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瀅
懷孕是個復雜的生理過程,影響受孕的因素很多。隨著醫學發展,免疫學原因導致的不孕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重視。
免疫學原因導致的不孕稱為免疫性不孕,其發病機制尚不確切,在對不孕患者進行免疫學檢查時發現,其免疫性抗體水平顯著高于健康人群。對這些抗體進行深入研究后發現,與不孕相關性較大的主要有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和抗卵巢抗體等。相關性最大的為抗精子抗體,引起的不孕在免疫性不孕中占60%左右。
抗精子抗體 外來物進入人體后,機體會對其產生免疫反應。對女性而言,精子就是具有抗原性的外來物,但在正常情況下,女性生殖道具備屏障作用,精子抗原不會與其免疫系統直接接觸,也就不會產生抗精子抗體。但女性生殖道在外傷、感染、理化等因素影響下,生理屏障遭受破壞,精子與其免疫細胞就可產生直接接觸,從而產生抗精子抗體。抗精子抗體可降低精子活動度,影響精子運動和精卵融合,甚至可導致胚胎直接死亡。
抗子宮內膜抗體 抗子宮內膜抗體是針對子宮內膜的抗體,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較為常見。自身組織一般不會成為抗原,但當女性免疫系統發生異常,如發生感染、免疫性疾病等情況時,就會產生一系列免疫病理過程。部分女性如生殖道遭遇感染、經血倒流或藥物作用等,也可使組織細胞中的蛋白質發生質變成為自身抗原,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抗子宮內膜抗體可引起子宮內膜免疫性損傷,使其發育不良,分泌功能發生障礙,影響受精卵著床和胚胎早期發育。
抗卵巢抗體 抗卵巢抗體是一種位于卵巢細胞內的自身抗體。當機體發生感染或各種原因的創傷時,大量的卵巢抗原就會刺激機體產生抗卵巢抗體。該抗體的持續存在或大量增加可導致卵巢受損,影響女性激素分泌,導致卵泡發育、成熟及排出障礙。
免疫性不孕在不孕患者中的比例高達40%。已婚女性在未避孕情況下超過1年未孕或曾有妊娠后有2年以上正常性生活,無避孕措施而不孕,B超顯示有正常排卵者,建議進行免疫學檢查。免疫抗體有任一種陽性者,應考慮為免疫性不孕。
免疫性不孕的治療方法包括隔絕療法、藥物治療和輔助生殖技術三種。
隔絕療法者建議使用避孕套6個月以上,使女性體內原有抗體減少或消失,同時避免精子抗原再次接觸女性生殖道產生新抗體。藥物治療包括抗菌藥物治療和免疫抑制劑治療。抗菌藥物主要用于治療感染引起的免疫性不育,免疫抑制劑主要應用潑尼松等皮質類固醇,療程同樣為六個月。對不明原因引起的不孕,高度懷疑免疫原因且上述治療無效者,建議采用合適的輔助生殖技術,如宮腔內人工授精助孕等。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細胞免疫療法得以推進,該療法通過采集配偶血液,經一系列免疫學處理后,制成疫苗注射于女性體內,其療效相對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