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李佳薇 陳瀟 翁楚歆
摘 要:校園媒體是學校內部學生與社會進行信息傳播的工具,其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有著密切關聯。下文將以校園媒體介紹為切入點,對校園媒體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關系展開分析,并會重點就校園媒體在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運用方式展開全面論述,旨在提升校園媒體運用水平,保證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質量。
關鍵詞:媒體功能;校園媒體;高職;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以師生文化活動為主體,在校園精神基礎上,由全校師生共同享有與創造的群體文化,是師生價值體系與規范準則,也是學校獨有的文化底蘊。由于客觀因素影響,國內高職院校多處于媒體資源無法有效整合的局面,資源整合綜合效益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輿論宣傳深度與廣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校園宣傳強勢鞏固與形成也受到了相應限制,這對于校園文化建設而言,十分不利。所以為對高職院校媒體資源進行整合,保證校園媒體宣傳教育以及新聞傳播等功能發揮質量,高職院校應加大對校園媒體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力度,以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一、校園媒體
(一)媒體類型、內容與受眾
1.媒體類型
按照表現形態以及技術特點,校園媒體可分為輔助媒體、傳統媒體以及新興媒體三種,其中輔助媒體主要以展覽室、橫幅以及海報為主;傳統媒體包括廣播以及報紙等;新媒體以手機網絡以及互聯網為主。移動網絡與移動設備的快速發展,使得手機在院校內部得到了廣泛普及,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等設備的運用,奠定了手機媒體在現代校園媒體中的地位,其已經發展成為高職院校師生閱讀與信息獲取重要途徑。
2.媒體內容與受眾
通過分析發現,校園媒體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對校園生活與服務等信息進行反映;第二,對校內重大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其中后者是校園媒體主要播報內容,但由于傳統寫作形式較為呆板,所以很難引起師生閱讀興趣。同時文藝作品、社會熱點以及教育熱點等,也是校園媒體報道內容,但所占比例相對較小。
此類型媒體受眾主要以校內師生為主,由于院校師生有著較強的適應力,對于新生事物較為敏感,所以對于媒體的要求也會更高,校園媒體工作人員需要對新聞產品質量進行保證,以滿足師生各項閱讀需要。
3.校園媒體功能
校園媒體是新聞媒體重要組成,在推動學校發展以及服務院校師生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與價值。其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引導輿論。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是校園媒體關注要點,其會按照院校發展規律,可以對輿論方向進行反映與引導,會嚴格遵守正確政治導向,結合師生關注熱點,做好輿論監督與引導,以對整體輿論氛圍質量進行保證;(2)宣傳教育。為院校師生提供服務是校園媒體重要職能,需始終堅持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服務的原則,有針對性輔助展開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并向其傳播最新知識,做好學生職業規劃以及心理教育指導;(3)溝通信息。校園媒體具有新聞報道以及反映師生心聲的功能,可以成為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溝通紐帶,不僅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各項學校發展動態與決策,同時還能幫助學校明確師生思想動態,可以有效消除雙方之間隔閡;(4)知識傳播。院校知識傳播途徑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課堂獲取,另一種是接觸媒介獲取。校園媒體會按照學校特色與師生感興趣點,進行新聞報道內容編制與安排,以為師生提供知識獲取來源。
二、校園媒體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
兩者之間關系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校園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著極為突出的優勢,貼近性好、載體多樣化、覆蓋面廣以及傳播快捷和針對性強等優勢,能夠對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有效輔助;(2)兩者功能上具有同一性特征,即兩者均具有宣傳教育功能、文化傳承功能以及輿論導向功能,校園媒體能夠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有利支撐,可以通過合理引導與遏制的方式,科學展開各項文化建設工作,以對校園文化建設權威性進行保證;(3)校園媒體能夠對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有效推動,其不僅能夠對校園文化建設動態進行直觀反映,同時還可以有效引導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傳播校園文化建設理念、提供學習實踐場所,能夠成功促進各項校園文化建設活動開展;(4)校園文化建設是校園媒體宣傳重要內容,其不僅可以為校園媒體提供新聞素材資料,同時還還可以提供新聞話題,可以有效提升校園媒體吸引力與可讀性,媒體工作者會對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校園文化活動進行持續性報道,以吸引廣大師生注意力。
