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桂杰 編輯/韓英彤
中國經濟需要從行業安全的角度重估國際競爭力。核心企業需充分利用供應鏈金融的功能提升供應鏈競爭力,把企業間的競爭提升到供應鏈競爭高度,避免在貿易戰和金融戰中因供應鏈危機影響企業存亡。
供應鏈金融對經濟發展和產業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不但可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也可促進供應鏈核心企業的發展,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進而還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和產業安全。中國在融入全球化過程中,伴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和國際地位的提升,貿易摩擦和沖突也日漸增多,一些關系國家實力和國家安全的關鍵產業面臨著日益凸顯的風險。鑒此,亟需發揮供應鏈金融在資金流改進和全球資源整合方面的作用,通過提升供應鏈核心企業的競爭力,促進和改善產業安全。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基于國家利益博弈的貿易戰、金融戰、技術戰愈演愈烈,對核心行業和核心企業的影響日益顯現,并威脅到產業的安全。產業安全是經濟安全和發展的基礎,是國家制定產業政策、實行經濟干預最基本的出發點,也是企業參與全球競爭實現全球化發展的基石。產業安全涉及產業損害、產業保護、產業控制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四個方面。其中產業國際競爭力是產業安全的核心。企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是產業安全的直接展現,供應鏈核心企業的競爭力是產業安全的集中體現。
產業國際競爭力是一國某一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實際顯現和形成的優勢,反映了該國該產業的生產力水平。從競爭優勢的形成角度看,產業國際競爭力更強調和依賴于供應鏈核心企業的策略行為和創新能力。為提高本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強化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合理利用資源等。客觀地講,產業安全的核心問題就是供應鏈的競爭力,其關鍵則是供應鏈核心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國家和企業層面都需要重視產業安全和產業競爭力,提升核心企業競爭力和供應鏈競爭力,避免產業發展受限于國外的被動局面。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的競爭根本上是供應鏈的競爭。供應鏈是引領全球化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載體,推進供應鏈全球布局,加強與伙伴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合作共贏,有利于我國企業更深更廣地融入全球供給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落地,打造全球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建立基于供應鏈的全球貿易新規則,有利于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保障我國資源能源安全和產業安全。
供應鏈金融有利于釋放核心企業的信用優勢,促進供應鏈各個節點企業的發展,改善供應鏈的競爭力和穩定性,進而提升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保障產業安全。
在全球化競爭和產業安全的背景下,中國的企業,尤其是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已逐步認識到供應鏈金融的價值,并開始逐步改變在分享優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的消解態度。這也成為推動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動力。基于供應鏈競爭力提升的目標,在數字技術支撐下,供應鏈金融形成并完善了核心企業導向模式,促進了核心企業的發展和產業安全。
產融結合的供應鏈金融是指基于產業安全和供應鏈整體競爭力考慮,供應鏈核心企業整合自身的資金優勢和信用優勢,為供應鏈節點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產融結合的供應鏈金融目前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核心企業通過參股或控股商業銀行,并通過參股、控股的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借此整合產業鏈,帶動主業發展,提升供應鏈競爭力。二是核心企業成立金融平臺公司,基于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關系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如京東成立京東金融基于電商供應鏈的交易信息和業務管控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海爾股份成立海爾金控為供應鏈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并且拓展到自身的優勢領域,成為社會化供應鏈金融平臺。
