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玲
(武漢黃鶴樓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武漢 430040)
現代社會,企業在生存和發展上都主要依靠人才的儲備來實現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又可以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是確?,F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在目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盡管國內很多企業都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技術管理過程中的不合理問題。如技術管理經驗不足,缺乏技術創新能力等,都會使企業的競爭力逐漸喪失,嚴重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必須通過對技術管理手段的不斷增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技術管理這一概念通常都具有狹義與廣義兩種定義,狹義的定義一般將技術管理認為是運用技術對企業進行管理的一種方式;而廣義的定義則將技術管理認為是管理一切與技術相關的活動。通常情況下,技術管理人員都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可以帶領整個技術團隊來完成某項技術任務,其中包含制定戰略技術、開發技術能力、評估和預測新技術以及開發新產品和技術創新等。技術管理人員利用自己的技術知識能力,來提升整個技術團隊的工作效率,從而更好地完成企業技術任務,其過程就是技術與管理的相互融合。由于不同企業的技術管理活動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想要對其進行統一定義具有一定的難度。本文主要結合管理學的概念定義企業技術管理,認為企業技術管理就是根據科學技術的工作規律,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企業所有的技術活動,并對企業的資源和技術力量進行規劃和使用,通過對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并將其轉換為實際生產力,從而對企業技術力量的進步和經濟效益的提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技術的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而企業獲取技術的途徑通常只有以下兩種:一種是自主研發,另一種就是外部引進。然而從目前國內企業的發展現狀來看,以上兩種獲取技術的方式都逐漸暴露出很多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國內技術體系還不成熟的時期,政府部門就已經建立起了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在此期間,為保證工業發展的需要,我國開始大量采用成套的國外設備,同時大規模地引進來自國外的先進技術,卻沒有重視引進軟件信息資源。雖然在當時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中,這些設備和技術都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當前我國自身技術實力的快速進步以及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背景下,國內部分企業仍然還在沿用這種傳統的技術引進方式,不僅造成了技術重復引進的現象,同時還忽視了對一些核心軟件技術的引進,從而使企業的經營成本不斷增加,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與此同時,一些中小型企業在技術引進過程中,一味服從地方政府對于引進相關技術的決定,從而使企業決策層形成一種依賴政府行為的思想,只是等待政府部門引進相關的技術,不考慮企業自身的特殊性和對技術的針對性,進而導致企業獨立決策引進技術的能力不斷下降。除此以外,隨著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開始具備越來越強的自主管理權,而這種自主權決定了企業管理層必須就企業引進哪種技術,怎么引進等做出正確的決策。在此情況下,企業只有不斷提升其技術管理水平,才能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撐。
技術管理是決定企業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這是大多數企業管理人員都清楚的問題,然而在企業實際技術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對于自主研發都沒有太多信心,因此并不重視自主研發。很多企業管理者認為,自主研發新技術就是一個無底洞,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以后,往往還得不到任何結果。因此,大部分企業在自主研發方面都只考慮滿足眼前需要,不注重長遠效益。與此同時,由于自主研發技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很多企業管理者在面對技術研發方向和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從而造成他們缺乏對自主研發技術方向的預測,進而導致其對技術管理的不重視。除此以外,對于國內大部分企業管理人員來說,雖然自身具有較強的技術背景,但是技術管理的經驗卻有所不足,導致其不知道應如何管理技術的自主研發,企業管理者所重視的往往只是短時期內技術所能創造發揮的效益,缺乏長遠的戰略性發展眼光。
