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本歆
如今,在各地醫院門診就診的患者中,腰痛患者越來越多,而且很多都是年輕人。因此,人們如何保護腰椎,已成為當務之急。
引起腰痛癥狀的疾病有很多,程度較輕時,可以在家快速自檢,初步判斷。
按壓痛點疼,可能是肌肉、筋膜炎 如果感覺腰痛比較表淺,自己能夠按壓到,施加壓力后疼痛更加明顯,這可能是肌肉、筋膜、韌帶的炎癥。此時應注意休息,放松肌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局部熱敷或貼膏藥治療。如果1~2周未見好轉,可去醫院就診檢查。
伸屈活動受限,可能是小關節紊亂 如果在體表輕壓沒有明確痛點,但是腰部伸屈旋轉活動受限,這有可能是腰椎間盤退變或小關節功能紊亂引起的。程度嚴重者可以拍X片或做核磁共振。小關節錯位在早期可以試行手法復位,但如果超過1天,一般就不要大力推拿了,否則可能加重損傷。
腰痛伴隨下肢放射痛,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癥 所謂“放射”,是指沿著腰骶部一直向下方至大腿、小腿或足部的一條區域的“串痛”和麻木。這一情況可能是腰骶神經受累了,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嚴重者出現腿腳力量減弱,行走不便,就需要及時就診,檢查壓迫原因和受損程度。
安靜休息也有明顯腰痛,注意腰椎病變 如果躺著放松的時候或夜間睡著時,仍然有嚴重疼痛,甚至會半夜疼醒,而局部壓痛可能不明顯,尤其是有各類腫瘤病史的患者,最好去醫院排除腰椎病變的可能。
以前,只有從事重體力勞動者容易出現腰痛,但隨著現在生活快節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腦力勞動者和青少年也在遭受這一問題困擾。
重體力勞動者 由于彎腰較多或經常搬運重物,腰椎負荷過大的體力勞動者依舊是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人群。
伏案工作者 比較各種姿態,坐姿加上駝背其實是對腰椎間盤后緣壓力最大的,時間長了,可能導致腰椎間盤退變。
體重過大者 脊柱是承擔人體重量和穩定性的結構,其中頸椎和腰椎又是在此基礎上,承載較大活動范圍的器官。如果體重過大,脊柱出現疲勞、早衰的風險就要高一些。另外,準媽媽們體重快速增加,加之孕產期韌帶松弛,也是腰痛高發人群。
長期不鍛煉者 不適當的鍛煉會損傷人體運動結構,但長期缺乏鍛煉也是腰痛的高危因素。這是因為,強健的肌肉是保護骨骼、關節、韌帶的最重要結構,肌肉分擔了壓力和穩定的工作,腰椎才能輕松一些。
腰痛的治療手段很多,所謂“階梯治療”,指的是在疾病不同發展階段,采用有針對性的方式,用最小的影響換取最大的治療效果,既不放任拖延出嚴重問題,也不要過于積極地采取手術來解決。只要去專業醫院及時就診,醫生會給你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初發輕癥、持續時間短者 注意休息,放松肌肉,局部保暖,必要時需要嚴格臥床。適當給予口服或外用消炎止痛藥物治療,結合康復理療,如超短波、中頻電等。流行病學統計,約80%年輕患者的腰椎間盤突出癥,通過保守治療可以緩解甚至治愈。
癥狀較重、反復發作者 如果腰腿痛反復發作,尤其是下肢放射痛、麻木比較明顯,甚至出現下肢無力,最常見的原因是腰骶神經根被突出的椎間盤壓迫了。這類患者經過上述保守治療3~6個月無效,則需要到醫院治療。對于部分腰椎間盤突出和局限性椎管狹窄的患者,可以采取微創治療,即用椎間盤激光或射頻,在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這類手術采用精確打擊,通過幾毫米的經皮通道去除病灶,無須全身麻醉,創傷小、出血少、不破壞腰椎穩定結構,具有一定的優勢。
癥狀嚴重、難以緩解者 如果患者腰椎間盤突出嚴重或伴有鈣化、椎管狹窄嚴重、腰椎滑脫、退變性側彎,通常需要采用手術減壓固定融合。目前,開展的通道下微創融合手術,結合了傳統手術的治療效果和微創技術的優勢,能夠保護肌肉-韌帶復合體,從而達到快速康復。
腰椎急癥、急診手術者 腰椎疾病的患者,如出現持續屁股麻木、腳抬不起來、大小便失控等癥狀,則需要高度警惕一種腰椎急癥——馬尾綜合征。此時要盡快就診,一旦確診,要早期手術減壓,如延誤可能導致神經功能損傷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