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工院校汽車常用工量具使用課程是汽車維修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我校從高級技工學校升級到技師學院,汽車的汽車商務專業、汽車鈑金維修專業、汽車美容專業、汽車維修技術專業統一變為四年制,汽車常用工量具使用課程是所有汽車專業第一學年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因此對其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隨著傳統教學內容和模式弊端的不斷顯露,技工學校的學生越來越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不斷出現學習興趣和能力下降的現象。文章淺要分析了我國當前技工院校汽車常用工量具使用課程教學的現狀,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研究意義和幾點改革建議,以便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汽車常用工量具使用;課程研究意義;教學改革思考
一、汽車常用工量具使用課程現狀
(一)課程內容不合理
我校現在進行課程優化,汽車常用工量具使用課程是所有汽車專業第一學年專業基礎課程之一,但汽車常用工量具使用教材內容的更新速度遠遠比不上現代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和教學設計內容,教師對現有的教學內存在不統一建議,擔任這門課的教師未能按統一的課程標準進行教學。這樣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抑制學生的發展。
教材上的實例較匱乏。教材上的教學實例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一方面很難滿足技工學生渴求知識的愿望,另一方面也阻礙了學生對先進知識的了解和掌握,難以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汽車常用工量具使用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大多都是操作多,輔助于認識與使用方法系統之很少進步進行講解,甚至很多學校規定在上完實踐課之后很少進行理論學習,這樣很難達到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知識拓展,難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教學設備分配不均勻和過于落后
教學設備落后是目前很多技工院校面臨的首要問題。一方面是學校相關領導人的思想意識存在問題,教學資源沒有分配好,我校目前出現比較突出情況是汽車中德諾浩班占有大部分優質資源,從而使得普通班級少部分資源或劣質教學資源。另一方面則是汽車常用工量具未能與時俱進,設備采購較慢,從而教學未能及時更進。
二、汽車常用工量具使用課程研究意義
(一)個人需要
學生應有專業能力可獨立的操作和使用汽車常用工量具的準備;行動上能夠做到有目的、合理利用工量具專業知識和技能完成汽車各系統的維護與故障排除。
(二)社會需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發展和智能化工量具的運用,汽車就常用工量具一個典型的實例。在汽車行業不斷更新的工量具的時代,不僅對于職業教育機構是一個考驗,更是一個對汽車專業求學者的考驗,只有讓盡快地學生真正從汽車的維修和保養的工量具使用創新性之中,感受到便捷和高效,才算是汽車維護事業的成功,才能夠真正的讓學生在汽車維修行業有一個長足的進步和持續的發展空間。
汽車維修設備的創新。汽車維修常用工量具在日常的汽車使用過程中,是維修或裝配最為重要環節。在日常人們使用的過程中,汽車維修的常用工量具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由于汽車維修設備使用不當而造成的設備受損。這就是汽車維修設備使用不當出現的問題,所以,這就要求汽車維修設備使用前有規范系統進行學習。
(三)課程需要
技工院校汽車常用工量具使用課程是四年課程學習領域中的第一個學習課程,是培養汽車專業行業人才職業需求崗位的入門教材,針對技工院校初次學習汽車診斷與維修專業的學生。這門課程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對汽車專業常用工量具的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為后續專業課程奠定基礎。
三、研究目標改革方向
(一)補充、細化我院汽車常用工量課程標準
本課程是四年制技工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應重新補充、細化我院汽車常用工量課程標準,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應達到以下學習目標:能夠具備良好的職業習慣,工具及時清理,清潔;能夠正確操作相關專用設備和儀器,對車輛進行檢查;能夠正確樹立自己的職業信念,做到整齊劃一,干凈利落;能夠獨立制定工作計劃,并多人配合,完成相關檢測項目的內容;能夠對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熟記于心,運用自如;能正確識別各種測量工具并能說出其用途;能正確識別、選擇和使用各種車間裝備;認識舉升設備結構、類型和規格,具備對舉升設備進行保養并對部件進行維修操作的能力;能夠正確識別、選用常用的汽車檢測設備,當使用和保存常用汽車檢測設備時能說出和做到必需的防護措施;了解鉗工工具在汽車維修工作中的作用,能正確使用、保養各種鉗工工具與設備;能夠正確的填寫工作任務單;能夠對檢測結果做出正確評價和相關項目的性能評定;能夠自主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能夠對學習的知識舉一反三,靈活掌握運用;能夠通過各種媒體資源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能夠獨立制定工作計劃并進行實施;能夠不斷積累各種工作經驗,從實踐中尋找共性;具有較強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人際溝通的能力;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協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克服困難的能力。
