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莎士比亞,其創作于1596—1597年間,是一部很經典的戲劇,它成名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在故事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獨特性。作者塑造了一些性格鮮明的人物,進而展現出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社會現狀。本文主要分析了《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性格。
關鍵詞:《威尼斯商人》 人物性格 分析
研究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一直是文學研究中的一個主要方向,而《威尼斯商人》則是典例,莎士比亞在其中塑造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這給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素材,相關的研究論文也有很多。我們分析《威尼斯商人》的人物性格,可以更好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也可以深入分析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生活面貌。
一、夏洛克形象的塑造
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很多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夏洛克就是其中之一。首先,其具有吝嗇且貪婪的形象,在《威尼斯商人》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創造的背景,但對這一人物形象進行塑造并不簡單。人們對其有很多的爭議,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其性格的多重性。而作者認為這一戲劇是喜劇,其中贊美了愛情以及友情,也譴責了其缺點。在戲劇中能夠看到,夏洛克的主要形象就是貪婪和吝嗇,其和安東尼奧間的聯系是金錢,我們可以看到夏洛克對安東尼奧的嫉妒。這種嫉妒并不單單是因為其信仰基督教,主要因為安東尼奧不收別人借錢的利息,使得自己放貸減少從而利息業隨之減少。二人間的矛盾不斷加劇,而這種矛盾的根源就是經濟關系。高利貸利息是夏洛克主要的資金來源,高利貸放款者機具剝削性,每天腦中想的只有金錢,這就使得在其女兒離開時,其想到的也只有金錢,他只關心自己的財產安全而完全忽視其他。所以,從這一戲劇中能夠我們可以看到其鮮明的人物形象,即:陰險、心胸狹隘、吝嗇及貪婪。
在作品中,還有一個讓夏洛克貪婪的原因就是家庭背景。在他心中,家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當他妻子去世后他單獨撫養女兒,在這一過程中付出了很多,然而在女兒長大后得到的卻是女兒對自己的不滿和厭惡,尤其是女兒和基督教徒離家出走,這種行為讓他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然而因為擔心女兒的安全 ,他還是花了大價錢尋找女兒,但是女兒對他的誤解卻加大了彼此的隔閡。女兒一直在父親的保護下,并沒有認識到猶太人的侮辱,她沒有理解父親生活的不容易。所以,在這里夏洛克還是個讓人同情的人物,這也說明了他是一個失敗的父親。分析該人物,可以了解到其出現這種性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宗教信仰,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猶太人連基本權利都無法得到保障,經濟上也是有很多方面的限制,這就使得其產生了反抗以及報復的心理。
二、杰西卡人物性格塑造
很多學者在研究《威尼斯商人》時,大多數都是研究那幾個重要人物,而作品中還有一些不是很顯眼的人物也值得被研究,但是很多研究者往往忽略了。在讀杰西卡部分時,第一次讀會覺得她是一個為了愛情義無反顧的一個人,而再讀則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其實這一人物身上有一些隱藏的人性缺陷,即虛偽和自私。
該人物把自己的所有行為都藏于愛情這面大旗下,這種做法讓人感到可恨和無奈。例如,其用自己辛苦積攢的積蓄奔向并不受猶太人歡迎的世界,但她在那里生活的并不開心。從這我們可以看到其愛慕虛榮以及自卑的性格特點,作者在對其塑造上應用的是從性格缺陷出發的方法。這些行為是在杰西卡身上的,但是我們又可以不同程度地從自己的身上找到這樣的影子,可以看到作者采取這一手法有效地發揮了以小見大的作用。
該人物性格中還有一個缺陷,即對待自己的父親絲毫沒有溫情。從一些故事情節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比如她說認為自己做父親的女兒而感到羞恥這樣的話語,這說明杰西卡從心底就厭惡自己的父親,而不是簡單地抱怨父親的一些過錯,是全面否定自己的父親。因此,就這一層面而言,作者將其冷酷無情的性格塑造到了極致,然而卻未將原型的現實情況夸大。杰西卡身上的這些行為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甚至有人比杰西卡的做法還要極端。所以,在對人物冷酷無情性格的塑造上,作者采用的方法是真實還原。
對于杰西卡,還有一個問題需要進行探究,那就是她真的有那么愛羅蘭佐嗎。準確地說,杰西卡真正愛的是那個屬于羅蘭佐的燈紅酒綠的世界,杰西卡和羅蘭佐建立“愛情”關系,這樣可以讓她進入到自己所認為的上層人物中,給自己貼上一些標簽。杰西卡的這種行為是因為愛慕虛榮。因此,全面的對這一人物進行分析,可以看到作者在性格塑造上的巧妙手法,通過人性缺陷構造人物性格中的不足和“惡”,讓杰西卡這一人物變得更加飽滿。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分析《威尼斯商人》中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可以看到其文學藝術所在,還能夠還原出真實情況。這樣的方法和思維方式也給我們創作及評論文學創造提供了參考和借鑒,我們在嘗試塑造人們形象時就需要借鑒和應用對莎士比亞的手法,進而讓人物變得更加飽滿。
參考文獻:
[1]孫婷婷,隋佳男,王淑麗.淺析《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12).
[2]陳佳秀,萬輝.淺析《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性格[J].芒種,2014,(14).
(作者簡介:張建玲,即墨市第一中學,高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