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基層黨建工作,要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引領,以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為服務核心,以黨員教育活動為平臺,以公益活動為載體,以服務鄉村振興為目標,探索黨員活動日、愛心公益活動、服務鄉村振興“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不斷探索實踐高?;鶎狱h建服務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促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服務型;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黨的十九大報告同時提出,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是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當前及今后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的行動指南。
一、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
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指出,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引領基層黨建工作,使服務成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鮮明主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平臺,激發基層黨組織建設活力,提高學校基層黨建的科學化水平,是保證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的關鍵步驟。
二、高?;鶎臃招忘h組織建設現狀分析
關于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研究一直未曾間斷,尤其是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但絕大部分的研究側重于高校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管理、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從思想政治層面研究黨建的多,從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業務層面研究的還不夠。雖然“黨建+”模式為各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但具體加什么、為什么加、怎么加等問題仍有待深入研究,尤其是高校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工作如何進行有效銜接,從而提高基層黨組織的社會服務能力?值得教育戰線持續深入地研究與實踐。主要問題表現在:(1)高?;鶎狱h建工作如火如荼,但側重于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對于服務型黨組織尚未形成明確概念,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緊迫性、必要性體現尚不充分。(2)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多傾向于校內師生,以校內機構為主要對象,以服務校內師生為主要目的,對外服務功能比不上專業學科,服務成效不顯著。(3)高?;鶎狱h組織對外服務多以公益活動為主,鍛煉了黨員師生的公益意識,但在服務鄉村振興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做法和模式,成形的案例較少。(4)教師黨員的黨性修養和專業素質修養還有待提高,崗位職責較為單一,僅體現在教書一方面,對于社會服務、尤其是服務鄉村振興,意識較為淡薄。
三、高校基層黨組織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探索
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引領基層黨建工作,以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為服務核心,以黨員教育活動為平臺,以公益活動為載體,以服務鄉村振興為目標,探索黨員活動日、愛心公益活動、服務鄉村振興“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不斷探索實踐高?;鶎狱h建服務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促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可持續發展。(1)加強“黨員活動日”建設,主要圍繞“3+X”模式之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3+X”模式之學習黨章黨規、“3+X”模式之學習紅色故事等內容開展,并將學習《黨章》、十九大會議重要精神等融入實踐活動,在鄉村基層設立“黨員活動日基地”,將黨員活動日教育與振興鄉村發展有機結合。(2)加強愛心公益活動建設,以“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在鄉村設立“愛心支教基地”,形成“黨建+支教”幫扶模式,在關愛陪伴中增強師生黨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3)加強鄉村文化服務,增強鄉村文化自信。積極對接村級黨支部、村委會,根據市級需要,設計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活動,形成“黨建+文化服務”幫扶模式,開展系列主題性文化活動,豐富村民業余生活;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助力鄉風文明建設。(4)加強農村電商扶貧,增強電商專業師生社會服務能力。在鄉村設立“公益電商培訓基地”,形成“黨建+電商”幫扶模式,培養農村電商創業先鋒,建立村級電商服務站。為村民開展電商培訓,結合鄉村農特產品,建立網上銷售渠道,幫助村民脫貧增收。
四、我校商學院黨支部服務鄉村振興初步探索
為了積極響應黨的十九大精神號召、深入貫徹“兩學一做”,商學院一支部積極探索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該支部主動與農村地方黨組織合作,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在贛州市慈善會、贛州市公益志愿者協會、會昌縣慈善會、會昌縣龍化村黨支部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于2017年11月成立“七色堇”公益組織,深入會昌縣莊口鎮龍化村,先后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愛心支教、電商培訓、志愿者服務等一系列公益活動。該支部還于2017年12月19日啟動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發展的“智慧興村”項目,將黨員組織生活、關愛留守兒童、鄉村振興發展有機結合,形成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集黨支部活動、愛心公益行動、服務鄉村振興“三位一體”的黨員活動模式。
該支部在龍化村建立了黨員活動日基地、愛心支教基地和公益電商培訓點,為鄉村振興發展送知識、送技術、送服務。截至目前已開展四期公益電商培訓、五期愛心支教、兩期法制宣傳教育和多場鄉村文娛活動,并邀請學校林業專業開展灰水米粿茬扦插、桑葚種植等技術指導。該組織活動得到《贛南日報》等媒體廣泛關注。將該支部持續深入開展高校與村級黨支部的合作共建,不斷探索高校服務地方的有效模式與實踐體系,打造公益型、服務型黨支部,積極服務鄉村振興發展。
參考文獻
[1] 范玲俐.高校二級學院黨建與人才培養有效契合的路徑研究[J].才智,2017(06).
[2] 余靈芝.高?;鶎臃招忘h組織建設研究[J].湘潭大學,2014(12).
[3] 商雪巖.高?;鶎臃招忘h組織建設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2015(11).
作者簡介:范玲俐(1979- ),女,湖北黃岡人,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經濟管理、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