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玲
摘 要: 大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極大地影響英語學習效果。本文基于其學習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實踐及討論,提出一套適合英語學習能力不足者的能力提升策略。該策略結合線上及線下培訓,可有針對性、有步驟地解決大學生學習能力不足的問題。
關鍵詞: 英語學習能力 線上及線下培訓 能力提升
隨著外語教學模式改革的發展,大學英語教學由“教師講授為主”轉化為“學生中心學習”模式,這對大學英語學習者的英語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基于對二本院校英語學習者的學習能力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缺乏對有助于提升學習能力的策略的了解。了解并熟練運用學習能力提升策略,能極大地增強語言學習效果。
一、學習能力和學習策略的關系
(一)學習能力
廣義的學習能力被稱之為“學習力”,指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學習的動力、毅力、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習力是學習的根基。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學習動力。即自覺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包括學習需要、情感和興趣。
2.學習毅力。即學習意志,指自發確定學習目標堅持實現既定目標的程度。旨在保持學習行為,在學習力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
3.狹義的學習能力,指接受新知識、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識和信息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智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相對于學習而言,它是基礎性智力,是產生學習力的基礎因素。
(二)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學習和使用英語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及指導這些行動和步驟的信念。文秋芳(1996)認為學習策略是為有效學習采取的措施。該定義強調了兩點:首先,使用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習效率;其次,策略的實質是學習者的行動而不是想法,該行動可以是外部活動,也可以是內部活動。
根據OMalley & Chamot語言學習策略只要分為三個大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用于評價、管理、監控認知策略的使用;認知策略用于學習語言的活動之中;社會/情感策略只是為學習者提供更多接觸語言的機會。這三類策略之中元認知策略略高于其他兩類策略。Oxford根據策略與語言材料的關系將策略分為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兩大類。所謂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與所學語言有直接聯系,所謂間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與所學語言沒有直接聯系。Oxford提出的兩大類與OMalley和Chamot的三大類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她提出的直接策略與OMalley和Chamot提出的認知策略基本相同;她的間接策略則包括了OMalley和Chamot提出的元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不同的是,Oxford認為兩類策略之間沒有層級關系,它們都在同一平面上運作;而OMalley和Chamot主張元認知策略高于其他策略(顧世明,趙玉峰,2015)。
(三)學習能力和學習策略的關系
國內學者對策略培訓有效性的研究成果來看,研究結果大都比較一致,表明策略培訓對提高學習者的策略使用水平有一定效果,尤其對中等水平或中等偏下水平的學生幫助更加明顯。而對于成績中等或者以上的學生而言,學習策略培訓并無明顯顯著性差異,究其原因,有學者認為學習者在學習母語時已經獲得了一套策略,只要他們的二語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那些策略就會自動遷移。
二、語言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的初步系統化構建
基于以上調研,我們把策略培養的重心放在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和情感策略方面,主要以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語言學習能力培養:
(一)課堂培訓
1.以學習技能課程的形式進行認知策略培訓。
2.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元認知策略培訓。
(二)在線培訓
1.以在線交流和討論的方式解答認知策略使用中出現的問題。
2.引入外源,如“學習方法及策略提升”視頻等,供學生自主學習以提高策略使用能力。
(三)小組實踐
1.以小組活動的方式實踐交際策略。
2.以成果展示的方式提升策略使用水平。
(四)策略反饋
1.以引述成功策略的方式強化學生的情感策略。
2.以策略總結和反饋的模式推廣和強化各種學習策略。
三、策略實施步驟
(一)確定培訓策略目標,確認本次要培養的是情感策略、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或者交際策略。
(二)準備材料并設計活動,詞匯記憶策略需要準備詞匯材料。
(三)具體策略講解與示范,教師展示詞匯記憶中可能用到的詞根詞綴法、諧音法、情景記憶法等。
(四)練習、評估并矯正選擇的策略。教師引導學生練習使用策略并對策略使用中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反饋。此部分主要在課下通過在線形式完成。
(五)策略使用的推廣和總結。教師定期對學生策略使用情況進行反饋,使學生得以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達到最優水平。
在策略培訓過程中,我們把教師的角色定義為策略使用短板的診斷者、策略培訓者、策略使用結果的反饋者和策略總結和推廣者。
四、策略實施要點
(一)深刻把握學習能力的內涵
通過解析學習能力的內涵,我們了解到學習能力可以通過后天改善,并且與學習策略是正相關的,因而確定了本項目研究的探究內容和研究目的,即以學習策略提升為抓手,構建語言學習能力培養新模式。
(二)深入了解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情況
根據Oxford(1990)對學習策略的劃分,我們于2017年—2018年秋季學期對432名大學外語學習者的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記憶策略、補償策略、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得出了如下結論:
1.大學英語學習者策略認識和使用水平與學習能力成正比。
2.女性學習者對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的了解和使用平均頻率優于男性。大一新生對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優于其他年級學生。大一新生基于高三的學習慣性,對語言認知策略及記憶策略的使用頻度較高。
3.人文學科學習者對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的了解和使用稍優于理工科。商學院、國際學院等人文學社科類學院學生學習策略使用頻度較高,
(三)元認知策略及交際/情感策略使用頻度最低,認知策略居中,記憶策略和補償策略使用頻度較高。
(四)構建了大學外語學習者語言學習能力提升教學模式,并將其運用到實踐之中。
1.重構了教師在基于學習策略提升的學習能力培養模式中的作用,即策略診斷者、策略培訓者、策略使用結果的反饋者、策略總結和推廣者。
2.規范和完善了策略培訓流程,明確了培訓各個步驟的主導因素。
3.總結了語言學習各個模塊的學習策略提升具體操作。
五、結語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策略指導,我們發現:學生對學習策略的輔導非常感興趣;大多數學生愿意在學習中嘗試學習策略,即使是重修或基礎不好的學生;學生對于學習計劃的執行力度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弱,需要老師間歇性提醒和監督;學生樂于提出并交流學習策略使用時存在的問題,并且學期初提問和交流的頻率明顯高于學期中后部,這可以理解為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策略實踐,慢慢上手后問題減少了。
參考文獻:
[1]文秋芳.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變化的趨勢及其特點[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04):43-46.
[2]顧世明,趙玉峰.語言學習策略研究回顧與思考——國外研究視角[J].外語電化教學,2015(05):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