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檢察辦案組織是檢察權運行在實踐層面的最基本載體,長期以來,檢察機關辦案實行“檢察人員承辦、辦案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的“三級審批制”,這種模式下的檢察辦案組織呈現鮮明的科層制特點,在特定時期內適應了我國檢察工作的發展需要。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縱深推進,科層制模式下存在的辦案主體與決定主體相互分離,存在效率不高、責任不明、不符合司法親歷性要求、檢察官主體地位缺失等弊端弊端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對檢察工作提出的要求,構建權責清晰、監督完善的辦案組織勢在必行。
關鍵詞:辦案組織;檢察官責任制;檢察權運行
2015年9月底,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了《關于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了“實行獨任檢察官或檢察官辦案組的辦案組織形式”,為檢察辦案組織的構建指明了方向,實踐中如何操作實施,需要對辦案組織有正確的理解。本文將從檢察辦案組織的基礎理論著手,對域外檢察辦案組織進行深入剖析并透析其中的規律,探討構建符合司法規律、切合我國實際檢察辦案組織的路徑。
一、厘清檢察辦案組織基本內涵
作為檢察權運行的載體,檢察辦案組織在司法實踐中存在已久,但其概念內涵卻一直不清晰。究其原因,從立法層面上看,與法院的合議庭、獨任庭等法定辦案組織不同,無論三大訴訟法還是人民檢察院組織法,都沒有對檢察基本辦案組織形式作出規定;在實踐層面中,長期實行的“檢察人員承辦、辦案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的三級審批制,辦案權與定案權分離,檢察機關也沒有形成功能類似于法院合議庭或獨任庭的固定辦案組織。
二、域外檢察辦案組織的比較分析
(一)獨任制是檢察辦案組織基本形態
無論是大陸法系的法國、德國、臺灣地區還是英美法系的美國等國家,檢察官都是一級獨立的官署和辦案組織,檢察官對自己所承辦案件都具有決定權,并為此承擔責任,檢察官在行使辦案權力時,特別就相關法律問題作出決議時,其享有相當大的決定權,這種權力表現在其上級(主任檢察官或者檢察長等)不能徑行改變其決定,且這種權力受到法律保護。
(二)檢察官獨立履職享有職業保障
檢察官履行執法辦案職責是一種司法活動,其具有專業性、程序性、裁量性等特征,應當遵循司法規律和特點,因此,為了保證檢察官獨立履行職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確保檢察官從身份、職業行為等方面均獲得特別保障。域外國家和地區普遍實行檢察人員分類管理制度、賦予檢察官職務豁免權、嚴格規范檢察官選任、懲戒程序,有效保證檢察官獨立履行辦案職責。
三、我國構建檢察辦案組織的路徑選擇
(一)明確檢察官獨任制為檢察機關基本辦案組織
從以上域外檢察辦案組織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檢察官作為一級獨立的辦案組織,一方面可以保證檢察官的職業榮譽感,另一方面,這也是落實辦案責任的最優選擇,因為獨立的責任是最完美的責任,獨立的責任也是最負責任的責任。
因此,應當構建獨任制的檢察官辦案組織,明確檢察官是檢察機關司法辦案的基本單元,其直接對檢察長和檢委會負責,中間不存在其他層級。讓檢察官獨立開展事實認定、證據分析和法律適用等工作。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度的核心在于確立檢察官的獨立司法人格,此處的“檢察官”是指實際承辦案件的檢察官(不包括檢察輔助人員),而非審批者,“獨立”的標準也十分明確,即承辦檢察官是否可以獨立發表意見,同時,他的意見是否會被他人直接更改或者否決。
(二)健全檢察官獨立履職保障機制
一是完善人員分類管理。將檢察人員分為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檢察行政人員三大類,并細化檢察官員額配置,建立各類檢察人員單獨等級管理序列,破除以往的行政職別身份標簽,實行按期晉升,暢通檢察人員職務級別的晉升渠道,明確不同人員的崗位職責以及績效考評辦法。同時,落實薪酬待遇,并適當拉大不同類別檢察人員薪酬待遇差距,真正讓優秀檢察人員“進得來”“留得住”、“升得上去”。
二是取消中間審批環節。審批制的目的在于通過行政監管方式來保證案件質量,但這與檢察工作的司法屬性相違背,經過十余年的主訴(辦)制改革,各地檢察機關已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可以主訴或主辦案件的檢察官,雙軌并行的時代背景已經改變,應當廢除“三級審批”制。檢察官在檢察長的領導下獨立承辦案件,不再經過審批。檢察官在辦理簡單案件時行使決定權,對案件的事實、證據認定及法律適用均負責;在處理復雜案件時行使建議權,辦案意見呈交主管檢察長決定,檢察官僅對案件的事實、證據認定負責。
三是完善職業保障機制。對納入員額制管理的檢察官,應享受身份保障。除非因故意或工作嚴重失誤造成錯案,或嚴重違反辦案紀律,且經法定程序,檢察官身份不被隨意解除。除非檢察長行使指令權,案件承辦人亦不得任意變更。檢察長指令權的行使必須符合程序規定,嚴禁口頭指示,須書面作出并附理由。
四、結語
檢察辦案組織是履行檢察職能的基本主體,根據司法規律和檢察工作實際,確立以獨任檢察官為主體的基本辦案組織是保障檢察職能正確履行的前提,也是破解當前改革背景下檢察官“辦案,不決定,但負責”現象的題中應有之義。當然,在健全辦案組織的同時,更應當完善相關的配套機制,如實施人員分類序列管理制度、健全職業保障制度、厘清檢察官與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的關系等等,確保辦案組織建得起、穩得住,讓落實責任不再是“霧里看花”,真正實現司法責任制改革的初衷——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
作者簡介:鐘濤(1980.03- ),男,漢族,陜西咸陽人,法學碩士,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檢察院,檢察官,研究方向:檢察實務——偵查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