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哈爾濱 150090)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寫新聞與寫文章是一個道理,最難寫的是第一句話,第一句話寫好了,文章才能條理順暢、脈絡清晰,對于電視新聞來說,第一句話就是新聞的導語。導語是新聞的開頭部分,如何構思和提煉導語,以簡潔的文字表達最重要、最具時效、最有看點的新聞事實,是新聞創作的關鍵一步和重要環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好頭,一半文”。對于記者來說,一般通過導語來“定基調”,以確定一條新聞想要表達的核心內容;對于觀眾來說,往往通過導語的優劣,來判斷是否愿意繼續收看這條新聞的全部內容。下面結合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有關新聞報道的導語創作內容,與讀者探討一下電視新聞導語的寫作技巧。
開門見山式的新聞導語,是最常用的導語表現形式,很多重大新聞事件,開篇不用任何鋪墊,直接陳述事件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把最重要的信息第一時間傳遞給受眾,滿足受眾渴望獲得重要信息的需要。
如:今天,中國足球乙級聯賽決賽在哈爾濱舉行,黑龍江火山鳴泉戰勝梅縣鐵漢生態,獲得2017賽季中乙聯賽冠軍。(2017年11月5日《新聞聯播》播發消息《黑龍江火山鳴泉獲得2017賽季中乙聯賽冠軍》)
開門見山式導語,常用于題材較為嚴肅、事件較為重大、影響較為深遠的新聞消息,以反映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重大情況,在寫作手法上突出時效性、寫實性。
如:當地時間4月1號凌晨,哥倫比亞發生泥石流,超過二百人遇難。(2017年4月2日《新聞夜航》播發消息《哥倫比亞泥石流 二百余人遇難》)
設置懸念式導語,是設置類似小說的引子,像相聲作品《扔靴子》里描述的,先扔出一只靴子作為“誘餌”,設置懸念,吊足胃口,吸引受眾的好奇心,讓受眾期待趕緊扔出第二只“靴子”,一步一步引導受眾持續關注。
如:前兩天在哈爾濱一條主干路上出現了這樣驚險的一幕,三輛汽車逆向行駛在主干路上,其中還有一輛警車,情況如此緊張到底是為了什么呢?(2017年5月2日《新聞夜航》播發消息《交警引路 為生命護航》)
設置懸念式新聞開頭,常把新聞中不合常理的地方,講一半,留一半,設置成懸念,順著受眾的好奇點,勾著觀眾繼續收看接下來的內容。
如:最近這幾天,很多《新聞在線》節目的熱心觀眾,都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們說在哈爾濱市的一些街道上,一到晚上,就會有大量濃煙從地面上冒出。地面上能冒出濃煙,這到底是咋回事?(2017年8月9日《新聞在線》播發消息《傍晚地面冒濃煙 坑苦行人和食客》)
我們常說“戲劇來源于生活”,而生活有時候也像是一場戲劇。在現實生活中,會有一些新聞事件,和大家熟悉的藝術作品暗合。在這類新聞的創作中,可以巧妙地借用典故,用受眾熟知的故事情節開頭,吸引受眾的關注度。
如:在水滸傳里有個叫十里坡的地方,雖然地方不大,卻經常會在不經意之間讓過路客商不省人事,任人擺布,原因就是這里的店主孫二娘在酒里下了蒙汗藥。原本這只是文學作品中出現的情景,然而,前幾天,類似的情景卻出現在集賢縣一位居民身上。(2017年8月8日《新聞在線》播發消息《集賢:約會過后昏迷萬元物品被盜》)
新聞的開篇利用藝術作品作為鋪墊,可以借用人們熟悉的典故,有效地激發受眾對于新聞事件的興趣。借用典故式導語在藝術作品的選擇范疇很廣泛,像經典小說、影視劇作品、詩詞警句等內容,都可以運用在這類導語中。
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 《靜夜思》大家都很熟悉,其中有這么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家住哈爾濱平明街6號的一些居民說了,如果大詩人到他們家做客,可能這兩句詩就得改改了——應該叫“舉頭本想望明月,誰料發現不速客”?。?017年5月6日《新聞夜航》播發消息《房頂來個不速之客 一待就是三年多》)
對比轉折式導語,是在新聞開頭先描述事物的正常狀態,然后再描述與正常狀態相反或構成對比的情況,形成一種前后的對比,相反情況的轉折,從而凸顯新聞中發現的問題。
如: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如果鄰里之間相處融洽,那生活也一定更加幸福。最近哈爾濱市民吳爽卻因為鄰居的一個舉動,整天關著窗戶不敢開。(2017年6月25日《新聞夜航》播發消息《擾民煙囪仍然使用 環保局將嚴肅處理》)
前后相反的對比和轉折,會讓受眾急于關注轉折之后新聞事件的進展,繼而關注新聞的整體內容。對比轉折式導語,特點是欲揚先抑,可以進行好與壞、急與緩的對比,可以實現悲與喜、生與死的轉折等情況,使觀眾一開始就有種被強烈吸引的感覺。
如:過去辦理出入境業務需要通過領表、填表、排隊、照相等一系列流程,沒有兩三個小時肯定辦不完。如果我告訴您,現在辦理出入境業務,簡化到只憑一張身份證、直接去業務大廳就能辦理,您相信嗎?(2017年5月5日《新聞夜航》播發消息《自助辦理出入境手續超快超簡便》)
欲擒故縱式導語是挖掘新聞中 “吸睛”的關注點,構思巧妙,有效鋪墊,利用欲擒故縱的方式,在開頭拋開新聞中的“看點”,讓受眾不忍離開。
如:通常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警察,都是機警,睿智,與嫌疑人斗智斗勇的形象,可是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位民警,卻是說著說著就哭起來鼻子,這是因為什么呢?(2017年8月9日《新聞在線》播發消息《哈爾濱:梁彥波 一名民警的助學路》)
欲擒故縱式導語會先“縱”后“擒”,先用“放松”的手法營造基本環節,再用“收緊”的方式進行破題,一“放”一“收”,一“松”一“緊”,新聞中不得不看的“新聞點”,就在這一“縱”一“擒”中被激發出來了。
如:坐飛機,對于有些人來說可能是很平常的經歷,可是對于哈爾濱的大二女生孫妍來說,卻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的體驗。4月25號,孫妍在趕往機場的路上收到一條陌生的短信,就因為這條短信,她不僅沒坐成飛機,還拉下了一屁股債。(2017年5月8日《新聞夜航》播發消息《買了張機票 通知要“改簽”》)
除了以上幾種導語的創作方式,電視新聞還可以通過很多種形式進行開篇布局,這需要新聞工作者繼續積累和總結,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受眾喜聞樂見的開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