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哪些人需要交納環境保護稅?
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應當按規定繳納環境保護稅。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六十一號):“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環境保護稅。……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問:環境保護稅的申報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答: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納稅人按季申報繳納的,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納稅人按次申報繳納的,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六十一號):“第十八條 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
納稅人申報繳納時,應當向稅務機關報送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第十九條 納稅人按季申報繳納的,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納稅人按次申報繳納的,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
納稅人應當依法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對申報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承擔責任。
……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問:環境保護稅的申報地點是如何規定的?
答:納稅人應當向應稅污染物排放地的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納稅人跨區域排放應稅污染物,稅務機關對稅收征收管轄有爭議的,由爭議各方按照有利于征收管理的原則協商解決;不能協商一致的,報請共同的上級稅務機關決定。
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六十一號):“第十七條 納稅人應當向應稅污染物排放地的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
依據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93號):“第十七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十七條所稱應稅污染物排放地是指:
(一)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口所在地;
(二)應稅固體廢物產生地;
(三)應稅噪聲產生地。
第十八條 納稅人跨區域排放應稅污染物,稅務機關對稅收征收管轄有爭議的,由爭議各方按照有利于征收管理的原則協商解決;不能協商一致的,報請共同的上級稅務機關決定。
……
第二十六條 本條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問:哪些情形暫免征收環境保護稅?
答:1.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2.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3.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
4.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
5.國務院批準免稅的其他情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六十一號):“第十二條 下列情形,暫予免征環境保護稅:
(一)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二)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三)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
(四)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
(五)國務院批準免稅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五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問:股東個人獲得汽車等實物分配,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企業購買車輛并將車輛所有權辦到股東個人名下,其實質為企業對股東進行了紅利性質的實物分配,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考慮到該股東個人名下的車輛同時也為企業經營使用的實際情況,允許合理減除部分所得;減除的具體數額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車輛的實際使用情況合理確定。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為股東個人購買汽車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2005〕364 號):“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及有關規定,企業購買車輛并將車輛所有權辦到股東個人名下,其實質為企業對股東進行了紅利性質的實物分配,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考慮到該股東個人名下的車輛同時也為企業經營使用的實際情況,允許合理減除部分所得;減除的具體數額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車輛的實際使用情況合理確定。”
問:納稅人在辦理個人無償贈與或受贈不動產免征個人所得稅手續時應提交什么資料?
答:納稅人在辦理個人無償贈與或受贈不動產免征個人所得稅手續時,應報送《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登記表》、雙方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繼承或接受遺贈的,只須提供繼承人或接受遺贈人的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房屋所有權證原件及復印件。屬于以下四類情形之一的,還應分別提交相應證明資料:
(一)離婚分割財產的,應當提交:
1.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判決書或者人民法院調解書的原件及復印件;
2.離婚證原件及復印件。
(二)親屬之間無償贈與的,應當提交:
1.無償贈與配偶的,提交結婚證原件及復印件;
2.無償贈與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的,提交戶口簿或者出生證明或者人民法院判決書或者人民法院調解書或者其他部門(有資質的機構)出具的能夠證明雙方親屬關系的證明資料原件及復印件。
(三)無償贈與非親屬撫養或贍養關系人的,應當提交:
人民法院判決書或者人民法院調解書或者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撫養(贍養)關系證明或者其他部門(有資質的機構)出具的能夠證明雙方撫養(贍養)關系的證明資料原件及復印件。
(四)繼承或接受遺贈的,應當提交:
1.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2.有權繼承或接受遺贈的證明資料原件及復印件。
依據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簡化和規范個人無償贈與或受贈不動產免征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所需證明資料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5號):“第一條、納稅人在辦理個人無償贈與或受贈不動產免征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手續時,應報送《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登記表》、雙方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繼承或接受遺贈的,只須提供繼承人或接受遺贈人的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房屋所有權證原件及復印件。屬于以下四類情形之一的,還應分別提交相應證明資料:
(1)離婚分割財產的,應當提交:
①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判決書或者人民法院調解書的原件及復印件;
②離婚證原件及復印件。
(2)親屬之間無償贈與的,應當提交:
①無償贈與配偶的,提交結婚證原件及復印件;
②無償贈與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的,提交戶口簿或者出生證明或者人民法院判決書或者人民法院調解書或者其他部門(有資質的機構)出具的能夠證明雙方親屬關系的證明資料原件及復印件。
(3)無償贈與非親屬撫養或贍養關系人的,應當提交:
人民法院判決書或者人民法院調解書或者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撫養(贍養)關系證明或者其他部門(有資質的機構)出具的能夠證明雙方撫養(贍養)關系的證明資料原件及復印件。
(4)繼承或接受遺贈的,應當提交:
①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②經公證的能夠證明有權繼承或接受遺贈的證明資料原件及復印件。”
依據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土地價款扣除時間等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86號):“第六條、納稅人辦理無償贈與或受贈不動產免征增值稅的手續,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簡化和規范個人無償贈與或受贈不動產免征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所需證明資料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5號,以下稱《公告》)的規定執行。《公告》第一條第(四)項第2目‘經公證的能夠證明有權繼承或接受遺贈的證明資料原件及復印件’,修改為‘有權繼承或接受遺贈的證明資料原件及復印件’。”
問:小型微利企業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如何享受優惠?
答:小型微利企業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按以下規定享受減半征收:
(一)查賬征收企業。上一納稅年度為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分別按照以下規定處理:
1.按照實際利潤額預繳的,預繳時累計實際利潤不超過50萬元的,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2.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預繳時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二)定率征收企業。上一納稅年度為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預繳時累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的,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三)定額征收企業。根據減半征稅政策規定需要調減定額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按照程序調整,依照原辦法征收。
(四)上一納稅年度為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企業,預計本年度符合條件的,預繳時累計實際利潤或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的,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五)本年度新成立的企業,預計本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預繳時累計實際利潤或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的,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23號):“四、本年度企業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按照以下規定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一)查賬征收企業。上一納稅年度為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分別按照以下規定處理:
1.按照實際利潤額預繳的,預繳時累計實際利潤不超過50萬元的,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2.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預繳時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二)定率征收企業。上一納稅年度為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預繳時累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的,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三)定額征收企業。根據減半征稅政策規定需要調減定額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按照程序調整,依照原辦法征收。
(四)上一納稅年度為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企業,預計本年度符合條件的,預繳時累計實際利潤或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的,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五)本年度新成立的企業,預計本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預繳時累計實際利潤或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的,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五、企業預繳時享受了減半征稅政策,年度匯算清繳時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應當按照規定補繳稅款。”
問:對于未按規定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如何處理?
答: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繳納保障金的,按照《殘疾人就業條例》的規定,由保障金征收機關提交財政部門,由財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還應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滯納金。
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稅〔2015〕72 號):“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繳納保障金的,按照《殘疾人就業條例》的規定,由保障金征收機關提交財政部門,由財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還應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滯納金。滯納金按照保障金入庫預算級次繳入國庫。”
問:個體工商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扣除標準是多少?
答:個體工商戶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相關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不超過當年銷售 (營業)收入15%的部分,可以據實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依據:《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35號):“第二十九條、個體工商戶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相關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可以據實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問:已購公有住房補繳土地出讓金和其他費用,是否繳納契稅?
答:已購公有住房經補繳土地出讓金和其他出讓費用成為完全產權住房的,免征土地權屬轉移的契稅。
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關契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4〕134 號):“第三條、已購公有住房經補繳土地出讓金和其他出讓費用成為完全產權住房的,免征土地權屬轉移的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