算內容與原賬中“對外投資”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事業單位按新制度規定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以“無形資產”科目2013年1月1日的期初余額為原價,按新制度規定進行攤銷。新制度設置了“在建工程”科目,該科目為新設科目。事業單位應當在新賬中“在建工程”科目下設置“基建工程”明細科目,核算由基建賬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
2、負債類科目:新制度將事業單位的借入款項劃分為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相應設置了“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兩個科目,兩個科目的核算內容與原賬中“借入款項”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
3、凈資產類科目:新制度設置了“事業基金”科目,但不再在該科目下設置“一般基金”、“投資基金”明細科目,其核算范圍也較原賬中“事業基金”科目發生變化,不再包括財政補助結轉和財政補助結余。新制度未設置“固定基金”科目,但設置了“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核算事業單位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占用的金額。
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預算編制要求科學化、精細化,就需要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加強基本支出定員定額管理,擴大定員定額試點范圍,大力推進實物費用定額試點;推動項目滾動管理,從嚴控制項目規模,研究建立項目支出標準體系。預算執行要求規范化、效率化,就需要有效地進行預算執行的動態監控。強化預算執行約束,完善預算執行與預算編制相結合的機制,將預算支出執行率作為下一個年度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擴大覆蓋面,細化項目支出的過程審核,做好預算管理與支出管理銜接,把好支出關口。
隨著新會計制度的實施,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必須改變舊會計制度的財務管理觀念,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要求樹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理念。作為會計工作基本環節的會計基礎工作是否扎實有序,直接影響到會計工作秩序的正常運行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而失真的會計信息必將直接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決策和財務管理。行政事業單位應當積極提升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提升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水平。
財務人員能力以及素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財務工作的有效開展。各單位應當合理安排財務人員的培訓,保證財務人員每年按規定的時間接受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政治素質。財務人員自身也應主動學習新制度內容,積極轉變會計管理理念,及時掌握資金運用、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等新規定,更好地發揮財務人員在決策管理中的支持作用。
行政事業單位從完善內控制度著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內部執行力,建立效果評價機制和反饋機制,并建立起對資金使用的全方位、全過程跟蹤問效的財務監督制度。首先應健全內部控制機構,確定專門的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或牽頭協調部門,配置人員,明確責任。然后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計劃、管理、決策、評價等活動的監督和控制,引入不相容控制制度,加快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為支撐,實現內部控制、預算管理、財務會計同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和對接,加強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最后定期對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發現問題,及時改正。
(杭州市江干區人才創新發展研究院,江蘇杭州310020)
參考文獻:
[1]尹款梅.加強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初探[J].當代經濟,2006(6).
[2]李學花.淺談如何發揮企業會計的監督職能[J].時代金融,2013.
[3]郝立曼.新會計制度下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6(4).
[4]姜婭.行政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環境下的財務管理工作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5).
[5]禚能斌.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初探[J].財經界,2013(20).
[6]趙文靜.現行體制下事業單位會計的管理[J].時代經貿,2015(10).
[7]楊荻,劉雪晶.我國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實施對策研究[J].時代經貿,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