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歷史交匯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的支持下,煤炭企業作為生產煤炭這種不可再生能源的企業,也處于發展停滯期。無論是煤炭生產與市場需求不平衡,還是煤炭市場價連續下滑,都使煤炭企業承受巨大的生產壓力,因此,煤炭企業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在改革開放的趨勢下帶領具有高素質水平的年輕人進行創新路徑的探索。
隨著生活環境、資源節約、PM2.5等問題成為社會熱門話題,人們對于自己生活的環境也越來越關心,與此同時,國家層面提出的以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國家政策更是深入人心。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一些高能耗企業紛紛減產甚至停產,[1]因此,市場對于煤炭能源的需求量日益下滑,煤炭企業生產出來的煤炭成了銷量不佳的產品,由此造成一系列連鎖效應,如何提升煤炭銷量成為企業中最為重要和最受關注的問題。
煤炭價格標準的制定不再由國家插手進行統一規定,而是由企業定價,在價格波動方面更加自由且缺乏控制力。但一些企業對于市場行情卻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考察,對于同行業內其他企業的狀況缺少正確的認識,這就造成一些煤炭企業往往會做出錯誤的決策,既耽誤了煤炭企業定價的市場化,也嚴重阻礙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在市場上無法占據優勢,喪失了市場競爭力。在影響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各項因素中,價格因素占據重要位置,企業如果不能對競爭對手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研究,就很容易被市場遺棄,在競爭中處于不利位置。
當前,煤炭企業大多還堅持傳統環境下的企業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技術潮流下的發展要求。在改革開放背景下,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與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等級模式需要進行全新的改進與創新。[2]企業每天面對無數的信息數據與經營生產,若是不進行信息化改革就無法對接市場和社會需求,也就無法充分了解市場的動向,難以及時地改進和調整企業的生產規模和競爭方向。此外,對于一家煤炭企業來說,設備的更新換代和生產方式的及時改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企業在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更清楚地具體到每一個細小環節,也有利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煤炭企業內部的工作者更新速度快,青年工作者已經成為對企業發展有益的中堅力量,企業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依靠青年工作者的認真工作與努力奮斗。因此,企業要充分重視對青年工作者在企業生產與經營管理方面的技術和能力培訓,定期開展相關的學習會議和培訓活動,邀請著名煤炭行業的專家和學者到企業內部對青年工作者進行培訓,提升其知識儲備量和工作創新能力。在員工中成立創新項目小組,致力于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并為其建立完善的工作激勵制度,對于工作積極性高、創新性強的員工要予以肯定和相應的鼓勵。[3]
青年員工往往愿意自主學習新知識,基于“同輩壓力”的青年工作者在績效和薪資方面更具競爭力。因此,企業要充分認識這一點,在青年工作者中間成立創新工作小組,吸納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青年人才,致力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改革和發展。一方面,青年工作者之間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小組內部互相幫助,老員工帶領新員工,能力強的員工帶領創新力較弱的員工,熟悉工作環境的員工帶領新入職的員工,讓其相互之間形成共同合作、共同進步的關系。另一方面,小組與小組之間可以采取競爭的模式進行業務方面的比拼,各自提出有益于企業發展的建設性方案,在企業內部進行評比和投票,對于支持者多的小組的決策予以采納并給予小組獎勵,使企業內部的工作決策更加科學和民主,也使青年員工對企業更具有榮譽感和歸屬感。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時刻牢記,只有不斷強化創新技術的企業才能在與外部競爭時保持優越性。因此,在企業中要對青年員工進行技術方面的考核,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使員工具備一定的技術創新意識,為企業的技術性改革助力,實現企業經營模式從資源型向信息型的改革,進一步帶領青年員工為企業的發展增光添彩。
青年員工作為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應當承擔起創新創效的重要使命,在改革創新的進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帶領青年員工進行相關培訓,建立互助小組并提高其技術創新能力,使其成為煤炭企業發展的“主力軍”和“動力源”,為企業轉型和改革獻上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