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文
人們談到抽筋時,第一反應就是缺鈣了,得補鈣,但并非所有抽筋都是缺鈣引起,人們常吃的藥物也可能引起抽筋。
精神及神經系統藥物 主要包括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和抗癲癇藥物等。這些藥物引起的抽搐多發生在用藥早期,在突然改變劑量或驟然停藥時也易發生,大劑量時易引起抽搐。
抗生素類 包括青霉素類抗生素及抗結核治療所用的異煙肼等。
臨床中部分常用藥 老年人、腎功能不全、有腦膜炎和癲癇病史的患者在使用青霉素類抗生素時更易發生抽搐。臨床中使用廣泛的碳青霉烯類和喹諾酮類也易引起抽搐,治療結核的異煙肼也會誘發抽搐。
其他藥物 包括人們耳熟能詳的利尿劑、治療骨質疏松藥以及他汀類降脂藥等。利尿劑在促進排尿、減少血容量的同時,能導致電解質紊亂,造成抽搐。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抑制骨破壞,可造成低鈣血癥,誘發抽搐。隨著對他汀藥物研究的不斷深入,他汀類藥物的肌毒性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其中就包括抽搐。
當患者在服用以上藥物后出現抽筋時,應咨詢醫生是否為藥物副作用,必要的時候進行用藥調整。
(摘自《健康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