產融結合的供應鏈金融依托核心企業與金融機構的一體化關系,能獲得更加有效的市場需求及產業鏈上真實的交易信息,解決傳統供應鏈金融的難題。一是產業與金融緊密結合,可切實推進供應鏈金融的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產融結合的供應鏈金融的融資主體往往只針對核心企業所在的特定產業鏈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夠深入參與實體產業的生產運營,更有效地掌握產業鏈企業發展的金融需求和所在市場環境的變動,提供更適合產業鏈企業發展的金融服務。如中糧集團控股的龍江銀行開發了專門面向農業供應鏈的供應鏈金融產品,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銀行的供應商融資,也是針對集團所在產業鏈的上游企業開展的具有產融結合特色的供應鏈金融產品。二是實現產業與金融的信息透明化,可以及時應對市場風險,有效規避核心企業的道德風險,更加有效地管控供應鏈金融風險。三是降低供應鏈金融的運作成本。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結合,會使外部資本市場轉化為內部資本市場,工商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外部債權債務關系轉化為內部資金的調配關系,從而產生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降低交易的不確定性,解決信息不對稱和逆向選擇問題,進而降低交易成本。具體表現為產融結合的供應鏈金融能夠加強銀企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過與核心企業共用客戶渠道、共享產業鏈資源,利用核心企業擁有的客戶資源與品牌效應,實現實業產品與金融產品的交叉銷售,降低管控風險的成本;產融結合的供應鏈金融還能通過信息共享平臺,更專業地滿足產業鏈企業的金融需求,從而更合理地配置產業鏈資源,提高整條產業鏈的資金利用效率。產融結合供應鏈金融,還可以為核心企業整合產業鏈企業信息等資源提供一個專業的平臺,企業通過與銀行的資源共享平臺,能夠提升自身資金管理能力和客戶管理水平,降低整合成本。
產融結合的供應鏈金融從核心企業的角度解決了交易信息的真實性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信息的閉合,具有內在的模式優勢,對于提升核心企業競爭力,保障產業安全具有明顯的優勢。下一步發展中,需要做好風險隔離,避免產業集中和金融集中造成的風險失控;同時,進一步完善功能、拓展投融資渠道,抓住機會發展成綜合性金融平臺。
供應鏈金融關于交易真實性和閉合性的信息依賴特征,需要數字技術的支撐。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信用決策和自動化處理能力,這是供應鏈金融的數字化本質。BPO等創新數字金融工具具有通過物流驅動資金流的功能,e承諾、云信等創新數字金融工具具有通過付款責任驅動資金流的功能。依托創新性數字化金融工具,供應鏈金融可以創造出新的模式,提升對關系國計民生重要行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中企云鏈是數字驅動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典型代表。不同于商業銀行依靠資金主導的供應鏈金融,也不同于核心企業主導的產融結合的供應鏈金融,中企云鏈是由N個央企如中車、鐵建、國機等和N個金融機構如工行、郵儲、建行、農行等參與,旨在打造一個N+N+N模式的生態供應鏈金融。云信是支撐中企云鏈商業模式的數字化供應鏈金融工具,其基本功能是把核心企業付款責任轉化為支付融資工具。云信代表優質核心企業的商業信用,是一種可流轉、可拆分、可融資的數字化付款承諾函,在解決傳統供應鏈金融問題的同時,可大幅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和競爭力。以平臺核心企業之一的中車供應鏈為例,中車自身融資需求有限,存在大量的銀行閑置授信,而且在A股上市公司中,最高排名達到11位,排在前面的銀行只有四家,信用水平比很多商業銀行還高。如何用好中車的商業信用?如何用好中車的閑置授信促進整個供應鏈的發展?云信突破了銀行傳統產品線中對于融資主體等方面考量的界限,作為平臺上流轉的信用單據可以代表中車的信用,并在中車的供應鏈體系中流轉。另外,借助云信的穿透性特征,中車的信用還可以穿透到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從目前的實踐看,在第三級融資的概率更高,通過云信可以讓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便捷的低成本融資。
云信在供應鏈金融體系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整合供應鏈上大企業的資源,為大量核心企業提供平臺綜合服務,降低融資杠桿和融資成本。二是解決了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三是實現了企業信用的標準化。四是降低了供應鏈整體融資成本。產業鏈上越向上游的供應鏈,傳統融資成本就會越高;而通過數字化供應鏈金融工具將產業鏈打通之后,則可以把整個整個產業鏈成本拉平到核心企業同等的融資水平上,降低供應鏈的融資成本,進而提升整條供應鏈的競爭力。
利用數字化供應鏈金融工具,實現核心企業信用在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傳導,降低供應鏈整體融資成本,實現供應鏈金融促進核心企業及供應鏈競爭力的提升。
近年來,國家利益博弈挑戰全球化規則,中美貿易沖突不斷反復和升級,并顯現出沖突向投資、技術、金融等領域延伸的跡象,產業安全成為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必須面對的新問題。中國經濟需要從行業安全角度重估國際競爭力。核心企業需要充分利用供應鏈金融的功能提升供應鏈競爭力,把企業間的競爭提升到供應鏈競爭高度,避免在貿易戰和金融戰中因供應鏈危機影響企業存亡。
一是從行業安全和產業競爭力的角度,重視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國家宏觀政策和監管政策要積極支持核心企業主導的產融結合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引導核心企業提升供應鏈水平,激勵核心企業發揮信用優勢和產業鏈影響,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提升產業安全的保障力。
二是商業銀行需要從產融結合、促進產業發展的角度,加強與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合作,結合不同行業和企業特征,設計相應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和產品,提升供應鏈金融的服務能力。
三是供應鏈核心企業需認識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間的競爭根本上是供應鏈的競爭,供應鏈節點企業的發展與核心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核心企業需要對供應鏈信息共享作出戰略調整,主動將自身的信用優勢和信息中樞影響與供應鏈節點企業分享,以此強化供應鏈企業關系,促進后者的發展,提高供應鏈穩定性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