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民族歷來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政治生態遭到破壞與領導干部家風敗壞有著一定的聯系。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有利于形成實干、理想信念堅定、勤儉治國的好政風。加強理論教育;言傳身教、率先垂范;營造良好環境是以領導干部優良家風推動政風建設的根本路徑。
關鍵詞:家風;政風;領導干部
整個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國”與“家”密不可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理想和志向。家風家規家訓,是中國精神文化在家庭中的凝練,是價值觀的傳承。今年3月10日,習近平在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防止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非法牟利,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家風建設是政風建設的基礎,好的家風家訓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家族的生存延續,而且有利于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有利于整個社會形成和諧友善的良好風尚。
一、家風與國家治理
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深深根植于中國人的心中,影響著整個中華民族兒女,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繁榮的精神力量;是增強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的堅實基礎;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
(一)鞠躬盡瘁,忠君愛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個人與國家的一個重要連接點就是家庭,家庭關系的建立和維系,不僅僅對個體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更是關乎整個社會的發展。自古以來,大凡道德楷模、經世能人,都與小時候受到優良家庭教育的培養與熏陶有著重大的聯系。據《吳郡志》載,陸康“少篤孝悌,勤修操行”。“懷橘遺親”的佳話更是廣為傳誦,在陸績為官時期,為官廉明清正,在他任滿回鄉時孑然一身,怕船經不起風吹浪打,唯有叫人搬石頭作為壓船的東西。
(二)勤于政事,謙敬桖民
《尚書》云:“欲至于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勤于政事,謙敬恤民。”無論一個朝代還是國家,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如何對待政事、如何對待百姓。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夏桀商紂,他們都瘋狂壓榨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大興土木,視人命如草菅,荒淫無度無心政事,聽信奸佞小臣,最終導致夏商的滅亡。反觀貞觀之治時期,唐太宗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一直強調以民為本,強調“民,水也;君,舟也。”
(三)清正廉潔
清正廉潔是中國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被稱為“國之四維”。《管子》一書中稱“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包拯一生以廉潔、剛正不阿著稱。包拯曾力申“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對于包拯清正廉潔眾所周知的莫過于“歲滿不持一硯歸”,不畏權貴,敢于打破官場潛規則。清朝著名清官海瑞為政清廉,潔身自愛。包拯和海瑞都用他們的一生在踐行清正廉潔,為后人樹立了清正廉潔的榜樣。
二、家風對政風的影響
每個家庭的家風,尤其是黨員干部的家風,不止關系到一個家庭家族的興衰,還在一定意義上關系政風。良好的家風對個人、社會、國家都會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對個人而言,有利于更好地融入社會;對社會而言,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對國家而言,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統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好家風的傳承必定會促進好的政風的形成。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首次將廉潔齊家列為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范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家庭不僅僅是我們生長的地方,更是我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起點。一個人的修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兒時接受的教育,良好家風對個人成長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古有“曾子殺彘”,一個人如果在兒時接受的教育是誠實守信、講究信譽,其家庭成員就會待人誠信。而好家風自然就會滋養一個人踐行一生的品格。
(一)好家風能夠滋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的實干的好政風
