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 要】19世紀后半葉的清朝,政治風云變幻莫測,作為晚清重臣的李鴻章,其人物個性也影響著晚清的內政外交,因此,本篇文章著重從李鴻章在晚清波云詭譎的內政外交中的作為,分析其人物個性。
【關鍵詞】李鴻章;人物個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K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9-0245-01
多變是李鴻章性格的特點,他熱愛權力,并在較長時間內掌控著清朝的內部政治、對外交往和軍事方面的權力,并將一群擁有軍事、政治方面才能的人納入麾下;李鴻章從鎮壓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開始在清朝政壇嶄露頭腳,其花翎是被起義軍將士的鮮血染紅的;李鴻章出使外邦、創立近代中國企業,堪為洋務派的先驅者,其影響在中國近代史上難以磨滅;《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簽訂都起于他的談判并發揮有效力,清庭末期的走向似乎被他所牽動著。
一、自卑心態與淮軍的創建
李鴻章出自小地主階層,在清苦家庭環境和先輩為實現功名而多次不就的影響下,使年幼的李鴻章被淡淡的自卑感籠罩著,即使他的科舉道路較為順利,但經過多方嘗試,也只是翰林院的一名小小編修,距離成就功名、光宗耀祖還差甚遠。[1]當時清政府內部,存在著根深蒂固的滿漢畛域之見,清朝統治者對漢族官員在文化上利用,在政治上可能予以尊寵,但絕不受以重權,這使李鴻章的自卑心理更加嚴重。對中國的男性來說,加官進爵、光耀門楣、封妻蔭子是他們戰勝自卑的有力證明,李鴻章也是如此。李鴻章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運動中嶄露頭腳,建立的淮軍和曾國藩的湘軍一起,將氣勢如虹的農民起義運動血腥的壓制住。自此,李鴻章和其背后的龐大軍事集團為清末的歷史大戲拉開了帷幕,并從軍事政治、對外交往和經濟文化等方面,拉扯著清末政府的勢運走向。這時的李鴻章已從本質上撼動了清廷的滿漢之見,使漢人的地位直線上升,自己也已將自卑陰云拋之腦后。
二、外向開通的性格與洋務運動
世人多欣賞李鴻章為人處世的周到與謙厚,有很多贊美形容之詞,說他有“豪膽”和“逸才”,加上長期追隨著老師曾國藩務求“經世致用”的理念,使其在學問上秉持著開通和寬容的態度,這種外向開通的個性,使為中國近代化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洋務運動,有了發生的可能性。作為伴隨洋務運動發展的人物,李鴻章是其興起并發展的關鍵人物,是洋務運動的中樞神經,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運動初期,創立的一批近代軍用、民用工業和企業,對抵抗外國侵略者發揮了實際作用。隨著洋務實踐慢慢深入,外向開通的性格使得李鴻章不會就此止步,認識到要借用外國的成功經驗來使自身得到發展,這又促使他認識到“自強”必先求富。在此思想領導下,李鴻章抓緊時間提倡并且親自主辦了一些企業。另外,19世紀70年代末,清政府選派的第一批官派留學生由上海出發遠赴美國留洋深造,使得近代中國開始有了一大批科學技術人才。
三、自大優越的性格與中日甲午戰爭
受地理條件和自身燦爛文化成就的影響,中國統治者和人民上下皆沉淪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在對外交往中具體表現為閉關鎖國。李鴻章這個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大話語權的大人物,也不可避免受這種不良心態的影響。[2]中日甲午戰爭,是一場日本軍方野心勃勃、蓄謀已久并作了精心準備的侵略性質的戰爭。在中日甲午戰爭前夜,日本軍方對晚清的兵力和戰斗力,甚至每個省能派出參加戰爭的兵力等情況,都進行了專門的統計匯報;日本軍方也對即將發生戰爭的戰場繪制了詳盡的作戰地圖。中方以李鴻章為首堅持“陸主海從”的海防思想,帶有極其優越自守并居于天朝上國的美夢、滿足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生存地域、不愿開拓對外發展的大陸民族的溫和平順心態,但實際狀況往往是血腥的,猛烈的炮火叩開搖搖欲傾的帝國大門,淹沒了自大優越的人,這值得人們深深反省。
四、酷愛浮華的性格與《中俄條約》
作為在“天朝上國”虛妄驕矜的氣氛中長成的一代飽學之士,李鴻章也漸漸形成了不切實際、浮華的個性。俄國人深諳李鴻章的心理,在對其接待上,著重以“各種中國式禮節,加以點綴”,對其鞠躬是“極為低深”,極大限度地滿足了他的虛榮心。在俄國人精心的恭維和高明的“愚弄”下,李鴻章漸漸被引入精心設計的陷阱中,最終在1896年6月3日,與俄使簽署了《中俄密約》,中國東北的一些權利被讓渡給俄國。李鴻章被他的“知己們”狠狠地暗害了一把,但是以合約簽署的成功而暗暗自喜。這是李鴻章在對外交往上業務不精的極好說明,也是其浮華個性所導致的。
五、結語
個人性格的形成與其成長的時代息息相關,且受到現實情況的約束,一個人的個性特點,是其內里文化素養、心理狀況和歷史影響的聯合映射。面對一個禍患不斷,從內到外都腐朽了的末路王朝,李鴻章成了一個在忠君思想和歷史進步間踟躕不決的人,一個深處歷史漩渦中的人,這也使其養成了既卑微又驕傲、既踏實又浮華的個性。既在清末的內部政治和對外交往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影響,也為自身鋪開了近代弱國政治與外交的悲劇性前路。
參考文獻:
[1]吳正綱.李鴻章似一頭犟牛—簡談《西風殘照》的人物性格描寫[J].圖書館,1993,(3):66-67.
[2]薛婷.歷史漩渦里的重臣—李鴻章人物個性分析[J].傳承,2010,(2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