三、校園媒體在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的運用方式
(一)注重校園媒體作用,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高職院校要了解校園媒體各項功能,明確校園媒體思想宣傳陣地、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以及傳播先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從而運用其具有的主渠道作用,合理展開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一方面要發揮校園媒體把關育人功能,做好不良文化抵制以及抵御工作,要對校內信息傳播內容進行審查,以防各種違法信息以及違規信息進入到校園之中;另一方面要從學生視角入手,對媒體信息進行采集、分析、整合與分享,要改變以往過于沉悶的信息傳播方式,以帶動學生閱讀興趣,確保其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受到相應文化熏陶。同時要做好信息篩選,要利用信息篩選做好學生思想觀念引導,以幫助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進而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此外,還要對校園媒體議程設置功能進行合理運用,要利用該項功能做好校園文化氛圍營造。議程設置功能是指,媒體通過賦予新聞信息各種議題顯著性的方式,對民眾判斷形成引導與影響的功能。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校園媒體會將文化建設內容放置在極為重要的位置,會通過提升學生關注度的方式,對校園文化建設效果進行強化。例如可運用櫥窗宣傳欄以及手機媒體客戶端,刊登寓言故事以及犯罪案例等信息,引發學生思考;利用校報刊登各種先進事件、先進事跡以及典型事跡,對學生思想形成正確引導;通過電視、廣播等載體,播放一些公益廣告以及悠揚樂曲、還可播報與高職學院專業相關內容的節目,以在校內形成良好文化環境。因為現代校園媒體多會運用網絡載體,所以院校要利用網絡傳播所具有的生動性、及時性以及便捷性等方面優勢,通過定期進行校園文化相對信息推送以及設置討論論壇等方式,為學生創造更多交流機會,確保其錯誤觀點可以被及時糾正,情操可以得到陶冶,進而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確保學生可以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
(二)優化編輯采訪機制,提高整體記者團隊素質
媒介文化與層次會對校園文化層次與品位進行直觀呈現,需要按照媒體業務人員行為標準進行衡量。所以院校需要對校園媒體編輯采訪制度以及在用稿質量標準等進行完善,要對采訪內容深度與文章理性分析高度進行保證,以對媒體水平與格調進行保證。同時報刊要對記者行為禮儀、寫作文字能力以及現場訪問語言能力等展開培養,要幫助其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以便更好地展開各項采訪工作。此外還要對網絡編輯展開網絡媒體特性認知培訓,要通過互動討論的方式,對網絡新聞編輯語言行為規范細則進行編制,并要對其展開網絡沖突以及其他事件處理能力培養,以達到不斷提升網絡運用實效性的目標,確保校園文化品位與層次水平可以得到切實提高。
(三)做好人力資源整合,打造高水平記者團隊
人力資源是支撐校園媒體開展的關鍵,會對校園媒體功能發揮形成一定影響,所以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還要做好媒體人力資源整合,要通過對人員結構與人才能力進行不斷優化、提升的方式,打造出一支綜合能力水平較高的團隊,以為文化建設工作開展提供可靠人才方面支持。
媒體人力資源主要包括學生編輯、專職工作人員以及兼職工作人員等,在進行人力資源整合過程中,校園媒體工作團隊應按照專職人員為主、兼職人員與學生工作人員為輔的模式,展開思想工作宣傳以及政治方向引導等工作,以保證信息采集以及編輯等工作可以有序進行,整體團隊工作質量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同時要對兼職人員以及學生工作人員作用予以高度重視,要明確其所起到的補充作用,科學做好人員編制與安排。在進行學生成員挑選時,要對學生理論知識、思想品質以及道德素養等綜合情況進行考察,要明確即便是新聞專業學生,其理論以及實踐水平也很難達到專業人士標準,所以要適當放寬招收條件,并要為學生創造出更多實踐機會,以對校園媒體發展形成有效推動,確保學生可以在工作過程中得到更好地鍛煉。在進行招收時,未必要將專業限制在新聞類,各個專業都具有相應優勢,所以工作人員要按照學生性格以及專業特長,為其分配工作崗位以及工作任務,例如可將語言文字類專業學生分配到采編崗位等,真正做到“物盡其用”,以通過科學化配置與安排的方式,做好媒體團隊結構優化,從而做好媒體工作隊伍建設。
(四)組織多種媒體活動,做好校園文化精神培育
時代變革與學校發展,都會使校園文化精神隨之發生改變,會注入更多新的元素與內容,所以校園媒體要利用自身宣傳輻射功能,通過組織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的方式,對校園文化趨勢形成有效引領,以便有針對性展開校園文化精神培育工作。
媒體活動主要分為兩種:第一,互動活動。學??赏ㄟ^在節目以及欄目中設置互動活動的方式,強化學生綜合素養。一方面可邀請專家對學生疑惑進行解答或展開名家講座;另一方面可通過舉辦有獎問題以及熱線直播等手段,提高學生參與節目積極性,以和學生形成良性互動。同時還要在新聞網上定期設置討論話題與討論區域,應通過此種方式仔細聆聽學生想法與觀念,以便展開校園文化滲透工作。第二,專題活動。除設置互動活動之外,學校還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專題活動的方式,對校園文化層次感進行保證。校園媒體應與院校職能部門進行聯合,要通過在校內舉辦詩朗誦比賽、演講比賽以及辯論賽等活動,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幫助他們擺脫不良習慣與風氣,進而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確保校園漢文化活動文化含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為擴大互動影響力與覆蓋率,在舉辦比賽過程中,可通過媒體宣傳展開海選,并要通過校園廣播、電視以及網絡端進行同步錄播,校報也要對其進行專題報道,以實現最佳活動開展效果。
