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嵐,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長期以來,高校在計算機教學中依然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機械式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社會發展需求不相符。互聯網時代里,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基于這種人才需求,高校應當革新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網絡資源豐富多樣,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可以讓學生擺脫傳統的說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利用網絡資源,可以拓寬課堂教學的深度與廣度,進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實現高效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網絡資源是指通過網絡獲取與教學有關的一切知識和資源。網絡資源最大的特征就是共享性。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資源來幫助學生高效學習,突破教學難重點,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同時,網絡資源突破了傳統教學在時空上的限制,給予了學生應有的自主學習時間。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教學活動不再局限于課堂,學生可以在課后借助網絡資源來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現行社會形勢下,信息化教學已成為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推進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網絡資源的優越性。網絡資源是網絡時代發展的產物,具有共享性、多樣性、及時性,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計算機教學目標的實現。
課堂導入是計算機教學的起始環節,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以往,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采取的是開門見山的方式,這種方式比較機械,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網絡資源的應用有助于高效課堂導入。如,在“計算機網絡結構”這一知識中,教師在課堂前,可以借助網絡圖片、專家講解視頻,向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結構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導入課堂。通過網絡資源來導入課堂,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
課堂是計算機教學的核心環節,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高效掌握教學內容,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采取的是以本為本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而這種教學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網絡資源的應用將有效改善計算機課堂教學。結合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選擇相應的網絡資源來引導學生學習,如視頻,視頻具有動態效果,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受體驗。對此,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來構建高效課堂。如,“辦公軟件Office”中,教材中呈現的內容比較系統,為了幫助學生能夠熟練應用辦公軟件,教師可以借助多網絡資源,讓學生了解具體辦公軟件的操作,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辦公技巧,使學生在實際運用中能夠熟練操作Office軟件。
課后復習是計算機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有效的課后復習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以往,學生課后復習主要教材,而教材上的知識比較單板,使得學生課后復習熱情不高。而網絡資源豐富多樣,可以幫助學生高效復習。如,針對“計算機操作系統”,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進入多媒體教室,進行多媒體實訓,從而讓學生對計算機操作系統有充分的了解。同時,借助網絡資源,學生可以在線與教師、知名專家進行互動,逐個突破相關知識難點,進而有針對性培育學生的能力。
網絡資源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有利于實現高效教學,提升學生的能力。但是,網絡資源豐富多樣,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其在選擇網絡資源的時候比較盲從,無法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來輔助教學。對此,在教師應當結合計算機教學內容,建立網絡資源庫,進而更好地方便教學。同時,教師在使用網絡資源時,要確保網絡資源的針對性,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幫助。另外,要做好網絡的指導,讓學生正確認識網絡,讓網絡成為學生的學習工具,而不是娛樂工具。
綜上,網絡資源時效性強、新穎、多樣,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借助網絡資源,可以拓寬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去學習,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但是,由于網絡資源豐富多樣,在其服務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對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教師與學生在使用網絡資源時,要正確對待,合理利用網絡資源,使網絡資源成為教學的工具,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發展。
[1]黃旭彬.網絡資源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05):36+41.
[2]薛褚梅.網絡資源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11):229-231.
[3]王巍.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網絡資源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20):239-240.
[4]曹良.網絡資源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8,49(0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