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麗
(淮安開發控股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223005)
預算管理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預算管理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戰略,與國有企業的資金流向有著密切的關系,預算管理的內容是對國有企業中各個部門的工作的計劃,通過對資金的合理配置來加強對企業中的各個部門進行監督和管理。為了能夠讓國有企業平穩運行,加強了對國有企業內部各項經濟業務的監控和管理,增強了對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這非常有利于國有企業的發展。
國有企業預算管理是指國有企業通過一種比較系統的方法,對國有企業所擁有的財務、人力等所擁有的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分配,最終實現所設定的戰略目標。預算管理的基石是對工作計劃進行一個精細化的安排,國有企業可以通過預算來控制整個項目的進度,通過對全年的預算做出一個比較詳細地工作計劃,明確每一步要實施的步驟,對所持有的預算進行一個詳細地管理和安排,合理高效地安排國有企業所擁有的資金,這在很大程度上就要求國有企業能夠準確地把握住市場動態,確定好最終任務,這也是信息社會時代背景之下對財務管理的客觀要求。預算管理不僅側重于管理,更加強調的是國有企業戰略目標和業務流程的統一性,這是對國有企業的規劃進行有效管理的一種手段。
首先,對于國有企業來說,預算管理能夠有效地提高對戰略管理的能力,將對預算的執行過程與最終的戰略目標相統一,然后對預算進行一個監控和管理,來確保戰略目標能夠順利完成,同時也能夠進行一個短期的經濟預測,對戰略目標的設定和完成有很大的幫助;其次,預算管理能夠有效地對國有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一個有效地監控和考核,管理者通過在對預算進行編制的過程中了解各個部門的工作狀況,將預算與執行情況作出一個分析對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對工作人員工作的一種監控;最后,國有企業通過預算管理能夠高效地使用國有企業的資源,對現有的資源進行一個合理地分配,避免了資源的浪費,而且能夠有效地規避財務風險,通過預算管理能夠發現潛在的風險,在經濟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能夠避免風險的發生。
許多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嚴重缺乏對預算的管理意識,沒有充分意識到預算管理對于國有企業的日常運營的重要性。一旦管理人員缺乏對預算的管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會導致國有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不高,資源配置不均勻,國有企業的許多部門職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導致許多職位形同虛設,同時由于不同的部門任務不同,在進行日常業務經營的過程中只關注自身部門的利益,而往往沒有對企業的整體利益予以高度重視,同時錯誤認為預算管理的工作僅僅只是屬于財務部門的職責,與自身部門無關,這就會導致預算工作在進行編制和執行的過程中出現困難,財務部門對其他部門的財務數據掌握不夠準確和全面,這在很大程度上非常不利于提高預算管理編制的效率。
國有企業在對預算進行編制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對預算管理予以重視,編制預算的金額不夠準確,使得資金分配不合理,如果資金預算比較大,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如果預算金額比較小,就會無法滿足部門對于資金的需求,相關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導致資金分配不均衡。由于預算管理包括對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和考核四個過程,國有企業對于這四個過程沒有重視其管理,而僅是加重考核的力度,這會導致企業員工工作環境沒有形成系統化。同時預算管理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有著對未來經濟預測的職能,國有企業對未來經濟形勢和風險進行預測和估算的時候,沒有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天馬行空,這就會導致對于最終的戰略規劃無法執行。
由于當前是處于信息化社會,預算管理也在不斷更新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高科技對業務進行高效控制,隨著對預算越來越精細化,預算信息系統沒有跟上業務系統的先進化,這就會導致系統之間的聯系不夠密切,使得預算執行會出現困難,這在很大程度上非常不利于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對于預算編制之后的執行很多時候都不夠到位,不能夠保證計劃如期如質完成,預算執行力不夠強就會直接導致整個項目目標執行力不夠強,無法最終實現戰略目標。
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必須重視預算管理,充分認識到預算管理對于整個企業的重要性,不管是對于編制、執行和考核等環節都嚴格管理,制定出相關規章制度,讓預算管理能夠更加有序化。為了能夠加強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對于相關部門的設定,應該專門設立一個預算管理部門,在進行招聘相關財務人員的時候,要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性,能夠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戰略目標,對整個企業的預算資金進行一個合理的配置和管理。國有企業財務部門的預算管理不僅僅只是對現金的管理,而且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也包含在內,為了能夠更好地對來年的經濟進行一個準確的預測,必須要加強企業預算編制的任務,充分了解企業整體和各個部門局部的相關信息,只有信息掌握得更加全面和準確,才能夠保證預算編制的高效性,才能夠在對預算執行的過程中保證執行的效率。
為了能夠提高預算執行力的效率,國有企業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考核,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不斷完善自身的考評體系,增加考評的環節,比如可以分為初期、中期和最終考核,保證考核最終結果的公平和公正性。在執行預算過程中,國有企業應該對于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合理客觀的評價,認真努力負責的工作人員,不能夠出現尋租行為的出現,始終秉持著公平工作的原則,對于表現優秀者予以獎勵,對于有損企業利益,對企業利益受損的工作人員予以懲罰。不斷完善考評體系,一方面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保證預算執行的高效性,另一方面,考評體系的完善會使得財務部門的工作更加規范化,考評結果會讓其他工作人員更加信服,提高了考評結果的權威性。
一個企業或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離不開優秀的人才,只有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性,才能夠更好地保證預算編制和執行等環節的高效性,才能夠高效完成戰略目標。一方面,國有企業對于財務人員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對其行為進行規范和管理,對于財務人才的引進要予以重視,必須要提高財務人員進入的門檻,這是提高整個財務管理隊伍最為重要的步驟;另一方面,對于已經在職的財務人員,由于當前科技和信息更新速度非常之快,要定期地組織財務人員學習,緊跟時代地步伐,充分了解當前市場的變化和發展,學習先進的科技管理和運作技術,提高財務管理和執行的效率。只有提高了財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之后,才能夠更好地保證整個企業的安全運行與發展。與此同時,財務部門要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和聯系,以便于在獲取相關財務數據和信息的時候能夠更加及時和準確,這對于預算的編制是非常有利的,只有充分掌握了信息,對于企業的狀況有一個準確了解才能夠制定出合理準確可行性比較高的戰略目標,避免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障礙。
預算管理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隨著社會科技發展的迅速,信息和技術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國有企業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確定合理準確的戰略目標,就要保證制定出合理的預算編制。在對預算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如預算執行力不夠和管理人員對于預算管理的認識和重視不夠等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加強國有企業的預算管理,可以通過提高工作人員對于預算的執行力,不斷增強財務預算的管理水平,進而保證國有企業能夠安全有效地運行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