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龍
【摘 要】二胡作為中華民族一種傳統弓弦樂器,發展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有效融入了胡文化、西域文化以及中原文化,從而形成了當今的二胡形制。由于受到不同朝代民間文化、方言文化以及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二胡樂曲演奏具有多元化的演奏風格特點,演奏者要想完美演繹好各種風格的二胡曲,除了要學習掌握好各種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外,還必須熟練各種二胡樂曲的風格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表達出不同風格樂曲的藝術魅力,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關鍵詞】中國風格;二胡曲;演奏
中圖分類號:J63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8-0080-01
二胡最早出現在中國唐朝時期,被古代人們稱作為胡琴,是一種常見的北方民間樂器。二胡演奏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現,發出聲音更接近人聲,具有極高的情感表現力,適用于表現深沉悲涼的內容,也可以用來描寫氣勢壯觀宏偉的意境。中國二胡曲的多元化風格是眾多民間藝術家在創新創作和演奏中所顯現出來的,是音樂藝術美多種多樣表現形態的總和。在我國不同地區,對于二胡曲演奏有著不同風格的演奏技巧,演奏者要深入研究了解該部分知識內容。
一、中國江南地區二胡曲演奏風格
古今往來,江南地區給人們的印象是青山綠水、氣候溫暖以及秀麗嫵媚,人們在這種地理人文環境中自然形成了清醒雅意的性格,同時南方方言中語音音調調值變化程度小,從而促使了我國江南地區二胡音樂演奏旋律特點更加偏向委婉清秀的風格[1],演奏音程更多表現為小音程。中國江南地區二胡曲演奏風格技巧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點內容。
(一)墊指滑音。墊指滑音是指演奏者在二胡樂曲演奏過程中,通過將三個手指合理并攏放置于二胡琴弦上,然后依次抬起。在手指抬起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動作的連貫性,要杜絕產生三個音程的“顆粒狀”,影響到二胡演奏的發聲效果。
(二)上、下滑音。上下滑音通常被江南地區二胡演奏者用來表達江南的自然景觀,更加強調樂曲演奏音色的委婉清秀。演奏者在運用上、下滑音演奏技巧時,要確保左手在二胡琴弦上的壓力,而且幅度要小,因為幅度過大會導致二胡演奏發出刺耳的聲音,影響到整個曲目演奏的效果。
(三)顫音。演奏者在運用該技巧演奏江南地區二胡樂曲時,要注重顫指尖力度與速度的均衡性,要充分表達出樂曲的靈巧優美意境,讓聽眾切身感受到江南地區溫暖宜人的氣候和清新動人的自然景色。
二、中國陜西地區二胡曲演奏風格
在我國陜西地區民間創作的二胡樂曲作品中主要以“秦派”二胡音樂為代表,二胡音樂演奏風格呈現為高亢豪放、氣勢壯觀宏偉。與其他地區二胡樂曲演奏風格相比較,陜西地區“秦派”二胡演奏風格技巧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
(一)揉弦。該演奏技巧充分吸收了板胡的演奏特點。演奏者在運用該技巧演奏陜西地區二胡樂曲時,需要將三個手指合理并排放置于琴弦上,在手腕力量的帶動下,促使三個手指共同法力,較大幅度地將滾、壓、揉融合在一起[2],這樣二胡演奏出來的聲音會極具陜西地區的人文特色。
(二)滑音。滑音演奏技巧在陜西地區“秦派”二胡風格樂曲中,主要被運用在特性音的前后連接處,能夠促使二胡樂曲變得更加委婉動聽。在滑音技巧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左手要時刻保持放松狀態,用指肚觸及二胡琴弦,需要用小臂帶動手腕實現音的上下滑動,這樣才能夠保證演繹出“秦派”二胡樂曲連貫、委婉動聽的音樂效果。
三、中國河南、山東地區二胡曲演奏風格
在我國河南、山東地區,二胡音樂曲演奏風格更加偏向于熱情奔放和幽默詼諧,其二胡演奏風格技巧包括以下幾點內容。
(一)大滑音。在運用大滑音演奏技巧時,演奏人員要保持左手滑動幅度偏大,同時還需要把上滑音的頭與下滑音的尾消除掉,給人一種輕巧的感覺。
(二)滑揉。當演奏人員運用該技巧時,要保持手指觸碰二胡琴弦的程度要輕[3],并且在上下滑動過程中手指對二胡琴弦的壓力要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整體滑動速度要快、幅度要大,以及強音頭。滑揉演奏技巧能夠充分表達出我國河南與山東地區人民豪邁奔放的性格特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國由于受到地理環境、地方方言文化的影響,二胡樂曲演奏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不同地區對于二胡樂曲演奏有著各自獨特的演奏技巧方式。演奏者要想充分表現出不同風格二胡樂曲的魅力,就必須充分掌握了解二胡樂曲的不同風格演奏技巧,同時結合不同地區二胡樂曲表達的需求特點,有效進行創新調整工作,這樣才能夠促使我國二胡樂曲演奏風格變得更加豐富,吸引到更多的二胡音樂愛好者,推動我國二胡音樂演奏穩定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靜.不同風格的二胡樂曲及演奏技巧[J].山西教育(教學),2013,18(06):239-240.
[2]張龍起.談二胡演奏中的藝術風格[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12(06):162-163.
[3]宋飛.中國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演奏特點述要[J].黃鐘,2016,09(03):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