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國,王利芳,丁永君
(1.富陽區漁山鄉農業公共服務站,浙江 富陽311419;2.富陽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富陽311400)
茶文化旅游是指茶葉資源與旅游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旅游方式。它是將茶葉生態環境、茶生產、自然資源、茶文化內涵融為一體進行旅游開發。其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靜的環境為條件,以茶區生產為基礎,以茶為載體,以豐富的茶文化內涵和絢爛多彩的民俗活動為內容,涵蓋觀光、品茶、體驗、度假等多種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形式。漁山鄉是富陽的茶葉主產區,種茶制茶是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但近年來這種傳統的發展模式已面臨諸多的瓶頸。利用自身的茶葉資源,將茶產業與旅游業相互融合,實施茶旅互動的發展戰略,是促進漁山鄉茶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新策略。
漁山鄉位于杭州市富陽區東北部,北瀕富春江,東北一隅與杭州市西湖區周浦、袁浦兩鄉鎮隔江相望,是傳統的歷史名茶生產區,現有茶園2 000多畝。近年來茶葉發展勢頭良好,僅擁有發展茶旅結合開展條件的農戶就在50戶以上。
正所謂好山好水出好茶。漁山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優越,空氣濕度適合,自然環境好,空氣污染少,出產的茶葉種類較多。其生產的龍井茶外形扁平、味醇氣香、色澤翠綠,為茶中珍品,在當地擁有很高的知名度。
杭州城市的繁榮是與茶文化的興盛攜手并進的,最有名的西湖龍井更是可以追溯到1200年前。漁山鄉制茶歷史悠久,幾乎是家家種茶、戶戶制茶,茶文化也早已融入當地農民的日常生活中。
漁山鄉是杭州市富陽區的東大門,區域面積41.4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捷,即將建設的春永一級公路沿美麗的富春江和錢塘江穿鄉而過,與蕭山區時代大道相連,行車30分鐘即可達蕭山國際機場,杭千高速公路、建設中的杭州都市圈高速公路穿鄉而過。茶鄉山水相連、植被茂盛,風景秀麗,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盡管依托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環境,出產的茶葉品質和美譽度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然而由于重生產輕品牌營銷,個體茶農多,企業各自為政,行業內的交流和合作較少,單打獨斗的局面較為明顯。
近幾年,漁山將主要精力集中在茶葉生產上,對茶文化的挖掘和宣傳力度不夠。由于茶文化旅游內容不夠豐富,大大影響了漁山鄉茶文化旅游的整體形象,很難在市場上形成獨特的賣點,不具有市場競爭力。
漁山鄉茶園的功能定位于產茶,茶農的主要工作是圍繞茶葉的生產、銷售展開,沒有考慮到茶文化旅游的需求。茶山茶園的長遠規劃沒有向農業化旅游方向發展,缺乏旅游元素。茶園雖然向游客開發,但沒有形成游客入園參觀路線,游客不能參與采茶、制茶的全過程。相關的茶產品沒有形成旅游商品,很難引起市場關注。茶文化旅游是以休閑、度假為主要形式的休閑旅游活動,缺乏刺激性,如不豐富體驗項目,將很難吸引大量游客。
漁山鄉茶葉的發展應做好長遠規劃,挖掘和整合各方面資源,依托杭州市農科院茶葉所的技術支持,組織茶農和企業開展技術交流和茶文化活動,形成行業交流、資源共享,推動漁山鄉茶葉規模化發展,打造一批茶園秀美、茶品優良、茶文化濃郁、休閑特色明顯的基礎條件好的茶園休閑景點,實現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新契合。在具備生產能力的企業帶領下,將自然風光、地方民俗特色與茶文化相結合,建立漁山鄉的茶葉品牌,從而實現品牌化營銷。
發展茶旅游首先應該號召廣大茶農積極參與,鼓勵有條件的茶農開發民宿。特別是已開辦了農家樂的茶農應該在住宿方面做文章,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將一日游推廣成兩日,甚至更多天。同時,還可以依靠特色茶產業發展茶館、茶文化養生館等消費娛樂場所,豐富游客的旅游生活。另外,鄉村動植物資源豐富,在發展茶葉采摘體驗游的同時,也應完善農產品購物體系,茶園的豬、雞、雞蛋、各類蔬菜、水果等農特產品的銷售也可加入到茶旅游的開發中來。一方面能夠滿足游客的購物需求,另一方面也推廣了當地的特產,有利于增加茶農的收入。
借助漁山鄉茶葉的美譽度,打造以茶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民俗節慶活動,如茶節、品茶會等。將茶山茶園的自然資源與民俗、采茶表演等資源融合。舉辦茶園攝影比賽,吸引攝影愛好者;把茶園觀光、自然風景觀光與民俗茶藝表演、原生態民俗體驗、農家樂等多種旅游活動捆綁起來,形成賣點。特別是已經開辦農家樂的茶農,還要在住宿上下工夫,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使一日游延長至兩日游,甚至更長。
為保證旅游開發和追求茶產量間的均衡發展,可將茶園規劃為觀光區、體驗區和產茶區,形成游茶山、看炒茶、觀茶道、賞茶藝、過茶節的生態旅游線路。產茶區為核心區,可限制游客進入量,確保茶園產量。觀光區和體驗區,可以增加體驗項目,如游客參與采茶、制茶的實踐,體驗茶農的辛苦與樂趣;學習茶道,直接參與茶藝美的創作與體驗,充分領略茶的色香味韻;參與炒茶、斗茶、茶王拍賣等環節,營造茶節節日氣氛,短時間內帶來強烈的茶文化感受;觀看茶舞等民俗表演,豐富茶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