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帥 王晶焱 陸君昱 衛韻 編輯/王莉
分享銀行關于貨物貿易、信用證項下貿易融資和資本項下外匯業務展業規范應用的案例。
外匯自律機制自誕生以來,受到商業銀行和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浦發銀行作為核心成員之一,參與了自律機制籌建及外債業務展業規范編寫、《中國外匯市場準則》制定等工作。以下分享其在貫徹落實外匯自律機制相關工作要求中,關于展業規范應用方面的案例。
根據《銀行外匯業務展業原則之貨物貿易外匯業務展業規范》的要求,貨物貿易項下相關業務應分為以下步驟:第一,進行客戶識別,并對客戶進行分類;第二,根據客戶分類結果,按照不同的審核標準分別進行審核;第三,對后續業務開展情況及客戶經營情況進行持續監測。下面以一筆貿易項下付匯業務為例展開分析。
存量客戶A申請辦理一筆信用證業務,信用證受益人為離岸客戶B。合同約定以遠期信用證結算,交易商品是硒、碲及其化合物。經初審,客戶提交的業務背景資料表面合規、齊備。但僅僅是單據表面合規、齊備,無法滿足外匯業務展業自律的要求,因此需在確保單證齊備、真實及合規的前提下辦理該筆業務。
一是認真落實客戶盡職調查工作,把好客戶和業務準入關。針對該筆業務,操作人員嚴格根據《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外匯業務展業原則操作規程》的要求,結合客戶經營狀況、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主要關聯企業、上下游交易對手、外部評級、信用記錄、財務指標、資金來源和用途、交易意圖及邏輯、涉外經營行為和外匯收支行為等情況,想方設法多渠道、多方面開展對客戶的盡職調查工作。充分了解客戶的身份及背景,確保客戶具備從事相關業務的資格,構建審核業務合規性、真實性的第一道防線。
經調查,B公司注冊地在香港,由A公司100%控股。B公司是A公司的境外采購平臺,A公司會將采購回來的原材料加工生產成稀有金屬化合物成品,并通過進料加工的方式賣給B公司,由B公司轉賣給境外下游客戶。由于A、B公司間存在高度的關聯關系,故營銷機構在完整填寫《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外匯業務客戶盡職調查表》后,得出該客戶符合關注客戶條件的調查結論,相關盡職調查表作為業務檔案資料留存。
二是履行合規性、真實性、審慎性審查職責,落實業務“邏輯合理性”和“商業合理性”的審核把關。辦理該筆業務時,運營團隊根據“單內一致”“單證一致”“單單一致”等原則,對A公司提交的業務背景資料的真實性、條款合理性、要素一致性等進行了審查,重點審查了交易商品是否屬于客戶經營范圍、交易價格是否偏離當前市場行情等。審查后,運營團隊對A公司交易合同中相同貨物但單價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提出了疑問,并要求A公司提供合理解釋。經了解,原材料采購的價格取決于采購時間、原產地及與供貨商的談判結果,因此采購價格出現波動的情況屬于正常。在確保單證齊備性、真實性及合規性的前提下,辦理了該筆進口開證業務。
三是加強檢查督導力度,做好業務持續監測工作。在為客戶辦理開證業務后,還需結合風險管理流程,在業務存續期間持續監測客戶的后續行為,確保該筆業務符合監管要求。并且根據實際需要采取措施,持續關注客戶的業務變化情況,對客戶實施動態監控,及時重新識別客戶。
根據《銀行外匯業務展業原則之貿易融資類外匯業務展業規范》的要求,貿易融資項下業務應在如下框架下開展:第一,進行客戶識別,在開證前對客戶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并對客戶進行分類。第二,根據客戶分類結果,對應其具體的融資業務類型,按照不同審核標準進行審核。第三,對后續業務開展情況、客戶經營情況進行持續監測。下面以一筆進口信用證開證業務為例進行分析。
開立進口信用證可按照不同的業務階段,劃分為開證前、開證后兩個階段。開證前對企業的盡職調查至少包含:(1)確定企業的進出口經營資格。企業需先取得貨物貿易項下的進出口經營資格,這是業務開辦的前提。(2)企業的生產經營正常,所交易的商品價格符合市場常規。(3)企業的法人代表情況、之前采用的貿易類型、結算幣種金額是否與企業規模相符,交易對手是否為貿易自由化的國家。