一些企業管理者片面地認為,產品所含有的高新技術含量越高,其附加值也會隨之大幅增加。這種現象使得企業技術管理的科學性大打折扣,從而盲目地大量購置高新技術和設備,最終導致企業資源被大量浪費或閑置,同時還大幅降低了企業自身的獨立研發能力。事實上,技術并不能直接決定市場的需求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從技術管理的角度而言,這種不以企業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盲目追求高新技術,以短期經濟效益為目標而忽視企業自身核心技術的行為,反而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面對當前國內企業在技術管理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尋求解決方案,盡快走出技術管理的誤區,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事實上,科學的企業技術管理不僅可以使企業正視自身在技術方面存在劣勢,以實現揚長避短的目的,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當前開放的環境,通過不斷的積累和吸收,提升企業自有的核心技術力量,從而使企業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企業技術研發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未知性,導致企業管理者往往只重視對技術的短期預測,而不重視長遠的管理和開發。這種向短期效益妥協的管理方式,自然會導致企業管理者對技術管理的忽視?;诖?,企業在整體發展戰略的制定中,必須把技術管理的重要地位確立起來。首先,企業對技術的作用要重視起來,不斷提升技術管理水平。要在企業的長遠規劃中納入技術管理,合理利用技術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其次,還要加大對技術管理的重視程度,予以技術管理充足的資金支持。例如,企業可以專門成立一個研發部門,以保證企業整體技術水平不會落后。也可以通過引進成熟的技術研發團隊及制定科學的技術人才選拔機制,真正發揮技術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逐步提升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除此以外,企業技術管理人員也應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管理能力,對市場必須具備敏銳的技術信息嗅覺,只有這樣,企業技術管理才能通過了解市場信息來感知技術的更新力度,從而對企業的發展做出及時的調整,引進與企業發展相契合的先進技術,進而真正發揮出企業的自身優勢。最后,企業技術管理人員還應提升自己的管理素養,對企業科研團隊進行正確的領導管理,以促進企業發展的和諧穩定。
企業管理者手中掌握著大量的企業核心技術,從企業技術發展戰略的制定上來看,他們對于技術發展趨勢的預測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就必須進一步加強技術管理的針對性,盡可能做出相對正確的技術發展方向預測,將技術管理在企業發展戰略中的功能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企業要以內部環境為出發點,分析自身的技術方向,明確定位企業發展戰略。一方面,對于企業的發展目標,技術管理要在短期內提供支持或是引領企業向有利的發展方向轉變。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企業技術管理的長遠目標,保證技術管理能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相應的服務。因此,在培養管理企業核心技術以及自主研發創新技術的管理中,企業應以自身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把握好市場機遇,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技術對于企業發展的作用。除此以外,還應從企業外部環境入手,進一步提升技術管理的針對性,對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準確的預測。企業應密切關注市場環境,尤其是對自身產品容易造成影響的外部環境。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企業必須根據市場環境的發展方向,不斷對技術管理方案做出調整,完善技術選擇的決策流程,制訂相應的技術備選方案。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將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市場的發展方向結合起來,對外部環境做出評估,從而保證企業技術管理具備較強的針對性。
從長遠目標上來看,技術管理就是要通過加強技術在企業整體發展戰略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升企業技術管理的針對性,從而在企業內部逐漸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力量和自主研發能力。國內一些企業習慣于依靠政府引進技術的方向,忽視了企業自身對技術的管理和創新,盲目崇拜國外高新技術,導致自身技術優勢逐漸被削弱。從實際情況上來看,企業技術管理人員必須正確意識到,企業獲取技術的途徑并不沖突,因此不用完全將其割裂開來。企業應在引進先進技術加強自身技術力量的同時,清楚地認識到單純依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非企業發展的長遠之計。要想在當前激烈的技術競爭環境中站穩腳跟,企業就必須能夠做到及時推陳出新,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這一點從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靠企業的技術管理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來實現。因此,企業技術管理要始終堅持以實際需求和自我創新為主,堅持自主研發與技術引進相結合,既要實現企業短期內的降本增效,同時還要考慮到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使企業綜合競爭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技術管理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幫助企業整體提升技術團隊的工作效率,從而更好地完成技術任務。本文結合當前國內企業技術管理現狀,提出了加強企業技術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建議,希望可以引起企業對于技術管理的重視,最終實現企業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武青青,閆旭.國有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優化措施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34):27-28.
[2]澹臺冰艷.企業技術創新的風險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