實干旺家是中華民族優良家風,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要把這種優良家風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為民干實事。但是,現在在官場中出現“為官不為”的怪象,現在是“門好進,臉好看,就是事難辦”。在其位卻不謀其職,怕擔責,習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過且過,只有干實事、干成事的領導干部越來越多,我們的人民、民族、國家才有希望。干部手中的權利是人民給他們的,領導干部必須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多為群眾辦實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其中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努力踐行好干部標準,努力創造經得起黨和人民檢驗的政績。
(二)好家風能夠滋養理想信念堅定的好政風
立志高遠,刻苦勉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崇高信念都是中華民族優良家風,領導干部要把這種家風根植于自己的內心深處。然而,現在出現很多的理想信念不堅定、滑坡,正是因為如此走向犯罪的道路并越陷越深。一些領導干部崇尚拜金主義,以追求物質上的滿足作為自己的信仰,關心的只有房子、票子、車子。私心和貪欲無限膨脹,陷入貪污腐敗的泥潭,最后站在黨和人民的對立面。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康有為《大同書》提出建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
(三)好家風能夠滋養勤儉建國的好政風
曾國藩的箴言家風:“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一人儉,一家興。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無論是國家貧窮落后還是繁榮昌盛的時候,我們都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現在,許多官員為了所謂的“政績”大搞政績工程,造成國家資源浪費,增加人們的負擔。有些工程做到一半就成了爛尾工程,占了農民的土地卻給不出賠償款來,導致政府公信力受損。
三、領導干部因家風敗壞導致政風的局部惡化
自十八大以來,由于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四個考驗”和“四種危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當前,黨內政治生態遭到破壞,其原因是及其復雜和多方面的,但是其因為領導干部家風敗壞導致的也不在少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
(一)家庭式腐敗
許多領導干部走向違法的深淵就在于沒有經受住妻子不良的“枕邊風”,沒有防止住兒女的“親情牌”。家風的敗壞不僅僅是領導干部自己貪得無厭、毫無原則毫無底線。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自身都管不好,更別說對身邊的親屬產生示范作用,反而更加縱容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利去干超越法律紅線外的事。權利可以成就一個人,但也足以毀掉一家。把家當做權錢交易所的所長蘇榮,就是受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種封建思想的影響。他們不僅自己斂財,還充分利用自己的家人來當自己的“代理人”形成權利產業鏈。
(二)政商關系扭曲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場合提到構建“親”“清”新型的政商關系。在現實生活中,官商勾結、權錢交易不良現象時有發生表明了領導干部的不良家風與政商關系的扭曲有著極大的聯系。早在改革開放時期就對禁止配偶和子女經商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仍有人反其道而行,領導干部的不良家風正是導致這種不良現象的原因之一。雖上有政策,但是他們“下有對策”。他們利用手中的職權承攬工程賤賣國有資產,使手中的權利資本化,還有部分官員通過參股等形式從事營利活動。造成政商關系扭曲的部分原因還在于一些官員堅信不給好處不辦事和一些商人為自己尋找“庇護所”不擇手段腐蝕公職人員,在政治上相互“支持”,在經濟上相互“利益”。用官職做生意,注定是一起賠本的買賣。在這一買賣中賠掉的不僅僅是金錢、名譽,搭上的還有自己的前途、自由。
(三)潛規則盛行
領導干部不良家風還是其潛規則盛行、明規則漸行漸遠的重要原因。從落馬的官員來看,有不少數都和親屬、家屬有關。家庭成員和領導干部是利益的共同體,大部官員剛開始只是想讓家里的人生活的好點,然后一步步走向人民的對立面。無論其主動還是被動違紀的主要心理動機和利益偏好大都集中于家庭、家族成員。在家風道德敗壞的氛圍中,受到特權思想的影響,使干部子女的特權意識膨脹。堅信不勞而獲,坐享其成,一心靠父母、祖輩。而家長為了滿足子女的一系列要求,運用手中的特權為子女謀前程、送子女去國外留學等。子女依靠父母的權利,運用潛規則得到一些非法的特權,“官二代”越來越成為一個極具貶義的詞語,最經典的莫過于“我爸是李剛”。潛規則大行其道而明規則難以運行,嚴重損害了黨內政治生態。除此此外,潛規則的盛行,還會對社會公平公正的價值導向產生惡劣的影響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四、以領導干部優良家風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路徑思考
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領導干部優良家風是滋養好政風、改善黨內政治生態的重要切入點。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的行為方式、生活作風對普通的廣大人民群眾起著引導作用,進而促使整個社會風氣的改變。因此,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過程中,加強領導干部對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家風、紅色家風和言傳身教等方面教育使之成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途徑。
