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澤慧
摘要:漢語言文學作為我國五千年歷史長河的文化結晶,是中華名族文明發展的基礎。現如今伴隨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網絡語言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本文簡要概述了網絡語言的內涵特征,著重探究了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與意義,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提供一個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發展;影響
引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在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我國正處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網絡語言作為信息時代下的產物,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逐漸形成為一種網民通用的新型語言,并且已經蔓延到了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網絡語言相比,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語言文學在這飛速發展的互聯網信息時代將何去何從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探討網絡語言將如何影響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網絡語言概述
網絡語言是指有別于傳統媒介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運用于網絡的語言。網絡語言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有數字型,如“88”表示拜拜;有字母型,如“BF”表示男朋友;有同音型,如“圍脖”表示微博,還有符號型、諧音型、組合型、新造型等等。網絡語言憑借它言簡意賅、傳播更新速度快等特點成為了人們生活交流的一個重要工具。
二、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1 打破約束、解放思想
網絡語言通過縮略、符號、借用外來詞匯等形式多樣的手段創造新的詞句。
因為網絡語言靈活多變,沒有固定拘謹的格式,人們通過網絡語言交流時無需考慮常規語法規則的限制,可以自由發揮盡情表達自己的情感,實現了語言使用者思想的解放。
1.2 充滿活力,注入力量
漢語言文學在如今這個網絡時代想要進一步的發展首先必須要融入這個時代,具有強大創造力和生命力的網絡語言是這個網絡時代的寵兒,它能夠給漢語言文學輸入新鮮的血液助其不斷發展,例如網絡文學就是漢語言文學借助網絡平臺發展出的一個新的支脈,深受讀者的喜愛。
1.3 生動形象,趣味十足
網絡語言本身是網民自身生活體驗與情感感受結合得到的產物,比如之前流行的網絡語言“藍瘦香菇”,其實就是網友心情失落的情感體現。由此可見,網絡語言本身具備生動的形象。很多青少年在學習漢語言文學時,由于自身文學基礎比較薄弱,學習難度較大,久而久之就會開始排斥語言文學的學習。通過應用網絡語言,可活躍課堂氛圍,激發青少年的學習興趣,以此實現傳統文學的傳承與發揚。
1.4 關注熱點,反映民生
網絡語言的取材多來自社會熱點,是對社會現象的一種及時反映,例如之前引起人們熱議的“我爸是李剛”這句話,人們不僅僅關注這一事件本身,更關注事件背后的社會現象與矛盾。由于網絡語言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彌補了漢語言文學揭露社會問題時效性不足等弊端。
2.消極影響
2.1 含有低俗成分,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
網絡因其虛擬的特征成為了眾多網友無所顧忌暢所欲言的場所,然而由于監管力度的有限,很多低俗不健康的網絡用語也出現在了網絡中,嚴重污染了整個網絡環境,影響人們正常交流的同時,更對很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網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2.2 易造成歧意,歪曲句意
網絡語言為追求新奇和方便,在很方面都沒有遵循漢語言規范。部分網絡語言甚至刻意使用錯別字來對語意進行曲解,讓不明真相的普通人產生誤解。這也對正常的教學帶來的困難與挑戰,青少年大量接觸這些新鮮的網絡語言會對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理解應用能力帶來負面的影響。
2.3 影響漢語形象,不利于傳播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增強,各國學者對漢語言文學的關注度也不斷增加,甚至很多外國人會不遠萬里到中國學習漢語言文學。在漢語言文學推廣過程中,若無法合理、規范使用網絡語言,將會降低漢語言文學的魅力,使漢語言文學在國際上的地位降低,嚴重阻礙漢語言文學的全球傳播。
三、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意義
1.推動漢語言文學發展國際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漢語言文學的影響力也不斷提高。孔子學院遍布世界各地,這無疑為漢語言文學的推廣與發展起到了助力作用。漢語言文學的傳播能夠在國際舞臺上展現我國民族特色文化,逐步規范網絡語言的影響范圍,促使漢語言文化朝著國際化方向發展。
2.推動漢語言文學產業化發展
網絡語言不僅會為漢語言文學帶來機遇,也會帶來危機。這就意味著,必須要為我國漢語言文學找到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建設合理的發展目標,促使其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借助網絡技術與網絡平臺,能夠保障漢語言文學在現代產業化方向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四、結論
新時期網絡語言能不斷地為漢語言文學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漢語言文學產業化、國際化發展。只有正確看待網絡語言,并合理應用,才可降低其對漢語言的負面影響,促使漢語文學得到更好的發展,是現階段首需解決的問題。這就意味著相關部門應當出臺相關規定,合理使用網絡語言,促使其與漢語文學相輔相成,不斷創新,更好的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吳姿嫻.芻議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漢字文化,2018,10 (15):66-67.
[2]張東.淺談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OL].北方文學(下旬),2017,10 (05):235-237.
[3]劉霞.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培養模式芻議[J].中國培訓,2016,07 (14):19-20.
[4]原昊,李楓.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下的模塊實訓模式芻議——以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22 (10):34-36.
[5]張春娥.芻議應用性教學在漢語言文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7 (20):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