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在教育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在教育內容上具有融通性,兩者有機結合能夠使大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進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動性和有效性。這是適應當前大學生嚴峻就業形勢的需要,也是落實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思想、服務學生的需要。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7-0143-02
實現大學生高質量的就業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內容。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有機結合,可以促進大學生的德、才全面發展,從而增強大學生就業的綜合競爭力,有利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契合性
(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在教育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國家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目的是使大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大學生對自己的理想、價值觀、能力、性格、興趣等個人主觀條件進行綜合分析與考量,結合社會、組織和職業的要求,確定合適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進行一系列的謀劃與安排。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是引導大學生尋找適合主客觀條件的職業和事業,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和更好地服務組織與社會。從目標上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都是希望大學生能夠將個人與時代、國家與社會結合起來,以此服務社會和發揮自己的才能。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在教育內容上具有互通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教育,以此激發大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抱負。同時,還要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塑造大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而職業生涯規劃也要求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從這點上看,職業生涯規劃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縱深化延伸。另外,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包括形勢與政策的教育。這有利于大學生及時準確地了解時代和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了解國家的就業政策,從而讓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和國家需要的高度審視自己要選擇什么樣的職業舞臺綻放自己的光彩。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結合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融合職業生涯規劃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中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非常強調助人者自助。隨著后現代紀元生涯咨詢的發展,職業生涯越來越重視當事人的主體地位,它使當事人“成為自己的發言人”。而咨詢師需要“跳出過去‘當事人有問題,咨詢師解決之的框架,借著平行的互動,協助當事人開創新的生涯空間,活出自己”。[1]p141職業生涯規劃充分尊重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認知、自我評價和自我管理;要求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進行生涯訪談、崗位勝任力調查,明確職業對自己的品德、能力要求;督導學生圍繞職業目標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將自己的今天與明天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2)職業生涯規劃的需要。融合理想信念、價值觀教育能夠確保職業生涯規劃方向的正確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丑,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職業生涯規劃偏重于價值觀的識別,但是對錯誤價值觀的糾正不足,“忽視了對學生的社會價值的有效引導”。[2]p91當前大學生群體中存有一些不正確的擇業價值觀,如功利主義突出,只重視能力而忽略品德,盲目攀比等等。這些需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積極引導。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結合的方法和策略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樹立科學的人生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和目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這一過程中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要用科學方法識別學生的個性特征。在這一方面,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提供認識自我的方法。一是通過心理測量工具定量分析認識自我,包括MBTI測試、大五人格測試、霍蘭德職業類型測試等。二是通過定性分析認識自我,方法有生涯憧憬、回憶最愉快的經驗、制訂生涯度假計劃等。自我認知的目的是要尋找真實的自己,發現“那個如其所是的自己”。只有找到這個自我,才能量體裁衣確立適合的理想和目標。
這個自我認識的過程要非常注意區別“我是誰”(自我)和“我想是誰”(自我意象)。前一個是真正的自己,后一個是想象中的自己,虛擬的自己。比如,一個大學生說,我非常羨慕擁有優美文筆的人,所以我想成為一個作家。這個理想不一定是真實的,因為這個我有可能是自我意象。相反他應該考察我的文筆究竟怎么樣。此外,還要避免用“人之所有”(如所處的時代、家庭,自身的性別等)來定義自己。比如,現在經管類專業很熱門,我應該學這個;我是女生,當老師似乎比較適合我……這些都可能是在實現自我意象。當自我被自我意象之我籠罩時,“假作真時真亦假”,自己就會遠離真實的自我,所謂的理想和目標都是不切合自己的。
(2)在職業生涯規劃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叮囑,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價值觀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職業生涯規劃要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社會的需要、正確認識職業與名利的關系、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具體來說,大一階段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激發學習動力;大二階段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職業興趣;大三階段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擇業觀念;大四階段,要強調擇業時的誠信意識。
(3)建設一支復合型、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結合需要建設一支復合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首先要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文件中明確規定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是輔導員的職業功能。因此,以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形式,高校輔導員隊伍可以適當吸納一部分具有職業生涯規劃資質的人才進來。此外,不少輔導員不具備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和就業指導的能力,只能簡單地進行就業政策宣講,傳授一些求職技巧。為此,需要加強輔導員隊伍這方面能力的培訓。此外,還可以鼓勵支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行跨學科研究,將職業生涯規劃的思想與方法融入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
參考文獻:
[1]金樹人.生涯咨詢與輔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張革華,彭娟.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視域下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審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3(1).
[3]高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5(5).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