(二)上課的形式應采用行動導向法、項目教學法以及情景模擬法等
“情景教學法”將企業實景搬進課堂,把課堂搬到車間,課堂再現生產車間的真實場景,場景按照4S店實際工作環境搭建,課堂再現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真實環境?!肮ぷ髁鞒虒蚍ā眹栏癜凑找痪€生產與服務流程,將每個知識點通過實驗進行驗證,然后完成整車維修、檢測所需工量具操作,在實際操作中充分理解和運用理論知識,繼而達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項目教學法”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充分的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充分應用,并在實踐中充分的證實理論知識的重要性。
(三)擬解決的問題
進一步補充現有課程標準,現用教材缺乏企業典型的工作任務,缺乏對學生工具應用能力的訓練。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上進行調整,制定一些教學案例進行分析,以提高課堂教學上學生聽、說、讀、寫的職業技能應用能力。內容創新汽車常用工量課程內容不再局限于課本教材,而是根據專業課程的進度對學生的汽車常用工量課程內容進行由淺到深的安排。
(四)研究內容改革方向
根據研究目標結合工學結合細化教學內容方向:常用工具的認識及整理;常用使用及汽缸蓋更換工具;尺類測量工具的使用;表類測量工具的使用;舉升設備及扒胎機、輪胎動平衡機的使用;四輪定位儀的使用;通用汽車診斷設備的使用方法;鐵皮剪、劃針、鋼鋸、銼刀與手電鉆等的鉗工工具使用;汽車美容常用工具的使用。
汽車常用工量課程基礎知識夠用為基準,課程內容安排循序漸進;設計理論知識的多角度講解,用實例來加以驗證,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難點、重點用實例幫助理解,通過實踐達到掌握;以項目(任務)為導向,多實踐課程練習;課程內容的安排以項目(任務)為導向,通過完成大量的實際項目從而逐步掌握課程的知識,能夠在實踐中進行學習,提高學生自學和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課程,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夠了解實際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從而能夠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就業能力。根據職業教育學校學生其自身的特點,設計汽車常用工量課程內容,課程以操作為主,在理論方面,要通俗易懂,內容新意;課程的實用性:課程在實際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掌握技能目標明確,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夠達到企業工作崗位的要求。并且課程中所涉及的知識或工具是具有基礎性與實用性。
四、評價機制應創新
將汽車常用工量課程基礎知識也采用第三方評價模式,邀請其它課程專業課老師和企業代表進行三方評價。促進學校提高辦學質量,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能及時地為學校改進工作、教師改善教學提供有效的信息。
五、課程實施所需條件
對專任教師的教師資格、行業企業工作閱歷、職業資格及能力和知識結構的提出相應要求。對認可教師的上課前知識結構的要求,上該門課老師比較多,為了統一達成目標,上課前先統一培訓,統一備課。課程對實訓基地及條件要求,應配備與教學內相符設備,應與時俱進,應學生人數較多使用頻率較高,使用過程出現設備損耗,要及時修復,保證教學良性運作,確保較好完成教學目標。課程資源的缺乏,應相激勵政策激勵教師開發。課程網站和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教學資源也應激勵教師的開發與利用。
六、綜上所述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汽車行業的常用工量具更新換代節奏也逐漸變得高速。對于有汽車專業的學?;蚺嘤枡C構的能力和實力都是一個考驗。只有讓學生真正從汽車的維修、保養、裝配使用工量具的創新性之中,感受到便捷和高效,才算是汽車教育事業的成功,才能夠真正的讓汽車教育行業有一個長足的進步和持續的發展空間。這也是汽車教育行業,所需要持續努力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錢廣臣,馮友平.汽車維修設備管理模式探討[J].山東交通科技,2012(4).
[2] 徐敏標.汽車維修設備管理探討門山東交通科技,2013 (9).
作者簡介:蔣揚初(1986.01- ),男,漢族,廣西南寧人,廣西南寧技師學院,汽車專業一體化教師,研究方向:汽車專業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