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麟
摘 要:家庭美德在每一個家庭中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應該是每一個家庭都要遵循的行為準則。家庭美德教育不僅有助于家庭的和諧美滿,更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然而在家庭美德的教育中不免存在一些問題,文章從這些問題出發,提出產生了這些問題的原因和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家庭;美德教育;社會教育
家庭美德是每個家庭都要遵循的行為準則。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密切相關,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家庭矛盾對家庭和睦以及社會安定和諧有著重要的意義。
家庭美德教育有著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幸福離不開家庭美德。家庭中的每位成員性格、愛好等不盡相同,因此難免會產生沖突。如果沒有家庭美德去規范和調節,會導致沖突不斷甚至造成家庭破裂。其次,家庭美德教育有助于社會安定和諧。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社會成員的一部分,家和萬事興,只有每個小家安定和諧,才有社會這個大家庭的和諧發展。再次,家庭美德對培養公民的社會道德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當每個公民身處和諧的家庭氛圍中,能夠更好地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
然而家庭美德教育在當今社會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首先是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很多家庭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孩子獨立意識薄弱。家長更多關注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很少孩子的能力、心理發展等方面;同時也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勞動觀念。除此,很多家庭將沒有完成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過高的期望導致孩子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失去的學習、生活等興趣。目前,產生心理問題的孩子逐年增多,孩子和家長之間產生了距離,使得家庭美德教育無法更好地灌輸進去。其次,家長教育的方法過于主觀化,不能科學合理地引導孩子。過多的家長教育急迫,不能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因材施教,而是讓孩子依照自己的心愿和期待去生活,方法偏激。孩子的心理還處于發展時期,思維并不完善,如果一味的強制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會壓制孩子的才能。最后,很多家庭對孩子給予厚望,要求嚴格,自己卻沒有起到模范作用,對家庭美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自身的踐行也不夠理想。
其次,是學校教育中的薄弱環節。當今社會的教育大體上還是應試教育,忽略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導致學生片面發展。學校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注重的是理論講解,很少落地實踐,多留存于形式。學校的教育內容層次不夠清晰,從小學階段至大學階段應該逐步灌輸引領,不應操之過急,為了形式過早灌輸深層次的道德教育。學校教育應當配合家庭美德教育,相互輔助,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意識。學校中的教育力量也沒有整合,共同起到教育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變成了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工作,而教師也并沒有適時的引領和時間,只是進行灌輸。對于學校而言,所有的教育資源和力量都應該整合,配合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起到更好地教育作用。、
最后,社會教育中也存在有待解決的問題。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和思想形態正沖擊著我們,不良風氣趁虛而入,社會風氣的改變會直接影響到每個家庭成員的思想和行為上。社會上的享福主義、自由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在一定范圍定有所滋長,使家庭成員出現了失范和失衡等現象。隨著網絡媒體的發達,有些不負責任的媒體肆意傳播負面新聞,迎合低級趣味,給很多家庭成員造成了精神污染。目前,家庭道德危機造成的問題愈發嚴重,家庭危機矛盾的產生,正是道德意識不足的表現。
要解決家庭美德教育產生的問題,家庭成員中的家長依然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成員。每個家庭要以愛為核心,家長要學會理解和關愛孩子。愛是教育的基礎,對孩子的關心和愛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孩子們未來的人生之路應該愛來鋪墊。家長是孩子身邊的第一位老師,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嚴格要求自己。家長要起到典范作用,提高自身的素質,學習并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摒棄過去錯誤的教育方法。教育是一門學問,每個家長都應該重視,家長要以身作則,可以利用業余時間自行學習,通過言傳身教,用自身的行為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學校要改革和完善教育方法。在學校教育中不能只是注重應試教育,還要將家庭美德教育滲透到素質教育中。要做到以人為本,不僅教會學生學習,更要提高學生內在素養,促進學生實現自我完善,獲得全面的發展。在學校教育中弘揚家庭美德,教育事業首先是道德養成的事業,因此要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發揮道德教育的引導作用。道德品質的養成比專業知識的學習更難、更重要。在課程中要開設相關的內容,立足課堂,在德智中融合家庭美德。讓學生充分理解家庭美德,可以舉辦相關的活動,培養道德意識。同時,借鑒西方的某些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由淺入深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熏陶,逐步樹立公民意識和愛國情懷。
要將社會教育力量整合。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踐行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將家庭美德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從法律和制度方面約束公民的道德行為,增強大家的道德意識。大力宣傳家庭美德教育的重要性,為家庭美德教育的傳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也要大力發揮媒體的教育監督作用,使家庭美德成為每個家庭成員的自覺行為。家庭是每個人的第一所學校,家庭美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是連續性教育的關鍵所在,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續,影響人的一生。這三者的教育是相輔相成,共同進行的。因此要著重整合所有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各個方面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賀彥鳳.現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鑒價值[J].思想政治教育,2004(04):92-94.
[2] 田建國.高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N].中國教育報,2005-3-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