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云
(甘肅省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70)
邊坡的設計核心是安全,在此基礎上會考慮到經濟與美觀性,公路和鐵路邊坡設計往往要考慮整個路段或某一區域的整體一致性,即保持單坡坡率及高度的一致,視覺上達到舒適美觀的效果。在給定了單坡坡率和高度后,平臺的設計成為邊坡安全及經濟的至關重要因素。前人對邊坡削坡設計的研究已較為全面,邊坡優化方法多不勝數如:工程類比法、計算對比法、反算法、有限元數值模擬離散裂隙網絡多面體建模、極限平衡法、自然比擬法、計算分析法、工程地質類比法等[1][7][12]。邊坡設計所考慮的因素也多種多樣如:單級坡高、單級坡率、總坡率、分級數目、平臺設置、可靠度、破壞概率等[5][8]~[13]。但對于只以平臺設計為變量的研究寥寥無幾,劉海松等對限定單級坡高、坡率的邊坡進行設計研究,認為在高邊坡1/3處設置大平臺對邊坡穩定性轉化率高,考慮的是平臺與安全的關系。限定條件下平臺設置與安全性及經濟性的關系研究,對邊坡設計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文以某邊坡設計為依托,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探究了平臺設計與經濟性的關系。
路線布設于陜北黃土高原中部的黃土梁峁溝壑地貌區,地形起伏較大,切割強烈,溝道狹窄,邊坡陡立,部分溝道較曲折,無論是布設橋梁還是設置路基都避免不了高邊坡。線路基深挖高邊坡共20處,高邊坡以Q3黃土邊坡為主。
因公路工程整體設計要求,以典型邊坡優化設計為依據,對該路段提出以下設計要求:1)底層單坡坡率為1:0.5,之上坡率為1:0.75;2)單坡坡高設置為8m;3)平臺最小為2m,加寬為雙數加寬。
選取的指標中,粘聚力、內摩擦角、重度根據經驗值選取,安全系數是依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14]、《公路路基設計規范》[15],根據公路等級選取。

表1 各項指標選取
本文采用理正巖土計算5.6版進行了邊坡穩定性計算。通過設定邊坡坡型、土體參數、荷載、計算方法(簡化Bishop法)、土條厚度等,自動收縮最危險滑裂面的方式得到穩定性計算書,與選取的安全系數值比較,判斷設計坡型是否安全。
2.5.1 逐步加寬平臺法
逐步加寬平臺法,是由底部向頂部,平臺逐漸加寬來滿足安全性的方法。此方法是在低階邊坡設計的基礎上進行高階設計,如七階邊坡的設計是在六階最佳設計坡型的基礎上進行的,而六階邊坡是設計是在五階邊坡的最佳設計基礎上進行的。但此方法存在局限性,由于每層邊坡都是極限最優方案,在累積到高層時,就會出現需要設置一個大臺階才能滿足安全要求的情況,此時這種設計的經濟性將不是最優的,筆者稱為臨界坡階。此時易采用同等經濟性或更優經濟性的臺階設計,即同時加寬頂層平臺及上一設計頂層平臺的寬度的方案,來實現坡型的緩變,該緩變方案在低階邊坡處有效。在通過緩變方案設計的臨界坡階設計后,仍采用逐步加寬臺階法,直到下一臨界坡階出現,此時需要大量調整低階平臺才能實現坡型的緩變,該方法不再適用。
因工程路段邊坡高度不一,筆者采用逐步加寬臺階的方法,調整臺階寬度,進行了3臺階至10臺階的設計計算,得出了滿足安全要求的最小挖方量。設計見表2。
由表可以看出,在對四階邊坡設計時,最經濟的平臺設計為三個2m的平臺,但在五階邊坡設計時,如繼承四階邊坡的設計,平臺設計需要滿足2,2,2,10的要求,此時的危險面位于前四階邊坡處(圖1A)。此時,臺階設置采用2,2,4,6的方案,在經濟性上與前者一致,在橫向挖深上淺于前者,因此五階邊坡為本邊坡逐步加寬臺階法的臨界坡階。此時下方平臺數較少,把三級加寬至4米,四級平臺加寬至6米,可及時使坡型緩變,因此對于5級邊坡采用緩變的方案,之后的邊坡仍采用逐步加寬平臺法。當階數到達10階時,開挖坡型為較為明顯外凸弧面,滑動危險面位于弧面較陡的中下部(圖1B),頂部平臺的加大對安全系數的增大微乎其微。

圖1 危險面位置
逐步加寬臺階法對于中低型高邊坡設計,會起到最佳的經濟效益,但對于超高邊坡,應視情況對比使用。
2.5.2 中下層加寬平臺法
與逐步加寬臺階法不同,中下部加寬平臺法,是在中下部加大挖方量,該方法可以是在中下部設置大平臺,也可以同時加寬中下部的多個平臺,可以減小頂底平臺的差值。此方法雖然在低階設計中不是經濟最優方案,但卻有效的保證了開挖坡型的健康。
以本次設計的對比方案為例,筆者以此方法擬設計了十階開挖方案。單坡坡率及高度與前者相同,該方法共設計了9個臺階,寬度分別為4、4、6、6、6、8、8、8、8,并通過了安全計算。在挖方上超過前者,但在坡型健康上優于前者,并且邊坡階數到達11階或12階時,挖方量將必然優于前者(圖2)。

表2 滿足安全要求的最小挖方量

圖2 不同階挖方量對比
1)對于該路段邊坡工程,采用逐步加寬邊坡法的設計,是減少工程量的經濟最優方案。2)對于條件限定下,通過平臺寬度控制安全性與經濟性的情況,采用逐步加寬臺階法和中下部加寬臺階法相結合的方案。逐步加寬臺階法適用于中低型高邊坡,下部加寬臺階法適用于超高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