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中方將立即落實雙方已達成共識的具體事項”——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6日在記者會上的這一表態,被外媒解讀為中美元首12月1日會晤后中方發出的堅定、積極信號。美國彭博社6日稱,中美元首會晤后,雙方并沒有公布究竟達成了哪些具體成果,中國商務部提供了一些細節。
高峰表示,未來90天,中美雙方將以取消所有加征關稅為最終目標,按照“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照顧彼此關切”的原則,就雙邊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磋商,并努力達成共識。他說,中美兩國在經貿問題上利益高度重合,具有天然互補的結構性需求,雙方團隊目前溝通順暢、合作良好,我們對未來90天內達成協議充滿信心。
關于在90天的談判期內,雙方具體會談到哪些議題,高峰說:“首先,我們將從農產品、能源、汽車等做起,立即落實雙方已達成共識的具體事項。然后,在未來90天,我們按照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符合雙方利益、有共同需求的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合作、市場準入以及貿易平衡等議題上開展磋商,雙方應努力達成共識。”他還表示,中美雙方在此前幾輪磋商中,曾就農產品、能源等領域的貿易問題達成初步共識。下一步,將繼續就農產品、能源、工業制成品、服務業等領域的貿易問題開展磋商。
彭博社稱,高峰的話提供了一些中美貿易磋商的細節,目前還沒有官方發布的、已確定的磋商內容。美國總統特朗普3日曾發推特稱,中國已同意“降低、取消”美國汽車的關稅,但高峰6日在回答相關提問時僅表示:“有關汽車關稅的問題,建議你關注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的公告。”
“汽車關稅尚無協議,白宮改口”,美國CNBC網站5日發文稱,特朗普3日的推特讓美國汽車商激動了一番,但最終證明這只是總統的吹牛,白宮承認尚未與中方在汽車關稅問題上達成協議。報道稱,中國對進口汽車的關稅之前是25%,今年宣布降至15%,但在特朗普宣布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后,中國將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提高到了40%。“這雖然不如美國農業等領域遭受的打擊那么大,但對美國汽車業也是個打擊,美國去年向中國出口了25萬輛汽車,本想今年會提高。”受此影響,沃爾沃汽車CEO薩繆爾森表示,正考慮將在美國的部分生產線轉移到中國。CNBC稱,美國其他生產商也可能跟進。
在中美宣布貿易“休戰”后,“誰贏誰輸”就成為各方議論的熱點。在商務部6日的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道,中方向美方反饋結構性問題清單的答復,對美方作出了重大讓步,請問是否屬實?”高峰就此回答說,這并不是“你取我予、你多我少”的問題,更不是“你進我退”的問題。在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公平競爭、放寬市場準入等領域,中美雙方以及兩國企業都有著共同的訴求,這也與中國一以貫之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前進方向高度一致。下一步,中方將就這些議題與美方進行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磋商,力爭為兩國企業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美聯社6日評論稱,貿易專家們指出,對于解決多年來橫亙在美中科技、國有企業等領域的諸多問題來說,90天的時間非常不夠。中方的表態表明,中方可能瞄準可以展示進步的領域,說服特朗普延長磋商期限。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的表態來看,中方展示出了通過談判解決中美貿易分歧的姿態和誠意。中方有信心通過與美方積極協商和談判,努力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但是,作為談判的另一方,美國也要對談判報以積極配合的姿態和誠意,這在未來的談判中將非常重要,任何一方都不能突然加碼以提高談判條件,甚至在達成協議后臨時變卦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等。否則,未來90天,中美談判還會出現新的問題和困難。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談判的本質是相互尊重和理解,不能劍拔弩張充滿懷疑與敵意,這對于問題的解決將產生不利的影響。談判中,美方不能觸碰中國的底線,不能傷害中國的核心利益,不能有損于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同時美方的談判條件也要尊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所處的實際階段和中國的基本國情。▲
環球時報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