(五)帶動媒體社會化運作,保證校園文化活動
由于高職院校是以培養一線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為目標的,所以在進行高職院校文化建設時,要與普通高校有所區別,要將高職特點與規律合理運用到其中,并要適當引入企業文化特性,以對校園行為文化、物質文化進行豐富,確保其可以建立起帶有鮮明高職院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要以社會化視角進行校園文化建設,要在進行校內新聞咨詢報道的同時,結合社會情況展開深層次分析,以將校園文化與社會情況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而打破傳統報道局限,做好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連接。目前發達國家院校都已進入到社會化運轉模式,校園媒體與社會接合較為理想,但國內高職院校多數都處于不完全開放的狀態,社會資金投入相對較少,校園媒體很多都處于自負盈虧的狀態,對媒體發展以及校園文化建設都形成了一定限制。事實上,社會廣告資源是校園媒體體現自身文化價值的重要途徑,可以徹底解決媒體發展需要依托與經費不足的問題,所以高職院校應適當做出改革,要鼓勵校園媒體與商家進行合作,通過吸引周邊社區與校內商家廣告的方式,獲得穩定收入。這樣不僅能夠為媒體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社交能力以及市場觀念,可謂一舉多得。
四、校園媒體現狀
雖然校園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有著極為突出的優勢,但部分高職院校內部校園媒體現狀并未達到預期,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進行調整。具體問題主要體現為兩點:(1)媒體體系建設存在缺陷。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可用校園媒體建設資金相對較少,致使媒體體系建設存在缺陷,媒體形式種類較少,人員、技術設施以及專業技能培訓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2)媒體報道方式存在問題。高職院校學生信息接收多偏重熟知或趣味性資訊,對于新聞類信息興趣相對較低,而媒體工作人員在進行新聞采編時,對于學校師生關注程度也相對有限,很難激發起師生閱讀熱情,進而造成惡性循環。所以廣大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增強校園媒體自身建設優化力度,要針對問題科學展開各項改革、調整工作,并要積極與教育部門以及合作企業進行溝通,要為校園媒體建設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以保證校內媒體建設水平,確保校園媒體可以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從而有效促進高職院校改革與發展。
五、結語
通過本文對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與校園媒體相關內容的論述,使我們對校園媒體類型、內容、受眾以及功能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各高職院校要加大對校園媒體的研究力度,要在對其功能以及相關內容進行掌握的基礎上,準確分析出其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進而合理運用校園媒體展開各項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以便通過組織各種媒體活動以及推行社會化運作等措施,將校園媒體所具有的功能科學利用到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以為廣大高職師生營造出更加理想的校園文化環境。本文所介紹內容并不全面,期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為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校園媒體發展提供一定助力。
參考文獻
[1] 萬梅芬.流媒體綜合服務平臺在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現狀研究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
[2] 高輝芳,孫榮秀,姜濤,等.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3).
[3] 劉樂.新媒體時代如何開展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以承德技師學院為例[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 2018(1).
作者簡介:楊敏(1983.06- ),女,漢族,四川達州人,教育學學士,法學碩士,教育學講師,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應用技術學院黨支部書記;翁楚歆(1985.06- ),男,漢族,廣東汕頭人,現任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書記、廣州商學院團委副書記;李佳薇(1986.12- ),女,漢族,四川自貢人,文學學士,公共管理碩士,公共管理講師,現任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院團委書記;陳瀟(1989.08- ),男,漢族,四川達州人,文學學士,現為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訓指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