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卓越
(長春財經學院,長春 130122)
注重國際貿易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校政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討,有利于為這類人才培養方式的優化及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使得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能夠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此,需要結合當前的形勢變化及國際貿易專業的實際情況,給予該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校政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應用更多的關注,且在實踐中應深入探討該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效果。
為了使國際貿易專業與地方政府部門進行專業人才合作培養目標得以實現,逐漸形成有效的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校政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則需要加強其培養基礎分析,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當前國家及政府部門通過出臺相關的文件,給予跨境電商發展更多的支持,并為微商影響范圍的擴大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得傳統的大宗貿易模式逐步發生了變化。在此期間,因微商、跨境電商各項業務開展中對國際貿易人才需求量較大,且對地方進出口監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觀地說明了地方經濟結構軟化的必要性,即地方政府應重視服務貿易發展。同時,也需要相關涉外部門能夠擴大自身的工作范圍,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力度,確保自身的工作開展高效性。因此,需要建立高效的地方政府部門人力資源培養機制,從而為國際貿易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2.在我國良好的經濟形勢影響下,傳統的貿易方式正發生著變化,需要地方經濟結構能夠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為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提升提供保障。實踐中,受到文化創意產業、會展旅游等模式發展方面的影響,使得地方經濟發展中的涉外部門所承受的工作壓力加大,且對這類部門的工作方式、監管范圍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需要地方政府部門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及國際貿易專業的功能特性,建立高效的人力資源補充機制,從而為專業素養良好、職業操守高的人才培養與引進提供相應的支持。同時,在這種人才補充機制的支持下,能夠為地方政府部門,尤其是涉外部門的人才培養工作落實提供科學指導,確保其內部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的良好性。除此之外,適時地補充相應的人才,也能為地方政府部門內部人員流動所造成的技術性崗位人才數量不足問題的處理提供保障,使得跨境電商發展影響下的國際貿易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校政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在實踐應用中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3.實踐中若各地方政府部門能夠進行內部人才的持續培訓,外部人才引進的補充與調節,并在未來發展中逐漸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制度,則有利于進行有理有序的人力資源管理。因此,需要地方政府部門通過對地方經濟發展情況的深入分析,建立高效的人力資源協調機制,從而為自身經濟發展中培養出更多的專業人才。同時,需要地方政府部門加強與專業性強的人才培訓機構合作,建立相應的合作機制,為地方高等院校國際貿易專業提供更多的支持,擴大科學性的政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應用范圍。
在國際貿易專業服務于經濟發展的校政人才合作培養模式探究過程中,需要充分地考慮這類專業與地方政府部門所需人才對接性強的情況,從而為相應的研究工作開展提供所需的參考依據。這種對接性強的情況,在實踐過程中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地方高校在開設國際貿易專業過程中,充分地考慮了地方情況及對人才的實際需求,與地方政府部門的用人理念相吻合。同時,國際貿易專業的設置滿足了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辦學實踐要求,從而為地方政府部門提供了一定數量的應用型人才,客觀地說明了這類專業與地方政府部門所需人才的對接性強。
2.結合地方經濟的發展要求,由于地方高校一般擁有較成熟的校校、校企、校政合作經驗,能助推學校國際貿易專業與地方政府在人才培養上的更快合作,從而為地方經濟發展中培養出所需的人才。
3.從未來的辦學角度進行考慮,由于國際貿易專業實踐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國際性與前瞻性,能夠為地方政府部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要求下的基礎設施建設過程提供所需的人才,從而滿足地方經濟的發展要求,并優化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式。
第一,有利于保持地方政府部門良好的社會公信力。實踐中通過對國際貿易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政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運用,能夠使地方政府部門在當地的經濟發展中積極開展相應的工作,并得到專業素養良好的崗位技術性人才。同時,在我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地方經濟建設中所涉及的部門整體工作質量及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這些政府部門能夠優化自身的人力資源結構,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并保持良好的社會公信力。而國際貿易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政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運用,能夠使地方政府部門在有效的外貿交易方式作用下,發揮出自身的職能作用,從而提高自身的社會公信力。
第二,國際貿易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政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應用過程中實際作用的發揮,能夠為地方經濟發展中培養出專業能力出色的國際性業務處理人才,使得地方人才戰略實施更具針對性。
第三,在解決人員流動性問題、培養面向現代服務業的特殊性專業人才、制定與實施符合地方經濟發展的政策等方面,重視國際貿易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政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合理運用,能夠為這些方面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一,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優化培養方式。在開展國際貿易專業教學活動時,相關院校及教育人員應充分地考慮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人才需求,給予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必要的關注,加強對該專業優秀學生的培養,開展針對性強的崗位業務培訓活動,并向學生提供在地方政府部門進行業務實踐的機會,使得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式得以優化,逐步形成有效的政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第二,建立應用價值大的人才實習基地。通過對地方經濟發展中所需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要求的考慮,建立與之相關的、應用價值大的人才實習基地并加以使用,能夠為這類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政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形成提供參考信息。在此期間,需要相關院校及人員能夠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合作,共同建立應用價值大的人才實習基地,并使優秀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能夠在該基地中進行學習,從而滿足地方經濟發展中所需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
第三,其他方面的要點。實踐中,為了使國際貿易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校政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運用更具針對性,應積極開展相應的講座活動,設置專業性強的學術機構;注重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成立,積極開展基于國際貿易專業的地方經濟發展的研究課題,以便得到所需的理論研究成果;完善溝通與互訪制度,使得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能夠在地方政府部門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實踐中,將這些不同的措施實施到位,則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國際貿易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政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現階段,我國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為國際貿易專業教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重視這類專業人才的有效培養,滿足地方經濟的發展要求。因此,在落實國際貿易專業方面的研究工作時,應根據該專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校政合作人才培養工作要求,重視相應的人才培養模式選用,并對這類人才培養模式作用下的國際貿易專業教學效果進行科學評估,以便增強校政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適用性。在此基礎上,能夠使我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始終保持在更高的層面上,給予地方經濟發展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