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舜禹
【摘 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明確高校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對高校學生實踐創新狀況的系統探究,發現其中存在著學生創新意識不足、高校創新環境差、教學模式落后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優化策略,以供相關讀者參考。
【關鍵詞】高校學生;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9-0191-01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上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而高校學生是補充此類型人才的生力軍。但是,高校在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存在著不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創新環境差、教學模式落后等問題。鑒于此,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策略,對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學生實踐創新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實踐創新意識不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對實踐創新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激情,充分調動學生實踐創新的積極性。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學生實踐創新意識不強,興趣不高,部分學生把自己的課余時間用在網絡游戲上[1]。另外,部分學生缺乏對實踐創新的認識,總是以散漫的態度去對待學校中的各類實踐創新活動,缺乏對實踐創新活動的信心,多數高校學生理論知識較強,但動手能力差,不能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以上原因導致我國高校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較差。
(二)高校實踐創新環境及硬件設施差。高校是否重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會對學生創新實踐效果有很大影響。當前,多數高校雖然重視學生的實踐創新教育,引導大學生參加創新活動,但是,在學校的實踐創新環境以及硬件設施上投入資金少,高校的儀器設備少、實踐創新場所不足、信息技術手段落后,使高校沒有良好的創新環境,這直接降低了高校學生實踐創新的積極性,大部分學生沒有參加實踐創新活動的意識,而少部分積極參加實踐創新活動的學生缺乏實踐創新的環境和設施,此類狀況嚴重影響了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高校的教學模式落后。目前,多數高校的教學模式單一,課堂上教師照本宣科,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授的多是理論知識,缺少情景式、實踐式、探討式的先進教學方法,也缺少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踐課程較少,進而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差。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良性的互動,使學生在課堂上缺少積極主動的意識,導致課堂上的效果差,影響了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2]。另外,高校的教學管理模式過于教條化,使學生的創新意識被各種制度束縛,校園內的氛圍沒有活力和激情,導致高校的實踐創新效果差。
二、提升高校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策略
(一)高校加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力度。高校是國家培養實踐創新型人才的主要場所,全球各國的高校都非常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我國高校要加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力度。首先,學校要培養學生實踐創新的興趣,組織實踐創新活動,增加實踐創新活動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對在實踐創新活動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相應獎勵,加大實踐創新的宣傳力度,使學生認識到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其次,學生自己也要認識到實踐創新能力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積極參加實踐創新活動,合理分配課后時間,不沉溺于網絡游戲。
(二)高校完善實踐創新環境及硬件設施水平。針對高校實踐創新環境以及硬件設施差的問題,高校應該加大資金投入,改變當前較差的物質條件,完善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實驗場地,購進新型的實驗設備,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地去進行實踐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3]。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實驗室開放制度,給學生在實踐創新時提供必要場所。另外,政府要給予高校經濟政策上的扶持,建立創新實踐基地,給學生進行實踐創新活動提供平臺,一方面學校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向社會輸出優秀人才。
(三)優化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在目前的教學背景下,高校應當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摒棄傳統落后的教育模式,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首先,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互動性的教學模式,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不能一味地為了完成課程任務而忽視學生的知識理解狀況,給學生思考以及發表見解的空間,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其次,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課堂教學當中,把理論知識與具體案例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具體的掌握理論知識,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
三、結論
通過對文章的分析可知,我國高校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存在著學生創新意識不強、創新環境及教學模式落后等問題,基于此,本文提出幾點建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完善創新環境及硬件設施水平、優化教學模式,這對提升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相信未來我國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會有很大提高,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戴靜.當代大學生實踐創新素養的內涵[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5(03):23-24.
[2]桂小紅.基于科研實踐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02):21-25.
[3]于子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平臺建設探究[J].中國新技術,2018,25(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