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力立
【摘 要】2016年年初上映的賀歲電影《美人魚》開啟了2016年賀歲檔的當門紅,電影由周星馳執導,在上映后刷新了當年的票房記錄,有人把周星馳的高票房歸結為他的票房號召力,但我認為這是一種周星馳的文化現象,周星馳的名字成為了20世紀90年代乃至現在的一個文化符號。
【關鍵詞】周星馳;后現代文化;文化符號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9-0093-01
20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在亞洲可謂是風生水起,周星馳可以說是伴隨著我們的童年到少年再到成人,周星馳的名字成為了20世紀90年代乃至現在的一個文化符號。
如今的周星馳仿佛少了年輕時候的一些銳氣,從演員變身為導演,從星仔到星爺,無處不看見周星馳在這一行當的蛻變與專注,《美人魚》就是繼《西游降魔篇》又一佳作,時隔一年,如果說《西游降魔篇》走的是懷舊審美的情懷電影,那么《美人魚》則是玄幻與科技交相碰撞的拼貼式的吸睛漫畫書,充滿著后現代電影元素,雜糅的影片類型與周星馳符號性無厘頭的喜劇表達,對于人類生存空間的奇幻式思考,等等拼貼成了這部后現代主義的電影作品。
一、“周式”喜劇的拼貼風格
《美人魚》把影片類型再一次雜糅,看似是一部魔幻片,但是又處處充滿著科技的色彩,背景似《阿凡達》,情節如《色戒》,主題致敬《海豚灣》,是一部孩子都看得懂的周氏喜劇、愛情童話、環保教科書。這次國外童話中的美人魚成了周星馳結構的對象,這個在千百年來被各國藝術家演繹過過次的IP,當然中國人也是非常之熟悉的;在我們以前的映像當中,美人魚是非??蓯?,敢于冒險的一只可愛的人魚,她為了追求救過自己命的王子,祈求海神希望自己能夠變成人,但條件是用失去聲音做代價的感人愛情故事。而片中美人魚的亮相卻頗有創意,先是在人魚博物館,再是part挽回的現場,一只外表無異于常人、走路邁不開腿、滑著滑板在懸崖上拉風跑酷的美人魚出現在我們面前,回到船艙褪去外衣后,晶瑩剔透的身體,和流光溢彩的皮膚,是周星馳帶給我們對美人魚這一形象的新的解讀,水晶般純潔美好的童話式愛情是本部電影的主線,同時在PM2.5橫行霸道飆升的環保指數和人們對藍天白云悉數向往的環保意識,呼吁環保則是正確穩妥、與時俱進的主題選擇。
二、小人物形象設計
小人物永遠是周星馳電影中不可或缺的,再周星馳以往的電影中,一直都把小人物當作是創作藍本,像是《喜劇之王》里一心想演戲的坊間十八線往下藝人尹天仇,再或是《功夫足球》里的拾荒維生,性格樂天,對武術極度執迷的五師兄,等等一系列懷揣著大夢想卻又四處碰壁的小人物在周星馳的手中被刻畫得有血有肉;在周星馳電影中善惡分明的二元對立是為小人物設置屏障而感化觀眾的敘事套路是慣用的手段,用戲虐的手法來表現都把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的小人物,是非常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這些被藝術夸張處理過的表情,其實就是在街坊市井中的我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群里中,每天承載著各種社會予以的壓力,這樣的狂笑,這樣的開心豈不是我們為之所追求的,這就是最真實的表達,在觀影的過程中,觀眾在電影中能夠找到自己的的影子,和自我認同感。
三、“無厘頭”元素
最后來說說影片中的“無厘頭”元素,可謂是在后現代電影浪潮中掀起了一股鬧戲風,其中,審丑就是無厘頭電影中很刻意的一種無厘頭元素,很多角色設置都體現出周星馳的審丑趣味。比如林允第一次與鄧超相見時被刻意丑化的造型,跟《食神》里的齙牙火雞姐、《少林足球》里滿臉膿包的阿美是如出一轍。孔連順那個男扮女裝的造型,不就是《唐伯虎點秋香》《九品芝麻官》里的如花、《行運一條龍》里的小丸子、《長江七號》里的美嬌嗎?星爺對審丑文化在電影中似乎有著一種執念,既能博觀眾一笑,又能讓電影中的人物性格生動活現,這樣兩全其美的事兒周星馳可不會錯過的;接下來細數下電影《美人魚》中周星馳的無厘頭段落:林允潛入鄧超辦公室偷襲不成弄巧成拙,八爪魚倒吊在一塊牌匾上?!睹廊唆~》也有后現代狂歡特征,比較脫線的一場就是鄧超和林允狂吃150只烤雞吃到流淚吃到嗨,倆人當場就飚起高音唱起歌,觀眾這才知道原來這段不是《世間始終你好》的MV花絮,就是正片內容啊。
四、結語
周星馳的《美人魚》帶著濃厚的周氏喜劇風范,同時也有著濃郁的后現代主義電影色彩,對于一款成功的游戲來說,好玩,是對它的最重要的地方,周星馳曾今說到過:“我希望我的觀眾在看我的電影時要進行思考,要有代入感,好想再玩游戲一樣,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哪個中的趣味?!焙蟋F代主義電影當中,游戲化的處理在周星馳的電影中屢見不鮮,而恰恰是把這種娛樂游戲的鬧戲噱頭讓它無限的放大,便成了周氏色彩的無厘頭喜劇,文末想解釋一下,所謂“無厘頭”文化就是積雨云草根階級的神經質似的幽默表演方式,利用表面毫無關聯的語言和動作,表現人物在矛盾沖突中意想不到的行為表現,是非邏輯的,就像周星馳一樣戲虐的解構古典文化后的自我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