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陽,任建國,張 柯,賀 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 710055)
在班級管理中,班干部是輔佐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角色,是溝通教師與學生的橋梁,在教師和學生之間起著很好的傳達和溝通的作用。可以說,一個班級教育質量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與班干部的強弱及其作用發揮著密切的聯系。在高校日常活動中,學生干部通過組織多種多樣的科學文化活動,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環境。作為開展學生各項工作的組織者和執行者,學生干部的個人績效水平直接影響到管理的實施效果。當前,高校學生干部選拔和績效評價存在著諸多問題,不利于各項學生工作的開展,因此,加強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班主任在接一新班后,都很重視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讓他們在班級里充分發揮作用。然而,在班級管理中,很多選舉方式都是通過投票進行選舉,選舉時比較單一,由于師生常常有心理定勢,都比較偏愛優等生,在選拔時注重學習成績,輕對工作能力的考量,把鍛煉機會都給了學習成績好、性格外向的學生,而那些性格內向,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則沒有當班干部的機會,這種選拔方式顯而易見是不公平,直接影響著班級的有效管理。這種評價方式主觀性較強,難以做到全面評價學生干部的整體績效水平,既不利于被評價者對自己認識,也不利于學生個人的發展。
由于受到當前嚴峻就業形勢的影響,部分學生評選干部的動機不純、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大多是為入黨、評優、就業提供便利。這種錯誤理解學生干部職務的想法,會降低工作的熱情,使之以敷衍了事的態度處理學生的各項工作,干事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開展學生工作中,部分干部缺乏創新精神,工作具有較強的隨意性,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再加之部分學生干部沒有做到以身作則,執行紀律不公平公正,甚至與同學發生矛盾和沖突,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各項事務的順利進行。
當前學生干部績效評價主體存在單一化問題,通常情況下,都是學生干部之間進行評價,或者由老師對學生干部進行評價,而且所選擇的評價主體也不具有典型性。除此之外,現有的考評制度中主觀性因素較強,評價主體在對被評價者進行評價時經常會由于帶入個人情感而不能作出客觀評價。在開展學生干部績效評價工作時,要把與學生干部日常行為工作存在關聯的評價意見納入評價體系,以確保評價結果客觀公正。
高校在對學生干部的管理中,把重點放在了選拔干部和使用干部上面,而忽視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即對學生干部的培養,這不利于學生干部對工作環境和工作情況的了解。學校對干部缺乏培訓力度,導致干部對學生工作系統不熟悉,對高校教育的特點和規律不清楚,上崗適應工作所需要的時間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工作效率。還有不少學生干部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一個科學系統的規劃,工作中缺少創新性和主動性,不利于激發學生的發展潛力。
必須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班干部的選拔。首先要根據班級管理條例進行民主選舉,并將選舉票數當眾公布,然后依據票數當眾公布班干部的名單。其次是進入班干部的考核階段,定期對班干部人選進行試用考核,在這期間,主要考察班干部的協調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到試用期考核結束后,再通過開班會由學生對班干部進行評價。如果學生一致認為考核通過,就可以讓班干部正式上崗。選拔體系應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公平公正。對于班干部的選拔可以進行自由競選和提名競選,只要符合班干部的選拔條件都可以進行職位的競爭,但是不建議使用聘任制和委任制。二是將個性化與全面發展相結合。在評選干部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等因素,不僅要注重考察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考察學生的個性化以及對問題的挖掘,促進學生干部的均衡發展,加強學生干部的整體力量。
在進行學生干部績效考評時,如果僅依據他人的主觀評價或者憑主觀印象進行判斷,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考評結果的準確性,不利于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高校應當從制度上對干部績效考核評價進行規范,使干部績效考核更加具有科學化和民主化。首先,將學生干部績效考核內容量化,為了體現量化的作用要堅持真實、全面有效的原則;其次是建立學生干部考核具體的執行方案;最后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監督學生干部嚴于律己,努力提高工作績效。可以將對干部的績效考核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工作成績、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和時間管理。總成績為100分,各項能力各占25分,由老師和學生共同進行評分,以此作為評價學生干部績效水平的標準。通過制定清晰明確的考核條例,綜合考察學生干部的績、德、能、勤等各個方面,并建立學生干部檔案,將考核結果納入其中。
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改變傳統觀念,不要把焦點總是放在學生的成績上,要學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工作。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班集體的決策和活動中來。為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必須以完善、創新的激勵體制作為支撐,健全學生民主制度,讓學生進行民主討論。同時多鼓勵學生干部的工作,在鼓勵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以鼓勵的方式肯定班干部的成績,充分調動班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堅持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法,發揮榜樣的作用。
學生干部是班級的骨干,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在教師和學生之間起著很好的傳達和溝通的作用。班干部由于其自身的優勢,比普通學生更加具有管理能力,在同學中脫穎而出,可以發揮很好的模范帶動作用,為學生服務,為學生排憂解難。通過日常的管理,將同學的動態實時向老師作出反應,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順利成長成才。學生干部還是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徑,高校對于大學生來說便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學生干部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通過對自身能力的鍛煉,逐漸提高自己的綜合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合作競爭意識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總而言之,學生干部是高校管理層面的重要輔助力量,在班級管理中,是輔佐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角色,同時也是教師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橋梁。高校應當加強學生干部隊伍的能力建設,全面推進學生干部選拔和績效評價體系。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優良的選拔機制,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等因素進行選拔;建立相應的績效考評體系,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干部績效水平的準則;還要建立健全學生干部的激勵機制,肯定學生干部的成績,通過建立完善的干部選拔和績效評價體系,全面提升高校班級管理水平。
[1]李瑞.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長效機制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2,(5).
[2]史旭.淺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的作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5).
[3]馬卓識.淺析志愿者活動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與意義[J].黑龍江科學,2017,(3).
[4]李圣博.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教育的融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2).
[5]楊曉陽.關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圍的方法探索[J].學理論,2017,(6).
[6]阿米娜·夏木棲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有效途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7,(10).
[7]陳利平.創新創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對策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7,(2).
[8]萬春林.網絡輿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15).
[9]王萍萍.試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創新[J].經營管理者,2017,(10).
[10]梁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障礙與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6).
[11]李海英.淺析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途徑和方法[J].文教資料,2012,(1).
[12]鐘京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績效評價及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08,(22).
[13]汪朝暉.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與管理工作研究[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