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婧
【摘 要】 本文選取該院去年一年時間內老年消化內科病例進行研究,通過正常護理和安全護理對比試驗的方式,對老年消化內科患者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詳細分析,從而找出提高護理效果,降低隱患發生的措施,為老年消化內科護理水平的完善奠定基礎。
【關鍵詞】 消化內科護理;安全隱患;老年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135-01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信息資料 選取該院去年一年內接收的120例消化內科老年患者,并通過隨機平均劃分的方式,將其分成兩個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在這兩組中,男性患者人數在72例,女性患者人數在48例左右,且這兩組的平均年齡均在70歲左右。
1.2 方法 對照組中的患者采用的是常規的護理方式,觀察組內的患者采用的是與安全護理相關的一些措施,并且在這兩組中,都配備的固定、專業的護理人員,同時保證這兩組護理人員之間的獨立性。另外在護理工作中,對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了合理的預測和評估,并根據護理結束的后結果的分析,找出這兩組護理方式中存在的優缺點。
1.3 統計學方法 該研究過程中,全程采用SPSS18.0專用軟件完成分析,且按照統計學的具體操作標準完成結果的計算。
2 結果
在試驗結束后,通過對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病情穩定性、配合程度等多方面進行觀察和記錄,可以看出,觀察組的整體滿意度在90%以上,而對照組的整體滿意度則在50%左右,觀察組明顯的高于對照組。
3 討論
通過對該院120例消化內科老年患者實行臨床護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多數患者都已恢復健康并出院。通過這次的臨床研究,充分掌握了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有針對性的制定出解決措施,其具體內容如下。
3.1 臨床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及其成因 首先,患者自身因素。身體因素主要表現在患者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上。護理人員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積極的同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而逐漸的了解患者的想法,同時觀察其身體的變化,有效的降低護理過程中不安全因素的發生概率。
其次,技術方面因素。消化內科中其疾病的種類比較繁雜,再加上老年患者自身體質的減弱,在對其實行護理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素養進行嚴格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對老年患者的情況予以實時的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解決。
最后,其他方面因素。老齡化的日益嚴重,患有消化內科疾病的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加,加之該類疾病的護理時間較長,使得消化內科的治療壓力不斷的增加,導致醫療資源供應緩慢,最終影響患者治療的效果,增加了患者的危險性。
3.2 提升護理效果,降低不安全因素產生的具體措施 1)對護理人員開展有效的心理疏導工作。醫院需要對護理人員開展定期的心理疏導工作,主動關心護理人員的狀況,緩解護理人員自身的壓力。加之,在必要時還可以采用一定的心理干預,以此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
2)建立完善的糾紛解決機制。醫院部門應安排專業的人員對護理工作的內容及其流程向家屬進行詳細的講解,打消患者及家屬的疑慮。同時還應加強護理知識的宣傳力度,讓患者在了解自身疾病的前提下,熟悉護理工作的重點,增強治療的配合力度,從而減輕護理人員的壓力。
4 結語
老年消化內科患者護理工作的開展,既需要護理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還要求護理人員結合實際的情況,不斷的完善護理的水平,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多服務,避免危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何艷燕.老年消化內科患者護理中的安全隱患與對策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