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曉,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其一,信息失真風險。國家助學貸款以貧困高校學子為對象。然而,高校根本就不了解學生,要在較短的時間里就判定一位學生的家境如何,符不符合貸款的條件,學生的信用如何等等,無疑是太高估學校的能力了。而學校對于學生的實際家庭狀況的判定就僅僅憑村、鄉或居委會的證明,其中就難免會存在有混水摸魚的可能。部分學生就會存在花很少代價有償甚至無償占有這種公共資源,從而造成真正對國家助學貸款有需求的人群的不公平。
其二,無法還款風險。國家助學貸款的性質是信用貸款。銀行無法判斷貸款學生的質量,國家助學貸款因而是一項極高風險的投資。再加上管理成本高,貸款追討成本過高等等的因素,迫于國家政府的壓力,多數的銀行在這方面一般都采取“冷處理”的態度。
其三,目前國家助學貸款制度不完善,還款方式單一刻板。當學生在還款的時候,銀行采用的是一棍子打死的只提供一種還款方式。這樣也就使違約率無形的提高了。
本次問卷調查的目前是探討國家助學貸款的風險問題,因此調查的是針對已經有助學貸款經歷的學生。問卷采用不記名式,問卷的設計包括有受訪者的基本資料、提問、回答方式以及指標的選擇。研究的樣本來自具有國家助學貸款經歷的學生,調查問卷的發放以網絡和紙質兩種形式。有效樣本統計共85份,其中女生53份,男生30份。
從性別看,女性53人占66.25%,男性30人占37.5%。從學歷看,大學本科占73.5%,研究生占26.5%。從家庭經濟狀況看,年收入30000元以上占6.02%,8000-30000元占39.76%,2000-8000元占43.37%,2000元以下占10.85%。從在校生活情況(包括伙食費和生活用品等)看,300元以下占2.41%,300-600元占33.73%,600-800元占40.96%,800元以上占22.9%。
從受訪者選擇申請助學貸款的原因看,主要是因為其優惠政策,如還款期限長,在校期間免息等等。從貸款者信息采集的全面性看,超過一半的貸款者認為在對其個人信息采集時是比較全面的,這也就說明在多數的貸款者的潛意識里不會逃避貸款的責任。
第一,貸款者對未來自己在規定的期限內還清貸款還是相當的有信心的,這也無疑降低了國家助學貸款的違約風險。第二,貸款者對于違約的后果的認識還是很清晰的。73%的數據很好的證明了貸款清晰的認識使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降低。第三,貸款者對于拖欠貸款的原因只要歸結為畢業后的未來的不確定性。其中畢業后工資過低,工作無著落,占有73.49%的比例。這說明雖然貸款者對未來充滿信心,但就業的嚴峻的形式還是讓貸款者很有壓力。第四,國家助學貸款存在著頗多的問題。其中手續復雜和還款方式單一是貸款者抱怨的主要問題,手續方面主要是高校在監督和審批,而還款方面則主要是銀行方面。
第一,從政府角度,就政策實施的過程面而言,政府方面依然一定問題。貸款者普遍認為貸款手續復雜,貸款的額度低,未來的就業風險大等等。這些都需要政府利用宏觀政策對此現狀進行改善,以降低貸款者的違約風險。
第二,從銀行角度,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成本太高和貸款追討成本過高。因此銀行在處理國家助學貸款采取的了“冷處理”態度。
第三,從高校角度,作為中介者角色的高校與學生聯系最為密切的,能夠準確,及時的掌握貸款者的現狀。包括貸款者還款的能力,貸款者畢業后的去向等貸款者的風險情況。高校所采取的措施對國家助學貸款風險的掌握和防范都有著直接的影響,高校把握得越好那風險也就越小,反之亦然。
第四,從貸款者角度分,本次調查問卷顯示,多數的貸款者是不愿意違約的,誠信意識還是很強的。但還款方式單一、還款信息,時間模糊、以及還款時的手續復雜等等都讓貸款者不得不選擇違約這種對大家都不利的局面。
政府應該繼續堅持以政府免息政策為手段,以銀行和高校為媒介的方式來推行國家助學貸款。對于貸款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應該給予強大的政策支持,其中為貸款者、銀行和高校之間建立有效、高效的貸款信息共享數據庫體系就尤為重要。
第一,增加貸款還款的方式。可以提供還款金額遞增的方式,或者定期不定額的方式等等。第二,適當的增加還款的年限。第三,推出貸款者還款的激勵制度。
高校可以通過在各種宣傳手段對貸款者進行深入人心的誠信意識的宣傳手段來提高貸款者的誠信意識。對于有特殊原因實在沒辦法按時還清貸款的學生,可以對其資助或出示高校證明使貸款者以向銀行申請展期。
作為收益者的貸款學生就絕不應該在大學中虛度光陰,而是努力的讓自己成為在社會中有一定競爭力的人,這樣貸款者的預期收益的可能也會大大增加。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之前應該深入的了解其政策。如果貸款者的信息有任何的改變,應及時的和銀行取得聯系。
我國助學貸款的風險問題一直都備受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經過此次的調查問卷和以上的論述,我們發現, 國家助學貸款在目前所突出存在的問題:(1)貸款時手續繁雜,還款時信息模糊;(2)國家助學貸款中存在低成本或無償占有助學貸款資源的行為;(3)貸款者的誠信意識。降低風險的途徑有:(1)減少貸款的手續,公開并透明化還款信息(2)對貸款者進行嚴格的監督和審批(3)調查結果顯示貸款者的基本誠信意識較好,但政府可通過促進就業,銀行可通過獎勵措施、增加還款方式或適時的增加還款的年限,高校可通過增加人性化服務等措施來加強。
【參考文獻】
[1]宋麗麗.高校國家助學貸款的違約風險分析與對策[J].經濟論壇,2012(12).
[2]杜京玲.國家助學貸款違約原因分析[J].群文天地,2012,10: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