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韜
(西安文理學院,西安 710065)
目前,游泳運動在我國已經成為全民健身的一個重要項目,而我國各高等院校為了更好地為師生提供健身服務,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游泳館。因為游泳館不管是建設費用還是日常維護費用均與普通體育場館無法相提并論,這就使得其在運營管理方面較為特殊。高校游泳館屬于校內公共健身場所,通常用來開展體育教學、體育訓練以及其他團體性活動,這就要求高校游泳館管理人員必須結合教學訓練進行管理,而不能開展自主經營管理;另一方面,游泳館和普通體育場館相比日常維護成本高。因此在高校費用較為短缺的條件下,需要尋求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的社會化經營方式,以達到自給自足的目的。因此,大部分高校均在努力尋求與本校實際情況相符的經營管理方法。
一是政策優勢。1995年國務院提出高等院校體育設施應該向社會大眾提供服務,避免資源浪費,強化資源管理。2003年8月又提出鼓勵高等院校或者是國家機關等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可提供有償服務,因此,現代高校游泳館建設和運營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二是體育愛好者不斷增多、全民健身意識不斷增強。高校游泳館對社會大眾提供有償服務是一種服務型行業行為,就服務型行業而言,周邊有大量流動性較小的體育愛好群體非常關鍵。目前很多高校周邊都擁有較多的住宅區,有的高校甚至被高樓環繞,附近有銀行、有各類公司等,因此擁有較大的消費潛力。此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以及健身意識都不斷增強,因此主動參與性較高,他們對優質體育資源的需求也較為強烈和迫切。三是高校游泳館有其自身的優越性。高校為了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舉辦各項活動,不僅修建了田徑場、健身房、游泳館,而且修建了網球場以及舞蹈房等設備設施,該配套完善的體育資源能給社會體育愛好者提供全面且更加優質、豐富的服務,這相比于社會上一些體育俱樂部而言往往更具優越性。另外,由于高等院校面積大,相比于寸土寸金的市區,不僅交通便利,而且擁有較多停車位,使得其與社會上一些體育健身場所相比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目前高校游泳館建設和運營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一是高校體育部使用、經營并負責管理,首先要滿足學校體育教學要求,確保體育教學優先使用,在游泳館閑置的情況下開展有償經營管理,而該方式是現今很多高校都采用的經營管理模式。二是高校設置專門的游泳館管理組織,不管是游泳館教學還是訓練以及經營管理,都交由該管理組織全權負責,同時設置專門部門對其教學、訓練以及經營管理過程進行監督。三是與企業聯合經營管理。可以與企業聯合經營管理,高校從宏觀層面上把控,讓個人企業自主管理經營,或讓聯辦單位管理經營,修繕、日常維護以及改建等產生的費用由經營管理方承擔,高校收取相應承包費。四是對外承包模式,高校可將游泳館對外承包出去,收取租賃人租賃費用,讓其獨資進行整個游泳館的運營以及管理,而游泳館修繕以及日常維護或是改建產生的費用由學校獨自承擔。
第一,滿足體育教學以及訓練的基礎上主動創收。高校游泳館不僅可以滿足學生游泳愛好者的需求,而且能豐富其業余文化生活,為其健身開創一個新型領域,同時也能緩解高校體育場館使用人次過多的壓力。目前很多高校游泳館每周開放場次都過低,沒有使游泳館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造成資源浪費。因此,高校可以在滿足體育教學以及訓練的基礎上,將剩余場次對外開放,合理制定開放時間段和收費標準,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經濟創收。第二,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推廣游泳館。高校可利用其本身的聲譽,在學校附近加大游泳館宣傳力度,打造游泳館品牌,吸引更多社會人士進館消費。第三,引進專業游泳訓練隊。可以引進殘疾人游泳隊或者武警游泳隊等開展專業訓練,將高校游泳館發展成為專業訓練基地,為社會游泳愛好者提供更加專業和優質的指導以及服務,使高校游泳館具有自身獨特的優越性。第四,積極承接附近游泳競賽。高校游泳館可主動承接學校附近游泳競賽,以此作為宣傳自身的一種方法,同時還可借助其地域方面的優勢,開發學校周圍游泳培訓市場,增加合作單位。第五,采取多種促銷方式。主要體現在票務管理方面,例如折扣票、團體優惠票、降價票或者是買贈型等,可根據季節變化不斷改變促銷方式。合理有效、靈活多變的促銷方式有利于擁有穩定不變的消費群體,在競爭中取勝。第六,選擇合理有效的宣傳渠道。當今世界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傳播相比于其他傳播方式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高校游泳館也應適應時代變化,緊跟時代步伐,在傳播方式上不僅要傳承傳統的口口相傳的方式,而且要建立自己的網站,通過網絡對校內游泳館進行更大范圍、更快速的宣傳,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從而走進校園,使高校實現經濟創收,發揮社會效益。
簡而言之,目前很多高校已經將游泳當作一門主要課程,其作為水上運動項目,對學生身心健康具有積極的影響。但現今我國高等院校游泳館由于經費不足、管理不善或者經營理念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等原因,使得游泳館使用以及管理效率均較低。因此,高等院校要根據時代發展變化以及當前市場形勢,積極尋求游泳館持續長久發展的經營管理模式,在確保游泳館能滿足高校正常體育教學、訓練的基礎上,獲得經濟創收,彌補資金不足,實現良性運作。
[1]段沁林,張洪軍.昆明地區高校游泳館經營管理現狀分析[J].體育時空,2016,(15):91.
[2]金彥,吳強.高校游泳館市場化運營之探索——以浙江工業大學游泳館為例[J].運動,2014,(1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