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 崔曉婷
【摘 要】中國傳統民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但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我國這一獨有的藝術形式的生存與傳承正面臨嚴重挑戰。本文通過分析民樂題材的兩部電影,從教育對文化的影響方面淺析我國傳統民樂的何去何從問題。
【關鍵詞】中國傳統民樂;傳承與發展;教育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9-0061-01
一、中國民族樂器發展現狀的原因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傳統民樂的繼承與發展正遭受來自各方面的威脅。之所以它的處境越來越困窘,除大環境的影響,究其根本原因,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一現象。從近代以來,我國的音樂教育便開始受西式音樂的影響,無論作曲技巧、表演手法,還是理論知識、審美方式等都參考西方體系化的結構,每一代的音樂工作者的大腦思維被西化,甚至會用已有的“西化”理論評判中國傳統民樂。所以筆者認為音樂的教育方式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方式。
《超級演說家》馮滿天的演講認為現代的樂曲沒有了音樂的魂,而是一味地炫技或是迎合當下的流行趨勢;民樂樂團的生存狀況也比較窘迫,現在的孩子大多學習西洋樂器。這也很好證實代代相傳的“西式音樂教育”對社會的影響。一個人、一個民族的價值觀與它的文化是息息相關的,教育是文化傳承最好的方式,若是我們的文化被改變了,那么我們將失去我們自己的民族。
《百鳥朝鳳》中,嗩吶在老祖宗的時候占據很高的地位,學習的人要符合一定的標準才有資格進行學習。嗩吶這種民樂藝術對于影片中的焦家班來說絕不止于娛樂,更具意義的是它在對故人送行的哀樂中包含了對逝者的道德評價:平常人只吹兩臺,德行適中者吹四臺,上德者吹八臺,只有德高望重者才配領受《百鳥朝鳳》。嗩吶匠人到家里演出的時候要行接師禮等規矩充分說明那個時候人民對于嗩吶的尊重,也顯示出嗩吶的地位。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嗩吶藝術與國民的審美逐漸有了分歧,嗩吶漸漸不被大眾所接受,致使學習嗩吶的人也越來越少,嗩吶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的危機。雖然這種情況與西方音樂文化沖擊有著直接的聯系,但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改變了我們原本的文化形式。
在《閃光少女》這部影片中,同樣映射出了教育的問題。該影片通過對當下出現的音樂學校中學生崇洋媚外的風氣,以及學校和老師對民族樂器的不重視,反映出中國的傳統音樂文化面對舶來品的西方音樂文化艱難立足的問題。在影片中,學習西洋樂器的學生們以傲視群雄的專業自豪感輕視民樂的存在。這部影片充分反映了民族樂器在我們新一代人心目中的形象與地位,我們都不了解自己的樂器,卻一味追求社會潮流。學生們大部分都選擇學習西洋樂,還是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西洋樂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成就與榮譽,而他們這樣的思想與他們被西化了的思維方式是分不開的。
二、中國傳統民樂的發展
這兩部影片都在向國人傳達一個信號——我們的民族樂器是值得我們驕傲的,那是我們最輝煌的文化,但是它現在面臨著傳承甚至失傳的問題。對于樂器的傳承民族問題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我們要從學前教育開始培養學生的民族音樂素養,在音樂教育中多用民族樂器做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從小時候就接受民族音樂的熏陶。通過民族音樂教育改革促進民族樂器的發展。當前我國的民族樂器有“勢微”的趨勢,這與音樂教育的方式是分不開的。雖然音樂課課標中關于民族音樂內容有很多,但是在實踐中由于學校對音樂課程不重視,使民族音樂教育成效甚微。音樂藝術教育是民族音樂傳承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傳承民族器樂的傳統曲目。中國傳統民樂曲目眾多,包括豐富的題材與多樣的體裁。其中傳統曲目的學習與掌握尤其重要,因為傳統曲目的文化藝術價值是無法衡量的,是值得我們去研究、探索的,我們只有繼承好傳統曲目,把傳統曲目發揚光大,才能在此基礎上繼續不斷深入的研究,才能創造出既符合時代特點又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民樂。
(三)民族樂器的創新。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傳統樂民族樂器可能已經無法滿足當代人的審美需要,我們要根據曲子或者情感的需要對樂器進行改進。但我們在發展民族樂器的過程不能一味照搬,要考慮到民眾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審美標準,否則民族樂器發展終究不能實現新的突破。
(四)傳承與創新相協調。當今社會創新是時代的新要求,傳統民樂要想生存就必須在民族音樂為核心的基礎上,根據大眾的審美要求進行適當的創新。創新是民樂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
三、結束語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中國傳統民樂,是我們要長期研究的問題。對于當下外界文化對中國民族音樂的沖擊,我們可以通過展現民族樂器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強大的音樂感染力來喚起國民們的文化自信心,讓全國人民共同參與到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行動中來。
文獻參考:
[1]羅嘉琪,唐衡.中國民族樂器的傳承與發展[J].前沿,2013-04-01.
[2]張鐵靜.略論中國民族打擊樂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教育,2017-10-05.
[3]胡美玲.對民族管弦樂傳承問題的思考[J].樂器,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