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知識經濟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并且“知識產權”這一概念也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知識產權在知識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對于提升一個企業乃至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我國現處于經濟發展的快速階段,但國民缺乏知識產權意識,也并不了解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這不利于提升我國核心競爭力,不利于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我國更好更長遠的發展,我們應充分了解知識產權這一概念,充分意識到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并努力樹立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本文闡述了知識產權的概念與特征,闡述了保護知識產權的主要方式結合我國國情分析我國知識產權的現狀,以期能夠讓人們充分認識到維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服務。
關鍵詞:知識產權 概念 問題 重要性
維護知識產權在當今時代尤為重要。在國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繁榮發展,但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往往忽視了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偏向于逐求短期經濟效益。在國際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面臨著來自世界的機遇和挑戰。只有擁有了核心的知識產權,我國才能在國際經濟競爭中保持優勢,并且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維護知識產權也就是在維護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推動我國的改革開放,更是爭取國際貿易中主動權的一種保證。
一、知識產權的概念與特征
“知識產權”原意為“知識(財產)”所有權,是一個人或者一個集體,在其專屬的領域里創造的財富依法享有專有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1]。“知識產權”這一詞匯,最早是由法國學者卡普佐夫于17世紀提出,后來比利時的著名法學家皮卡第對“知識產權”這一詞語進行了推廣,并將“知識產權”賦予了“一切來自知識的權力”這一涵義。直到20世紀60年代,“知識產權”這一詞匯才在國際社會中普遍使用。
知識產權一般認為具有以下的幾個特性,無形性、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無形性是指知識產權是由大腦創造所產生的成果,并不具有具體的物質形態;專有性也可以稱為獨占性或壟斷性,是指知識產權為創造者獨有,其他任何人在使用其成果時必須取得創造者的同意或者有由國家法律做出的特殊規定;地域性是指依照某一國家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某一知識產權,只在該國家境內受到該國家的法律保護,在其他國家,如果沒有特殊的法律條約,其他國家沒有義務對這一知識產權進行法律保護;時間性是指在一段時期內,知識產權將享有法律保護,過了有效的保護時間,這一知識產權將變成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二、維護知識產權的主要方式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推動著人們的思想革新,在文明發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對維護知識產權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維護知識產權的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六個部分:第一,國家立法保護,即指國家通過建立相關法律,保護知識產權擁有者享有其知識財產和經濟利益;第二,國家司法保護,即指知識產權的擁有者可以通過國家司法途徑受國家保護;第三,國家行政保護,即指國家對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予以法律上的行政處罰,對使用某些知識產權予以授權等的行政行為;第四,自我保護,即指知識產權的擁有者可以設立專業從事知識產權的管理部門,制定知識產權維護戰略;第五,集體保護,即指自身力量較為弱小的知識產權擁有者,可以通過與某些專業組織進行合作,由該組織代為處理自身知識產權的相關事宜,從而維護自身利益;第六,輿論導向保護,即指通過正確合理的引導社會輿論,為維護知識產權營造出良好的保護氛圍。
三、目前我國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知識產權起步較晚,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不足。為了更好地發展我國經濟,深化改革開放,提高國際競爭力,我們要有積極分析我國現階段在知識產權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現有問題來進行反思,以便提出解決方法,促進經濟發展[2]。
首先,我國目前雖然建立了知識產權保護法體系,但由于起步較晚,民眾和企業對維護自身及他人的知識產權意識還不強,知識產權保護還沒有引起廣泛重視。因此,我國民眾和企業還不能很好運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身及他人的合法權益。其次,我國現有的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對侵害知識產權這種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較輕,難以對違法人員或企業起到威懾作用。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偏遠地區假冒偽劣商品泛濫。最后,我國現有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還不夠強大,從事管理的專業人員不足。現階段我國的管理機構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異,在遇到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時難以很好地采取有效措施。同時,由于我國維護知識產權的人才稀缺,使得維權之路更加艱難。
四、維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在現代國際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當今社會,知識產權具有一定促進生產力的作用,而且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也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在知識經濟中,知識產權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產權形式,已然成為經濟發展中新的利潤增長點[3]。并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的經濟競爭不可避免,維護知識產權就意味著維護本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為了我國能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我國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知識產權所發揮的力量,意識到維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五、結語
知識產權的發展歷史并不長,至今只有兩三百年的時間,但知識產權在推動科技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當今時代,我國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面臨著大量涉及知識產權的糾紛和爭議。我們必須要重視知識產權的作用,努力完善我國現有的法制法規,加大懲戒力度,規范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學習其他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使知識與創新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源源動力。
參考文獻:
[1]劉友華.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機制研究[J].中國法學,2015,(06).
[2]譚華霖.知識產權權利沖突論綱[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0,(05).
[3]陳俊.WTO與中國經濟特區立法創新研究[J].法學研究,2001,(03).
(作者簡介:陳慧哲,浙江瑞安中學,高中學歷,研究方向:法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