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新勝 蘇晨東
隨著國家對高??蒲袆撔禄顒拥娜找嬷匾?,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的投人逐年增長,科技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科技實力大幅提升,整體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但隨著科研投入的增長,科研資金管理和使用方面還存在科研資金管理還不完全適應科研活動的特點和規律,管理不夠科學透明,資金使用存在違規違紀現象,激勵措施還沒有落實到位。
為解決科研經費管理和資金使用中的突出問題,國家先后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激發科研人員的科技創新活力,同時要求高校要依法規范科研經費管理,改進服務,以為科研人員創造性活動服務,為一切科研經費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些新的措施,也對優化農業院??蒲薪涃M有效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研經費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還存在問題,一方面,農業類院校的科研活動具有季節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這對農業科研活動預算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科研人員要了解財務知識,也要求財務人員也要了解農業科研活動。另一方面,財務部門、科研管理部門與項目負責人之間缺乏系統有效的溝通和協作,項目負責人往往并不看重預算,認為預算編制就是為了申請課題,只要課題申請到手經費到位就行,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也較少征求財務人員意見,有著較大的主觀性,從而增大了造成科研項目資金預算的申報執行風險。
農業類院校科研產生的間接費用主要包括為農業科研活動研究提供的現有農業機械、試驗用儀器設備及實驗用房,水、電、氣、暖消耗,有關管理費用的支出,以及科研人員的績效支出等。農業類科研院校的科研活動有其自身的特點,科研活動不僅僅在學校的實驗室,更多的科研活動是在田間、苗圃和試驗基地,實際工作中對實際發生的水、電、氣、暖等間接費用無法精確計量使用量。目前農業類院??蒲许椖客ǔJ歉鶕欢〞r間內科研活動的水、電、氣、暖使用總量統一支付,再分攤到單個的科研項目。這樣的分攤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和依據,難以保證與實際使用數相符,容易導致科研項目支出核算不準確。
在實際報銷的時候財務處更注重發票合法合規性,對于票據的正規性有著嚴格的要求。但是農業類院校的科研活動中,會經常到村莊進行問卷調查、農田采樣實驗、野外考察等,這些活動很難取得發票,所以有些科研人員就會想辦法將該支出從其他途徑支付,由此可能會造成科研人員利用虛假發票或虛開發票進行報銷。還有些調研活動能開發票,但卻存在科研人員把非科研活動產生的費用在科研項目中一起報銷問題,例如:在加油站購物發票與燃料費一起開,餐費與住宿統一開住宿的發票等。在報賬時,財務人員更多的是關注票據本身,難以考慮科研活動的特殊性,科研支出和發票事項存在相關性不一致,存在真實性的審核風險。
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成果和科研副產品未進行統一管理,各部門獨自運行,缺乏就針對科研成果和科研副產品管理進行有效的溝通。一方面,對于農業類院校會形成許多與農作物研究有關的科研專利權等無形資產,科研人員對其價值不夠重視,學校財務方面管理的體系并未將其作為無形資產計量、記錄、監控、管理,仍停留在原來知識產權登記和檔案管理的高度,由此可能造成科研無形資產未能有效及時地管理,甚至可能造成無形資產流失。另一方面,農業院??蒲许椖坑衅涮厥庵帲褪呛芏囗椖繒l生一些有經濟價值的副產品,如棉花試驗田生產的棉花、加工制造產生的食品、酒等,這些產品大多數院校沒有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存在處理隨意,有的科研成果就由個人變賣,產生的收益歸個人所有,由此造成科研成果體外循環,容易滋生腐敗現象。
農業類院校中學校科研、財務、資產以及審計等部門協同管理監督的機制并不完善。有些科研人員財經紀律意識比較淡薄,財務人員報賬時只審查支出是否符合預算、票據是否真實有效、支出是否真實,是否與科研活動有關;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對科研課題結題審查時,也是與財務的角度基本相同,更側重審查預算與真實花費的差異率,以及票據是否真實有效和報賬程序是否規范。但真正的科研人員的舞弊行為也難以發現,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都只注重票據的合法合規、真實有效,并未對科研經費花銷的效益性審查,因此科研人員中虛開發票等問題并不能得到控制。
科研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農業科研活動的季節性和不確定性,也要認識到預算對科研活動的重要性,所以在編制項目預算時科研人員應與財務人員共同完成預算編制,使項目的預算既適應科研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財務管理制度,對不確定的內容和存在的問題及時溝通,相互協調配合,從各自的角度出發,結合農業科研的季節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做好項目支出的預算編制工作,做到預算編制的科學化??蒲泄芾聿块T應簡化相關科研項目預算編制要求,精簡說明,要建立健全預算審核服務機制,做好編制預算工作后的評價。調整間接費用,科學化、精細化預算。
根據科研項目使用農業科研單位現有的實驗室等建筑屋和試驗儀器設備的數量、價值和時間,測算其相應的消耗支出編制預算;依據科研項目特點,由科研項目成員和財務人員參與,測算科研項目實施期間需消耗的水、電、氣、暖等費用額度編制預算;在核定的績效支出額度內、按照績效支出相關要求編制績效支出預算。提高間接經費比例,對于實驗材料耗費少的基礎研究研究項目,可進一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間接經費比例。同時間接經費的使用應向創新績效突出的團隊和個人傾斜。
農業類院校結合學校內部管理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科研活動無法取得票據的問題,遵循真實性、相關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在符合國家科研政策要求的前提下,自己制定合法合理的科研經費費用支出標準,以來應對農業科研項目中存在的實地調研無法開發票等情形。完善的間接費用、費用明細等系統完整的科研成本管理體系。要強化科研人員主體地位,在充分信任基礎上賦予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強化責任和誠信意識,對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實行終身追究、聯合懲戒。通過加強科研誠信教育,提高科研人員合理、合法使用經費的意識。
農業類院校科研管理單位與財務部門共同參與對高校科研無形資產管理,將無形資產規范檔案管理,并與企業及農戶加強合作使其及時轉化成生產力并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去,促進科研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共同推進行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對于科研活動中形成的農副產品,財務部門與科研管理單位出臺相應的科研副產品管理辦法,對農業科研活動形成收入的要及時入賬,避免資源的浪費、發生廉政風險。
強化學校管理的主體責任。學校要要根據國家科技體制改革要求,制定完善本單位科研、人事、財務、成果轉化、科研誠信等具體管理辦法,建立一套完善、系統的科研經費管理的體制,強化學校各管理部門的服務意識,推行一站式服務,簡化報表及流程,建立學術助理和財務助理制度,讓科研人員少跑腿,把科研人員從報表、報銷等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對科研經費管理不完善的問題,一方面,學校應建立對科研經費協同管理監督的機制,要使科研活動的整個運行過程都在“陽光下”運行,重視制度的落實,真正做到用制度規范和控制科研活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提高監督檢查效率,實行監督檢查結果信息共享,最大限度降低對科研活動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