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劉馨蔚
近日,記者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下稱峰會)將于4月22-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
據悉,本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題是“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定位于為中國信息化發展提供政策發布平臺、為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成果展示平臺、為數字中國建設理論經驗和實踐提供交流平臺。
“舉辦此次峰會,是要推動社會各界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共同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是要不斷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億萬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是希望通過政策發布、經驗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讓信息化更好地服務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稱。
此次峰會成果展覽會分為數字福建館、電子政務館、數字經濟館、數字社會體驗館等四大展區,還專門為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安排了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的發布展臺。
電子政務館將集中展示國家各部委、各省市電子政務最佳應用,通過成果展示、借鑒參考、交流學習,共同推動電子政務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數字經濟館屆時大咖云集。目前已有中國電子、中國電科、航天科技、華為、中興、京東方、騰訊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應邀將前來參展。主辦方表示,截至目前,申請展覽的企業非常踴躍,單位數量超預期。
數字社會體驗館可能是本屆峰會最“有趣”的展館,展會期間,這里的無人駕駛、人臉識別等最新應用將供參觀者親身體驗。據估算,將有不少于200家知名企業和單位展示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最新發展成果。
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張志南介紹:“通過廣泛征集和遴選自主創新技術和產品、電子政務的新產品新模式、數字經濟和社會生活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示十八大以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表示:“目前,以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向農業、工業、服務業各個環節廣泛滲透,推動了企業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管理方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變革。”
下一步,為了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將重點推動做好三方面的工作。李樸民透露:一是持續完善政策環境,研究進一步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政策措施。二是大力促進融合發展,在協同制造、農業、醫療、養老、教育等領域,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三是加快提升治理水平,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創新監管方式,同時嚴厲打擊不正當的競爭行為,促進市場主體公平競爭。
目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數據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表示,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國家先后出臺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等政策文件,全國20多個地方成立了大數據管理機構,發布實施了160余項大數據相關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在大數據領域的專利公開量約占全球40%,位居世界第二,國內骨干互聯網公司已經具備自主開發建設和運維超大規模大數據平臺能力。隨著大數據應用逐步深化。“金融、電信、政務、醫療、教育等領域涌現出了一批大數據典型應用,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王新哲稱。
王新哲透露,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推進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發揮大數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充分釋放大數據驅動創新發展、提高治理能力、創新公共服務的巨大潛能,進一步提升數字中國建設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