這些盡職調查完成后方可進行前期的授信審批,待審批完成后,開證前還需落實以下事項:(1)涉及保證金要求的,保證金是否已經足額繳存;(2)信用證條款是否明晰,是否存在歧義;(3)企業近期采用信用證方式,是否有違約情況。
信用證開立完成后,銀行需追蹤企業到單的情況,并及時敦促申請人辦理承兌。這一操作仍需進行盡職審核,包括:(1)所到單據是否由受益人向申請人簽發;(2)所到單據是否與信用證所載明的一致;(3)所列單據是否與交易相符。
信用證到期付款前,銀行需落實企業資金到位情況,以保證付款的順利;付款后,作為對貿易背景審核的基礎要求,需企業補充物流資料,如進口報關單。企業是否會配合補回報關單,這一點銀行在付款完成后就失去了主動權,同時由于銀行間對此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企業在不同銀行辦理信用證業務后,是否有后續的單據追蹤要求也沒有統一規范。
如某企業A代理B公司進口廢紙,A為外匯局貨物貿易進口名錄的A類企業,B尚未取得進出口經營權,進口合同由A公司代理與境外簽訂,合同約定采用90天進口信用證方式付款。銀行受理了A企業的開證申請,采用信用方式為A企業辦理了90天進口信用證的開立。
信用證到單后,由于發票的總重與提單總重不一致,B向A告知,擬拒付該筆信用證,故A向浦發銀行發出了拒付的請求。
浦發銀行審核單據后認為,發票上面描述的是總毛重,但是提單上面描述的是總凈重,由于重量尺度不統一,無法確認為不符點。鑒于企業采用的是全額敞口的開證方式,因此如企業拒絕到期支付,則會導致資金風險。后經與客戶進一步溝通及了解情況,對該筆信用證交易情況進行了盡職調查,確認該交易本身并無異常。就此,浦發銀行向該客戶說明了盡職調查后的結果,并向其揭示了無理拒付可能產生的后果。最終,客戶同意承兌。
根據《銀行外匯業務展業原則之境內直接投資外匯業務展業規范》和《銀行外匯業務展業原則之境外直接投資外匯業務展業規范》的要求,資本項下業務應在如下框架下開展:第一,進行客戶識別,并對客戶進行分類。第二,根據客戶分類結果,對應不同的FDI、ODI具體業務類型進行差異化審核。第三,對后續業務開展情況、客戶經營情況進行持續監測。下面以兩筆具體業務為例進行分析。
具體業務一:A企業在浦發銀行辦理了資本金支付結匯業務,支付用途為工程款。一月之后,A企業突然聯系我行,表示工程進展有問題,需要將資金退回我行;但同時表示,該筆款項將支付另一筆貨款。考慮到當時按支付結匯辦理的資金匯出,退回款項為結匯資金,無法直接退回到資本金賬戶;而如果直接支付A企業新的貨款,又違反了資本金支付結匯后需兩個工作日支付完畢的規定,浦發銀行遂建議客戶開立結匯待支付賬戶,將退款入賬待支付賬戶。對此,客戶認為重新開立賬戶較為繁瑣,不愿意配合。于是,銀行咨詢了自律機制同行并同時請示了屬地外匯局,自律機制及外匯局均對我行的處理方法給予了肯定。最后,通過對該客戶進行解釋和溝通,并介紹了目前自律機制的審核規范及行業內的一致性做法,客戶表示愿意配合,并順利完成了后續業務。
具體業務二:B客戶為有限合伙企業,需要通過在BVI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向在開曼群島設立的目的公司投資1500萬美元。目的公司已設立,B客戶此次投資實際是為目的公司增資。但由于監管密切關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以及大額非主營投資,有限合伙企業對外投資,以及“母小子大”“快設快出”等對外投資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因此B客戶作為有限合伙企業對外投資,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浦發銀行了解到,最終目的公司本身是不經營業務的,只是將融資款項返程投資到境內C公司,由C公司開展實際業務經營活動。浦發銀行進一步了解到,C企業是開發和運營國內的貨運車輛互聯網平臺,有真實合理的資金需求,包括大量的設備采購款、員工年終獎金及部分日常經營費用等。根據自律機制協會的倡議以及外匯局蘇州市中心支局的指導意見,浦發銀行及時將業務要求及風險點傳達至客戶,B客戶表示愿意配合,對外投資款將直接匯往境外實體賬戶,并提供了資金使用具體計劃以及詳細說明資金支付安排,直接用途和最終用途的材料。在浦發銀行及時向外匯局備案并征得同意后, B客戶順利將部分近期內急需使用的資金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