(一)加強對中華民族傳統優良家風和紅色家風的學習,提高廉政意識
中華民族傳統家風倡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家風建設提供了重要資源;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家風為當代家風建設樹立了示范作用。傳統的家規家訓主要以修身、治家、處世為主要內容,以修身齊家為核心,《禮記·大學》中說:“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我們許多的革命前輩,在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利益的實踐中,從“小家”率先垂范。如方志敏的清貧家風、周總理的“十條家規”等。紅色家風是現在黨員干部作風的一面鏡子,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不光在思想上要想他們看齊,更重要的是要身體力行,大力弘揚紅色家風,用紅色家風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隨著時代的變化,經濟的發展和各種思潮的傳播,現代人帶家庭的觀念產生了變化,家風建設現在正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在新的時代下,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必須要與時俱進,賦予傳統優良家規家訓時代內涵。“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堅持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立足于當前人們的價值理念實踐,發展和豐富傳統家規家訓,使其具備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言傳身教,率先垂范
領導干部在家庭中的地位決定了領導干部的作風對家風建設的影響力,其作風正則家風正,《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明確規定了樹立良好家風應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黨員干部不光要自身踐行清正廉潔,還要對家庭成員身邊的親屬產生榜樣示范作用。積極引導他們廉潔自律,營造平等、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圍。領導干部的夫妻關系不比一般的普通群眾的夫妻關系,其配偶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權利,更重要的是能否起到監督的作用,做一名“賢內助”。“家有賢妻,夫無橫禍,”如果配偶甘于清貧,恪守本分,就能為領導干部用權創造堅實的后盾。如今,一些領導干部因婚姻觀不正,出現很多包養情婦、玩弄女色、權色交易,有曲線養紅顏的宋晨光,有震驚全國的濟南“7·9”爆炸案,他們不僅違反了黨紀國法,也在向傳統倫理發出挑戰。在家庭關系中還有一種就是親子關系,很多父母都很溺愛孩子,盡可能的滿足他們一切要求,最后甚至默許或縱容子女運用父母的特權滿足非法的、非正當的要求。領導干部要堅持以身作則,教育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權利觀,“形成既教且養、愛而不嬌、愛而不溺的親子關系。”在家風建設中還有一種要的關系就是以血緣或者婚姻關系而產生的親屬關系,要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部分官員落馬就在于沒有把握好親情觀,覺得是自己的親屬不幫他的話難免會落下詬病,甚至覺得遠離了親屬,最終超越黨紀國法的界限。因此,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親情觀,做到公私分明,要做好對親屬的思想工作。
(三)營造良好環境
清正廉潔家風的形成,不僅需要家庭成員、身邊親屬自律以外,還需要良好的輿論來引導。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的身邊充斥著鋪天蓋地的信息,無時無刻不在社會媒體的影響下,黨委政府和各級機關應積極把握輿論導向。利用網絡媒體的優勢,利用微信公眾號征集廉政家風建設的文章和向人們宣揚先進事跡。如春節期間“牽媽媽的手”,共產黨員公眾號推出的關于反腐、家風等文章,學習中國APP上舉辦的“學講話、誦經典、樹家風”的活動。
領導干部的家風是整個社會家風建設的一個縮影,領導干部的家風,是黨風廉政建設的組成部分。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有利于黨內政治生態的形成,使黨的優良傳統得到傳承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趙樂際分別參加全國人大會議一些代表團審議[N].人民日報,2018-03-11.
[2] 習近平會見第一屆全國在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6.
[3] 王友良.家風:蘇州名賢輩出的密碼[J].黨政視野,2016 (07):72.
[4] 蒲霞.《管子》與立國之“度”[A].2014第九屆全國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4:4.
[5] 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 2015-2-18.
[6]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N].人民日報,2015-2-28.
[7] 趙亞興.曾國藩的教子之道[J].黨的生活(黑龍江), 2011(10):56.
[8] 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03.
[9] 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9-25.
[10] 鄒慶國.領導干部家風建設與黨內政治生態凈化[J].中州學刊,2016(11):12-19.
作者簡介:萬丹(1993- ),貴州遵義人,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二年級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