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某某縣人民檢察院以被告單位某某公司、被 告人周某某、何某某犯拒不執行判決罪,被告人周某某犯非法處置查封的財產罪,于2018年3月5日向某某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某某縣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
(一)2013年4月10日,被告人周某某向盧良照借款人民幣20萬元,因一直未歸還,盧良照向本院提起民事訴訟,本院于2013年6月25日作出民事裁定,將某某公司所有的浙JVY907小型汽車予以查封。2013年9月份,被告人周某某在明知該車被查封的情況下,以人民幣10萬元(以下幣種同)的價格將該車抵押給阜林典當行工作人員,致使該車被賣至今無法追回。
(二)2013年至2017年,本院以(2013)臺天商初字第02446號、(2014)臺天商刑字第00047號、(2016)浙1023民初04324號等判決書、調解書判決被告單位某某公司,被告人周某某、何某某歸還陳林陽、陳啟紅、崔軍明等人借款。2017年10月11日,被告單位某某公司獲得某某縣人民政府始豐街道辦事處給予該公司的拆遷補助款1242341元,被告人周某某、何某某在明知該公司以及本人在某某縣人民法院還有大量借款未履行的情況下,被告人周某某指使被告人何某某攜帶身份證、銀行卡、結婚證復印件等材料到始豐街道辦事處辦理拆遷補助款的領取事項,將該1242341元轉入被告人何某某的銀行賬戶,后被告人何某某按照被告人周某某的吩咐,以將該筆拆遷補助款部分歸還給徐某某,部分轉賬到洪小飛的銀行賬戶等方式予以轉移。
兩被告人被傳喚到案后,均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審判]
被告人周某某的辯護人提出被告人周某某獲得拆遷款后,主要用于歸還其他未起訴的債權人,并未私自揮霍,犯罪情節較輕,建議對被告人周某某判處緩刑;被告人何某某的辯護人提出被告人有自首情節,此次犯罪系受前夫被告人周某某指使,用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及結婚證復印件去某某縣人民政府始豐街道辦事處領到該公司的拆遷補助款1242341元,并根據被告人周某某的吩咐將錢轉賬給洪某某,取出部分現金交給徐某某,自己僅根據被告人周某某的吩咐留了兒子的三萬元撫養費,犯罪情節較輕,建議對被告人適用緩刑。
某某縣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單位某某公司對人民法院的判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被告人周某某、何某某作為被告單位的直接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應對此承擔刑事責任;被告單位某某公司、被告人周某某、何某某的行為均已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另被告人周某某明知本公司的財物已被人民法院查封,仍擅自將被查封的財物抵押抵押給他人,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處置查封的財產罪。公訴機關指控被告單位及二被告人的罪名成立。被告人周某某一人犯數罪,依法應當實行數罪并罰。被告人周某某、何某某到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依法可以從輕處罰。二被告人在偵查階段即自愿認罪認罰,可酌情從輕處罰。其辯護人以上述同樣理由建議對二被告人從輕處罰的辯護意見,理由正當,本院予以采納。被告人周某某、何某某的犯罪情節較重,且目前未全部上繳被轉移的款項,不宜對其宣告緩刑,故對二被告人的辯護人建議對二被告人適用緩刑的辯護意見,理由不當,本院不予采納。被告人何某某缺乏投案的自動性,依法不成立自首,故對其辯護人提出被告人何某某有自首情節的意見,理由不當,本院不予采納。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第三百一十四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六十九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單位某某公司犯拒不執行判決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
二、被告人周某某犯拒不執行判決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犯非法處置查封的財產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實行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
三、被告人何某某犯拒不執行判決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
一審宣判后,被告人周某某、何某某提出上訴。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同上,并認為根據涉及案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原判定罪和適用法律正確,遂裁定駁回上訴人周某某、何某某的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在實踐中,很多被執行人不僅僅在法院被很多債權人起訴,除了被多份民事判決書、調解書確定的還款義務外,另在社會上可能還有許多出于情義、不懂法等各種原因而未向法院起訴的債權人,而有些被執行人認為債權具有平等性,償還法院判決確定的債務以外的個人其他債務,不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本案的爭議焦點就在于被告人周某某等人拿到拆遷補助款用于歸還其他未起訴的欠款而未履行法院判決確定的義務是否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我們認為,被告人周某某等人的這種行為亦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理由如下:
一、從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客體角度來分析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侵犯的客體是雙重客體,即侵犯了國家的司法權威與債權人的合法權利。而我國《刑法》把該罪名放在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的第二節“妨害司法罪”中,即說明了在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立法中,國家司法權威被作為優先考量的客體。誠然,在民事法律關系中,債權具有平等性。但是一旦某個被執行人既有被法院判決、裁定確定的債務,又有未起訴的普通債務時,則前個債權就享有優先受償權,否則《刑法》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規定就失去了意義。
二、從有利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打擊角度來分析
一旦一律強調債權具有平等性,把經法院判決、裁定確定的債務同其他未起訴的普通債務予以等同,允許被執行人優先償還未起訴的債務,那就不利于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打擊,容易給被執行人找到規避法律制裁的借口。就像本案的被告人周某某辯解其主要是認為其他一些未起訴的債權人年紀大、身體不好、家庭困難又重情義,而向法院起訴的一些債權人已經拿到了很多的利息,故其在拿到該筆拆遷補助款后,就想到首先償還幾個未起訴的債權人的債務。在本案中,只有一筆債務是有證人徐世棟的證言予以證實,其他幾筆歸還債權都沒有相關證據予以證實。換言之,如果被執行人實際上有能力履行判決、裁定確定的債務時,其只需辯解其用于歸還其他未起訴的債務,且這種情況下其也很容易找幾個親友簽訂虛假借條、借款協議、制造虛假資金流水走賬等,在表面上,完全可以把還款的證據做得滴水不漏。如此一來,司法的權威何在?依法向法院提出起訴的債權人的合法權利如何能得到保障?
三、本案被告單位、二被告人屬于有能力執行法院的判決而拒不執行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中“有能力執行”,是指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確定義務的人擁有清償判決、裁定確定債務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或者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在判決、裁定的期限內履行判決、裁定確定的全部或者部分義務。本案中,被告單位在獲得某某縣人民政府始豐街道辦事處給予該公司的拆遷補助款1242341元后,雖無法全部償還被告單位及二被告人經法院判決確定的給付義務,但至少擁有清償其中1242341元的財產,能使各申請執行人的債權部分能得到實現。
二被告人在領取被告單位的拆遷補助款124萬余元后,擅自將該款項部分歸還其他未經法院判決確定的債權人,部分轉賬到他銀行銀行,而沒有將上述款項用于履行法院判決確定的給付義務,屬于有能力執行法院的判決而拒不執行,情形嚴重的情形,應以拒不執行判決罪予以處罰。
綜上所述,被告單位某某公司,被告人周某某、何某某在被法院多份判決書、調解書確定歸還陳某甲、陳某乙、崔某某等人借款,被告單位獲得某某縣人民政府始豐街道辦事處給予該公司的拆遷補助款1242341元后,被告人周某某、何某某作為被告單位的直接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在明知該公司以及本人在某某縣人民法院還有大量借款未履行的情況下,將該拆遷補助款部分歸還給其他債權人等方式予以轉移,其行為均已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另被告人周某某明知本公司的財物已被人民法院查封,仍擅自將被查封的財物抵押抵押給他人,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處置查封的財產罪。
作者簡介:林桂燕,浙江省天臺縣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