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近幾年山西的旅游業(yè)在飛速的發(fā)展,旅游紀念品做為旅游業(yè)“購”的關鍵也在變化發(fā)展之中,旅游紀念品的包裝卻還有極大的發(fā)展空間。筆者對目前山西旅游市場中旅游紀念品的包裝進行了調查和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市場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四個方面的發(fā)展建議,旨在通過設計開發(fā)出符合市場需要符合游客消費者需求的旅游紀念品包裝,能夠起到帶動旅游市場,擴大山西的旅游品牌,提高山西的旅游知名度的作用。
【關鍵詞】旅游紀念品;包裝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9-0119-02
山西省是我國名列前茅的旅游資源大省,文物種類多,旅游市場廣闊,發(fā)展?jié)摿薮螅l(fā)展旅游業(yè)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隨著政府政策投入力度的加強和經濟增長的改革和發(fā)展,近幾年山西旅游業(yè)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入山西來領略山西深厚的旅游文化。游客在旅游欣賞的同時,購物的需求也越來越普遍和頻繁,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是游客購物時很感興趣的商品。旅游中“購”的發(fā)展能快速的帶動起來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一、旅游紀念品及包裝概念
在繁榮的旅游市場中游客對琳瑯滿目、品種豐富的具有特色的商品購買的興趣越來越大,但對一般游客來說“旅游紀念品”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旅游紀念品”的概念學術界至今未有準確定論,現引用劉敦榮在《旅游商品學》一書中所下的定義,旅游紀念品是指“游客在旅游過程中購買的,帶有紀念意義,富有地域或民族特色的商品。”[1]旅游紀念品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與鑒賞價值。常見的旅游紀念品分為特種金屬類、木雕工藝品、樺樹皮工藝品、麥秸工藝品、陶瓷工藝品、木質工藝品、個性影像旅游紀念品等民間工藝美術品等。
雖然學術界對包裝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基本意思一致,包裝指在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為了保護商品以及為了識別、銷售和方便使用,用特定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防止外來因素損壞內裝物的總稱;包裝也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進行的操作活動。因此,包裝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包裝商品所用的材料,包括包裝用的容器、材料、輔助物等;二是指包裝商品時的操作過程,包括包裝方法和包裝技術。[2]
綜上所述,旅游紀念品包裝是指為保護、儲存旅游紀念品,為促進旅游紀念品的銷售所進行的保護活動,旅游紀念品包裝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包裝類別。
二、山西旅游紀念品包裝存在的問題
山西悠久的地方文化催生了旅游紀念品的豐富多彩,在近幾年舉辦的旅游博覽會上,山西的旅游紀念品不只有山西陳醋和汾酒,地方特色的平遙漆畫、大同煤雕、孝義皮影、廣靈剪紙、文水葫蘆燙畫、民間布老虎玩偶等等旅游紀念品都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眼球,但是與此相伴的是產品品類單一,樣式相近,包裝粗劣成為旅游紀念品發(fā)展的桎梏。難以買到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成為游客購買時的難題,這也阻礙了山西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而打造具有特色的三晉文化旅游紀念品對推動全省旅游市場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設計出完美展示、烘托旅游紀念品的包裝是旅游紀念品發(fā)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如何設計出具有山西獨特地域特色的、凝聚山西文化內涵的旅游紀念品包裝是在晉包裝設計師們要考慮的重要課題。
經筆者調查發(fā)現,目前山西旅游市場中旅游紀念品的包裝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旅游紀念品包裝未能有效保護產品。包裝的三大功能是保護與儲藏產品、運輸產品、促進銷售,其中包裝最基礎和本質的功能是有效保護產品,產品包裝應做到保護產品不破損、不變形、不變質等功能。但根據筆者調查發(fā)現在山西旅游紀念品市場中旅游紀念品沒有根據商品本身的形狀、大小、體積等實際情況對包裝進行準確定位設計,導致包裝不能夠有效保護包裝內容物,出現旅游消費者在攜帶過程中出現包裝破損、商品內容物裸露等尷尬的問題。
第二,旅游紀念品包裝簡陋,包裝材料使用單一。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山西旅游紀念品包裝非常簡陋,隨意使用一些未經設計的紙盒、塑料盒、木板盒等做為商品包裝,更有甚者產品即是包裝,如平遙推光漆器如此精美的旅游紀念品竟然沒有包裝為其增色,店家在銷售時竟然只使用普通塑料手提袋包裝商品,包裝簡陋的程度令人咋舌。
在山西旅游紀念品包裝中包裝材料多使用紙材、塑料、木材等傳統(tǒng)包裝材料。紙材、塑料作為包裝材料污染環(huán)境,不夠環(huán)保,木材太過于笨重,不易攜帶,或在外包裝木盒上做過多的刻花等裝飾卻忽略了內容商品本身,嘩眾取寵,輕產品重包裝,主次顛倒。
第三,旅游紀念品包裝未經過專業(yè)設計。想要塑造一個成功的旅游紀念品品牌必須要有很強的品牌辨識度,一個具有有效包裝識別符號的包裝設計能夠很容易的被游客識別。比如天津“泥人張”的彩塑、“楊柳青”的年畫都有自己明確的包裝識別符號。山西的旅游紀念品每個景點都有自己獨特的商品,極具旅游特色,但是由于沒有專業(yè)的設計團隊為其量身打造,沒有經過專業(yè)性的設計,使得至今還沒有一個為大眾熟知的旅游紀念品品牌。
