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京津冀區域協同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推進需要大量的人才,京、津、冀三地多領域互通對接為河北省高校緩解就業難問題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京津冀發展的策略下,高校畢業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生力軍,高校在培養人才的同時,更要將人力資源一體化進行合理配置,建立起“五位一體”的長效就業聯動評估機制。
關鍵詞:京津冀發展策略;高校畢業生;就業;聯動機制
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高校的不斷擴招,河北省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質量逐年下降,畢業生未就業就失業的人越來越多,企業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更看重學歷,市場供需嚴重失衡,高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錯位,就業質量評估數據不容樂觀,國家提出京津冀發展戰略對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環首都經濟圈區域的人力資源供需設置不均衡,大學生畢業就業問題已成為制約京津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河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為了提高就業率,很多高校虛高就業率來提高社會知名度騙取主管教育部門的教育投入及社會信任,而教育管理部門也把就業率高低作為一項政績考核指標,這種過度強調就業率產生了“欺上瞞下”的行為,虛假的就業率很難反映出就業難的真問題,從而畢業生的就業難得不到政府等有關部門的重視和解決。產生的原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畢業生有很高的就業期望。大多數畢業生對自我意識不切實際。他們缺乏選擇專業標準,薪酬預期,就業期望,盲目尋找大工作,就業不會去北方,不會去大機構,大公司,盲目追求高薪職位,不能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就業標準和就業市場的需求,定位過高,不愿意忍受艱辛,不愿在城鄉基層工作,導致就業變得越來越窄,甚至出現“慢就業”的現象。
(二)高校專業設置缺乏。河北省高校專業設置、學科建設、課程結構、生產實習等教育體制改革缺乏績效體系,高校對市場經濟人才的需求及未來發展缺乏精準定位,專業設置上缺乏與企業市場對接,市場勞動力與人才結構不匹配,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顯。
(三)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人才供經過剩。京津冀沿海地區及中心城市經濟水平相對較高,工資平及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大部分畢業生選擇在經濟水平相對較高的區域,這種情況導致經濟發展地區就業的壓力更大競爭更加激烈,相對于城市,西部地區及農村長期處于人才短缺的狀態。
二、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機制對策
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策略背景下,根據對河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各項評價指標分析,構建出“五位一體”的促進就業聯動機制系統模型,即從企業與用人單位,高校,社會與家庭,高校畢業生五個方面提出了京津冀發展戰略下的綜合性就業促進機制。
(一)政府要規范和監控就業市場,優化政策設計積極打造良好的畢業生就業環境,優化區域發展布局。河北省各地方政府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根據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開展動態人才市場云服務平臺,為畢業生提供職業介紹、失業登記、職業規劃、崗位認知等服務,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從而高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真正發揮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保障作用。
(二)企業為接納高校畢業生的平臺之一,企業用人單位建立信息化建設平臺,扎實做好信息資源基礎管理工作。企業利用信息化中心建立起人力資源數據庫及企業人力資源信息鏈管理,多渠道、全方位的保證企業信息化實施。加強與地方高校、科研完所協同合作,積極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
(三)高校要深入教學改革,確定就業戰略目標,強化教學管理,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改變師資匱乏等問題,摸清市場需求,根據市場供應需求調整專業招生計劃,借助京津冀一體化資源實現辦學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間的協調發展,真正做到企業與畢業生的連接“橋梁”作用,實現高校教育在京津冀區域經濟與河北省經濟發展的統合,形成“互信、互通、互助、互動”的模式,強化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為更多的畢業生了解市場需要。
(四)社會是勞動力的生產單位,家庭對畢業生的就業價值取向直接影響。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貧困家庭的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缺少信心、焦慮,社會和家庭要正確引導孩子的成長觀和就業觀,河北省在“京津冀一體化”建設階段,需要大量的人才,社會和家庭要承擔起社會責任,正確引導孩子接受社會的選擇。
(五)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科學規劃職業發展和就業心態,多參加實踐提高就業能力,提高自我認知,調整就業期望值,不盲目追求大城市,樹立從基層做起的意識,勇于奉獻和磨練自己的意志,對于薪酬不要只追求短期的收益,目光放遠一些,重視自身能力的培養和未來的發展前景,克服依賴心理,理性的參與競爭。
三、結語
綜上所述,河北省是人力資源需求大省,在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策略下,解決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與人力資源錯位,建立起多方合作的就業服務聯動機制,優化人力資源區域配置,避免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為促進大學生就業營造出良好環境,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慧卿,張惠敏.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3).
[2] 李海峰,解媛,厲志紅.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河北省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新思路[J].教育與職業,2012(26).
[3] 張泰,陳輝,賈培佩.京津冀協同發展下河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機制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07).
基金項目:文章為2018 年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研究課題“京津冀發展策略下促進河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聯動機制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JRS-2018-1124。
作者簡介:劉志紅(1979- ),女,黑龍江人,碩士,燕山大學里仁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