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太保
(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30)
隨著政府一系列政策法規出臺,特別是《甘肅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甘肅省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政辦發〔2017〕71號)、《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甘肅省新能源消納實施方案的通知》(甘政辦發〔2017〕72號)文件的連續出臺,電供暖做為清潔供暖技術,在供熱市場上日漸活躍起來。
電供暖技術可將電能直接轉化為熱能,具有技術成熟、原理簡單、使用靈活、污染物零排放等特點。從單體電熱膜采暖,到集中供熱系統均可使用,特別在高檔建筑和邊遠零星建筑中優勢明顯。但由于用電價格制約,電供暖技術一直無法普及。
電供暖系統形式根據調峰電價因素,分為直供式和蓄熱式,直供式、非調峰電供暖系統,和常規燃煤、燃氣供暖系統形式相同,本文重點探討蓄熱式系統,蓄熱式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見表1。

表1 蓄熱式供暖系統分類
電蓄熱供暖系統配置的影響因素有:建設費用、平谷電價及時段、政府補貼資金、熱負荷逐時波動曲線、谷價不保證比例、運行費用等。
根據《關于集中式電采暖(制冷)用電電價有關問題的通知(甘發改商價〔2015〕1138號)》,甘肅省集中式電采暖用電時段劃分:低谷時段為23:00-次日7:00,其余時間為平段。全部負荷蓄熱時,需熱源設備出力為非蓄熱系統的三倍,蓄熱設備出力最大為非蓄熱系統熱源出力的兩倍。這樣配置蓄熱系統和建設投資將非常巨大。
由于傳統設計計算是按最大負荷進行設備選型,在大部分時段設備都在部分負荷下運行。如果減少蓄熱系統的出力,考慮在熱負荷接近最大值附近使用部分平段電,則會在系統配置、總投資上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具體使用多少平段電,需要具體項目根據總投資、運行費用的相互調節,找到一個最佳點。筆者認為,按照最大熱負荷的0.5~1.5之間考慮蓄熱設備的配置,或者按平均熱負荷考慮區間節點,都是粗獷評估的方法。
根據大量的已建成項目建設成本的對比分析,就120萬平米供熱面積,蓄熱設備按熱負荷的0.5倍考慮,幾種供熱熱源的建設投資情況見表2。

表2 供熱熱源的建設投資對比表
電鍋爐房建設費用是燃煤鍋爐房的2.5倍還多,如果推入市場,成本回收的壓力相當大。
考慮峰谷電價,按電蓄熱供暖系統計算。120萬平米供熱面積。鏈條鍋爐實際運行熱效率為70%,天然氣鍋爐為92%,電蓄熱鍋爐為95%。原煤價格按480元/T,天然氣價格按2.7元/m3,自來水價格按2.0元/T。排除折舊費、利息支出等費用,計算出單位供熱面積經營成本。
完全使用谷價電時,電鍋爐房總經營成本依然遠遠大于燃煤鍋爐房,是燃煤鍋爐房的2.5倍至4倍。如果把燃煤鍋爐房總經營成本帶入電鍋爐房總經營成本,反算出電價約為每度0.1元,也就是說,如果所有條件都不變(熱價不上調,政府不補貼等),只用電價調節,則當電價降至每度0.1元以下時,電鍋爐總經營成本才能與煤鍋爐持平(不計建設期投資費用)。

表3 供熱熱源的運行成本對比表
電供暖系統技術是成熟的,且型號選擇面廣,供熱范圍大。但就目前的建設費用和電價政策,電供暖系統還無法推入市場,進行市場運營,需要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市場的進一步培育。
發電量的隨機性是風電、光電的最大局限,發電量不可控制,不隨需求而變,且無法儲存。而蓄熱裝置正好可以彌補蓄能問題,將隨機的過剩電量及時換成熱量儲存下來,能在供電系統側“削峰填谷”,在供暖系統側調峰的作用。
根據發改辦運行(2015)2554號、甘發改價管〔2016〕1071號、甘政辦發〔2017〕72號,供熱企業申請與風光電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架設蓄熱供電專線。及時儲存風光電。
可將電蓄能系統與空調系統結合,把蓄能側的換熱裝置做為空調系統的室外端,進一步利用電能,特別當電供暖系統的建設費用與空調系統的建設費用相差不大時,可大幅度提高制熱效率,節省運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