第四,旅游紀念品包裝未有效表現產品特殊的文化內涵。游客在旅游時最容易被異地文化內容所吸引,隨之產生購買旅游紀念品的欲望。山西具有濃郁的文化內涵,“五千年文化看山西”,其旅游內容豐富多彩,文化積淀深厚,特色鮮明,但體現在旅游紀念品包裝上卻沒有有效表現出商品特殊的文化內涵和底蘊。
包裝是旅游紀念品“外在美”的具體表現,優(yōu)秀的包裝設計能夠與旅游紀念品共同體現旅游地的文化內涵,共同傳達出旅游地獨特的文化信息。
三、山西旅游紀念品包裝設計應開發(fā)的方向
隨著山西旅游市場的繁榮,山西省開始重視旅游紀念品的相關及周邊開發(fā),近幾年連續(xù)舉辦特色旅游紀念品設計征集大賽,獲獎的作品投入生產線批量生產,達到高、精的效果,最終投放景點去銷售,那么針對旅游紀念品的包裝要求由設計師或設計團隊在進行設計開發(fā)時應注重以下幾方面。
(一)包裝設計應突出山西旅游地的文化內涵。游紀念品除了具有一般旅游商品的基本屬性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性質,它的最大特點是地域性,這也是旅游紀念品具有強大吸引力的關鍵所在。如北京故宮推出創(chuàng)意紀念品頂戴花翎官帽就是從其景點明清官袍特色出發(fā)進行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意設計。
設計師在設計包裝時應根據旅游地的文化內涵的特點,通過藝術化的手段設計包裝,進一步提升旅游紀念品的內在氣質。山西旅游圍繞血脈相承的根祖文化打造“華夏之根”文化品牌;“黃河之魂”“佛教圣地”“晉商家園”“古建瑰寶”“邊塞風情”“關公故里”“抗戰(zhàn)文化”品牌。如果能夠把這些具有山西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衍生出具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并對產品開發(fā)精耕細作,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消費者需求的紀念品包裝,相信山西省的旅游市場定能大放異彩。
(二)包裝設計應符合人體工程學。作為游客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在旅游時盡可能的希望手中的負重輕一些,這就要求設計師在進行旅游紀念品的包裝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消費者的需求,從游客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以消費者為本。旅游紀念品的包裝設計要符合人體工程學,包裝結構合理,適用于內容物,打開閉合方便,便于攜帶,這樣做才能使游客樂于購買紀念品,減去游客攜帶、使用等過程的后顧之憂。
(三)包裝設計材料盡量選擇綠色環(huán)保材料。綠色包裝材料是指在生產、使用、報廢及回收處理再利用過程中,能節(jié)約資源和能源,廢棄后能夠迅速自然降解或再利用,而且易回收、再生循環(huán)利用率高的材料。[3]
旅游紀念品包裝材料可選擇使用旅游地特色的原生態(tài)天然植物纖維做包裝材料,如山西農村大量的麥秸、玉米葉等植物纖維經過進一步的加工以后應用在紀念品包裝中,既環(huán)保又具有濃郁的旅游地特色,相信會達到讓游客眼前一亮的藝術化效果。
旅游紀念品包裝使用綠色環(huán)保材料能有效提高包裝的回收再利用率。如現在在很多包裝材料中使用的無紡布,此材料環(huán)保,代替了塑料、紙材,節(jié)約了資源,同時還能夠反復的使用,在游客的生活中可多次用于攜帶物品,手提袋上的圖案和文字一次次的出現,無形中對商品進行了廣告宣傳。
(四)包裝設計應系列化。為促進銷售企業(yè)除了采取加強廣告宣傳,應用市場營銷策略手段外,企業(yè)可以針對不同消費主體將產品進行檔次劃分,體現統(tǒng)一視覺效果,產生系列感,可將產品劃分高、中、低檔以適應消費市場的需求,設計出適用于政務、商務、大眾消費等多門類和檔次的旅游紀念品,包裝設計根據檔次分類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
對于旅游紀念品市場應根據景區(qū)或旅游城市的獨特特色開發(fā)設計旅游產品,并注重產品的包裝設計。臺灣的“掌生谷粒”農作物產品品牌就是深入挖掘在地農民的耕作精神和文化,賦予了農作物稻米濃厚的文化背景,將稻米升華為一種精神,使產品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
山西雙合成食品企業(yè)以歷史文化為背景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形成了濃郁的山西特色,其“福喜雙成”的食品文化很符合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審美,很受來山西旅游的游客的喜愛。其公司生產的娘家棕系列產品分為全家禮盒裝和小包裝散裝,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包裝主體全部使用喜慶的大紅色,再配合民間剪紙、年畫等吉祥圖案,展示出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符合人們節(jié)日的審美愛好,取得了良好的視覺效果。
四、結語
在晉設計師在對山西旅游紀念品包裝進行設計時應努力去挖掘旅游產品包裝的文化內涵,著力提高群眾的審美趣味,保持對傳統(tǒng)文化、民族風格的關注度,
真正設計出獨具魅力的旅游紀念品包裝,使來晉游客能夠“暢游山西、帶走山西”,為山西旅游經濟的發(fā)展添加助力。
參考文獻:
[1]劉敦榮.旅游商品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5).
[2]張瀟,沈卓婭.包裝設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3]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綠色包裝材料/
[4]彭仁.旅游紀念品包裝設計與職業(yè)化教育研究[J].
[5]孫翠芳.析旅游紀念品的包裝設計[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