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軍 安建強
摘 要: 高校后勤部門通過提供一流的后勤服務保障為“雙一流”建設保駕護航,同時不可忽視后勤工作自有強大的育人功能。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部門必須重新審視后勤工作的育人職責和育人功能,通過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環境育人等環節充分展現和發揮育人功能,推進“雙一流”建設中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貫徹落實,實現高校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 “雙一流” 高校勤育人工作 工作現狀 育人功能
2017年1月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規定:“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堅持立德樹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當前,我國高校已經站在“雙一流”建設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推進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實現高等教育強國目標的偉大征程中,立德樹人是高校“雙一流”建設征程中的根本任務。
作為高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后勤部門不再只是單純提供傳統的后勤服務和物質保障工作,更要作為高校立德育人的主要路徑參與立德樹人建設工作,承擔起不可或缺的育人職責。在開展后勤育人工作過程中,必須深刻認識后勤育人工作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當前后勤育人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在“雙一流”建設目標的指引下,充分展現和發揮后勤在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環境育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一、我國高校后勤育人工作現狀
立德樹人是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根本目標,高校后勤作為高校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服務外,還必須發揮后勤部門特殊的育人陣地功能。在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大潮的引領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讓高校后勤更能夠適應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所應具有的符合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后勤物質保障。但在改革過程中同時出現過于重視追求改革要求的經濟效益,忽視改革應有的社會效益,隱藏高校后勤應有的育人職責和強大的育人功能,后勤育人工作滯后。
(一)后勤育人責任和育人意識有些淡薄。
新時代,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世界一流大學,要求高校在推進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更加重視后勤育人職責和育人功能。長久以來,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師生學習生活提供優質的后勤物質服務保障成為后勤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標,卻成為傳統后勤工作者的唯一工作目標,忽視后勤部門應該承擔的育人責任。后勤職工總認為其所從事的工作繁雜瑣碎,不受重視,默默無聞,與高校育人工作毫無關系。這種工作理念直接導致后勤部門與高校發展中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脫節,難以有效實現高校全方位的育人目標。
(二)后勤育人隊伍建設稍有滯后。
在高校,不論何種育人工作途徑和工作形式都需要通過人來實現完成。后勤部門在高校發展中不僅為教學科研和師生學習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質服務保障,而且擔負著育人職責。通過提供專業的物質服務保障過程中,踐行積極、熱情、主動、高效的服務理念,向師生傳遞著吃苦耐勞、默默奉獻、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對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發揮著良好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當前,深受以往后勤工作理念的影響和指引,后勤部門忽視育人工職責和育人功能,淡化后勤管理隊伍和后勤育人隊伍建設。后勤服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文化學歷水平不高,專業技術能力不強,再加上長期存在的身份壁壘問題、人員年齡老化現象嚴重,后勤職工入職門檻低,帶來人員流動性大,育人工作隊伍不穩定現象突出。此外,由于缺乏規范的后勤育人工作培訓管理造成現有的后勤管理服務隊伍在后勤育人工作中難以具備專業育人知識和育人技巧,現有的后勤管理隊伍和后勤一線職工根本無力承擔后勤育人職責,難以有效實現后勤育人功能。
(三)后勤育人路徑有些缺失。
高校傳統的育人方式和路徑存在一些客觀的缺陷和局限性,通過后勤工作大道育人目的可以作為新型的育人路徑對高校育人工作進行很好的填充和彌補。但長期以來后勤育人工作觀念和責任意識的淡薄,直接導致當前高校后勤育人工作滯后不前。后勤工作者在積極主動拓展育人路徑、創新育人方式等方面,仍有不到位的情況。后勤參與育人的形式過于簡單不具針對性,例如后勤部門通過向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的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后勤服務工作,但提供的崗位往往不具針對性,難以達到對學生的實踐鍛煉效果。
二、多渠道,全方位實現后勤工作育人功能
