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要 目的:探討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方法:收治低位直腸癌患者56例,隨機分為開腹組與腔鏡組。開腹組采用開腹手術治療,腔鏡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與開腹組比較,腔鏡組患者的切口長度較小,術中出血量較少,進食時間與住院時間均較短(P<0.05)。結論:腹腔鏡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療效更優。
關鍵詞 腹腔鏡;開腹手術;低位直腸癌
直腸癌為臨床治療中常見的腸道腫瘤,其發病率相對較高,臨床治療中多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隨著現代醫療衛生技術的快速發展,腹腔鏡技術逐漸在外科手術治療中得到推廣應用。為了全面了解腹腔鏡技術在低位直腸癌患者手術治療中的應用價值,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低位直腸癌手術患者56例,將其分別應用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技術治療,對其結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低位直腸癌手術患者56例,將其隨機分為開腹組與腔鏡組,每組28例。開腹組男17例,女11例;年齡32-76歲,平均(55.41±3.65)歲。腔鏡組男16例,女12例:年齡33~76歲,平均(55.37±3.5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開腹組實施開腹手術治療,行Dixon或者Miles手術。腔鏡組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乙狀結腸右側系膜切除,腸系膜下血管根部游離,絲線結扎后應用Ligasure切斷[1]。周圍淋巴結清掃完成后,分離到腹膜返折,而后應用超聲刀向下分離直腸間隙后,提拉到提肌水平[2]。分離降結腸旁溝向上高于脾曲,下至腹膜返折位置且切開直腸前間隙。直腸后間隙沿著直腸系膜兩側壁與盆叢間,應用超聲刀實施鈍性分離,一直到全面游離直腸系膜和周圍脂肪結締組織。
評價標準:比較兩組患者的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進食時間及患者的術后住院時間。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中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對比:相較于開腹組患者,腔鏡組患者的切口長度較小、術中出血量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術后進食時間、住院時間對比:在術后恢復情況方面,腔鏡組患者的進食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相對較短,與開腹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直腸癌的病因尚不夠清晰,多與患者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以及遺傳因素等密切相關[3]。當前基本認為與動物脂肪、蛋白質攝入量過高等密切相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健康將會產生較大影響[4]。直腸癌患者發病早期多無顯著的臨床癥狀,隨著患者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腹瀉、血便等臨床癥狀,故而患者人院時期多在中期或者晚期階段,影響患者的預后效果。
直腸癌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法。傳統治療中多采用開腹手術治療方法,但是因為低位直腸癌患者解剖位置較深,特別是對于男性肥胖患者而言,骨盆較小,開腹手術治療方式下易對患者的血管與組織帶來較大傷害,故而實際的臨床治療效果也會受到影響。
腹腔鏡手術方式下視野較為清晰,能夠在小切口下完成手術操作,降低對患者機體所帶來的傷害,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少,對解剖位置狀態能夠進行更加清晰的觀察,避免對患者其他器官組織造成傷害,有助于其術后早期恢復。
相較于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方法,腹腔鏡下實施低位直腸癌切除術,能夠彰顯其微創性價值?;颊呤中g治療期間腹部切口較小,術后疼痛感較輕,有助于患者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縮短患者的術后進食時間,加速患者術后腸道的蠕動,減少患者的住院費用,對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臨床治療期間需要正確把握腹腔鏡低位直腸癌切除術應用的適應證,排除不適合應用腹腔鏡手術的患者[5]。手術治療期間需要嚴格遵循腫瘤根治及無瘤的原則,細致展開手術治療活動,熟練應用腹腔鏡切除腫瘤,切實發揮手術治療的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開腹組患者,腔鏡組患者的切口長度較小、術中出血量較少,腹腔鏡輔助下能夠減少手術對患者機體所帶來的損傷。同時在術后恢復情況方面,腔鏡組患者的進食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相對較短,與開腹組患者比較存在顯著區別。表明腹腔鏡的應用能夠縮短患者術后恢復時間,早期進食、早期參與身體功能鍛煉、早期出院。本次研究結果與鄭民華等
參考文獻研究結果相符[6],證實了腹腔鏡在低位直腸癌患者手術治療期間應用的價值。
綜上所述,相較于開腹手術治療的方法,腹腔鏡下實施低位直腸癌手術,能夠減少患者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有助于患者術后的早期康復,縮短患者術后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痛苦感受,建議在臨床治療期間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軍.腹腔鏡直腸癌手術與開腹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老年直腸癌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31):46-48.
[2]蘇軼男.開腹和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術治療中低位直腸癌的療效對比[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1):58-60.
[3]劉剛澎瑛,孫維佳,等.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臨床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9):935-938.
[4]官申,楊春康.腹腔鏡輔助Miles術治療低位直腸癌圍手術期療效的臨床研究[J].微創醫學,2012,7(1):16-19.
[5]王志度,蔡觀福,林鋒.腹腔鏡中晚期結腸癌根治術的技術特點及短期療效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2,25(13):2108-2109.
[6]鄭民華,胡艷艷,陸愛國,等.腹腔鏡與開腹直腸全系膜切除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4,2(3):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