后勤部門是學校職能部門的重要組成部分,后勤工作的正常開展與否影響高校教學科研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與此同時,高校后勤部門在做好后勤物質保障的同時也擔負著重要的育人工作職責,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高校后勤服務于教育事業這一本質特征,決定其最終的歸宿點是育人。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7年2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高校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原則。明確要求在新時期高校要將正確的社會主義思想價值導向教育貫穿月高等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實現全過程引領教育。努力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高校通過后勤工作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達到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目的。因此,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高校后勤部門必須轉變后勤單一傳統的服務理念,在實現后勤服務物質保障工作基本功能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賦予后勤部門育人職責,在提供基本的后勤服務過程中納入育人環節,全方位地實現后勤育人功能。
(一)確立主動服務意識,實現服務育人功能。
長期以來,傳統的行政化后勤服務思想阻礙后勤服務育人功能的實現。后勤職工特別是一線員工大多認為學生教育工作與自身承擔的后勤服務工作沒有多少關系,因此在工作中注重被動地提供后勤物質保障服務。實現高校后勤育人功能要求加強后勤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使得后勤職工從思想上轉變工作理念,樹立正確的工作價值觀,改進工作作風,更新服務觀念,強化服務意識,真正讓后勤職工充分認識到在后勤服務工作中完全可以發揮對學生的教育感化作用。
此外,要重視加強高素質的后勤育人隊伍建設,努力通過提高后勤管理人員的文化專業水平和重視引進專業技術能手等途徑提高后勤隊伍的綜合素質;注重加強對后勤職工在育人知識方面的教育培訓,促使后勤職工提升主動的后勤服務意識,創新育人工作方式,以熱情的服務、規范的操作感染學生,寓教育于優質高效服務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樂于助人、責任擔當、甘于奉獻的良好品質,充分實現后勤工作的服務育人功能。
(二)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實現管理育人功能。
注重后勤育人工作的時代性要求,充分認識到科學規范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會對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塑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產生積極作用。實現后勤管理育人功能首先要求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規章制度,在具體管理工作中嚴格遵守規章制度,按章辦事,使得學生在接受后勤管理中達到嚴格管理、遵章守紀的教育目的。
其次,要充分調動學生受教于后勤育人工作的積極性,通過創新育人方式,積極吸引學生參與后勤服務工作,抓好實踐育人環節,通過設立節能環保學生社團和提供后勤勤工助學崗位等途徑讓學生親身參與后勤工作的服務管理環節,在為師生提供后勤管理服務的工作實踐中深刻體會后勤工作的艱辛從而實現強化自身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的實踐教育目標。
(三)提升校園環境建設,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實現環境育人和文化育人功能。
大學生正處于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習形成期,通過包含后勤育人工作等多種途徑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確立。通過后勤工作展現高雅優美的校園自然人文風光;通過擁有深厚底蘊的校園文化環境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從而達到在欣賞校園自然人文景觀中實現提升學生的審美觀的育人功能。
為此,高校后勤職能部門要通過科學規劃校園的自然綠化、人文美化建設,為學校師生打造高雅優美的校園環境和輕松舒適的學習生活場所。深遠強大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淀是一流大學的重要體現。高校后勤在校園環境建設中需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通過修繕保護歷史文化建筑,鑄立校訓墻,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名言警句等途徑增強校園文化氣息,實現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的文化育人功能
新時代,高校后勤工作要以“雙一流”建設工作目標為指引,繼續深化后勤社會化改革,充分認識和深刻增強后勤育人工作責任意識,開拓創新育人工作方式,充分發揮后勤育人工作的特有功能,為我國高校實現全方位育人要求和立德樹人的“雙一流”建設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姜巖,孫仁帥.“三育人”視角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6(24):43-44.
[2]吳宗龍.高校后勤管理所承擔的教育功能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1):59-60.
[3]黎玖高,皮光純.高校后勤服務育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J].高校后勤研究,2017(1):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