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欣
【摘 要】現如今藝術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在物質條件得到滿足的同時開始追求精神文化,而藝術是一個美的代名詞,有視覺美、聽覺美、動覺美等。舞蹈舞劇的編創又離不開舞臺美術,舞臺美術不同于繪畫藝術,雕塑藝術,它一樣可以揭示其主體思想,本文以《水月洛神》為例結合燈光、服裝、化妝、道具等在舞劇中的運用來談談舞臺美術在舞蹈表演中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舞臺美術;舞劇;應用;燈光
中圖分類號:J7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8-0144-01
一、燈光在舞劇《水月洛神》中的應用
燈光是舞臺美術諸因素中表現為“動態”的因素之一,與表演的協同性最強,最直接。燈光具有神奇莫幻的靈活性,能呈現調色板上的所有微妙變化,它可以像音樂一樣在空中布滿顫動的色彩。在一些演出中,聯系這些燈光變化的因素稱之為燈光的契機,是燈光轉換的關鍵,在包含有音樂,音響的舞蹈戲劇中,契機的靈活運用往往使燈光在一定程度上起著掌控節奏的重要作用。
由于燈光的“動態”“易變”等特點,燈光變化的契機應準確尋找和巧妙運用,而在貫穿整個演出的過程中,燈光中理所當然地充當著演員與各種舞臺美術之間的調和劑,就以舞劇《水月洛神》來說:第一幕中洛神女在舞臺中央舞蹈著她那輕柔的身姿,一群女子唯美地襯托著,曹植穿一襲白色長袍倒敘著自己對洛神的愛慕之情,起初燈光漸強,并噴灑白色的煙霧,讓人覺得美輪美奐,仿佛置身仙境,隨后伴舞人員撤去,燈光減弱只留一束白色,朦朧的光色停留在曹植身上,他在臺上一個人置身世外桃源的美景之中。緊接著曹植一人趨于臺前,一束光從上方直入,一片長紗巾從上掉了下來,猶如古典書法的墨汁,是那樣的緩緩注入;又如染色的瀑布,從上方傾斜下來,澆灌著他的思念;又如粉色的棉花,輕巧,柔軟,擊碎了他的心臟,這燈光和道具的配合運用給觀眾一種美的享受。
(一)布光。布光是“將各光位的一組光投射在燈光設計師指定的演區或演區的某一區域或某一塊面,而多于一個以上數量的燈,是將它們均勻地鋪在某一個區域,使這個區域平均地被各方位的光照射”。布光時必須注意區、人、物、道具的位置和燈光的光亮均勻度,而不是只注意光在舞臺地面上的均勻度,這就需要燈光師有熟練的技術來掌控。在做組布光時,正面的光應特別注意光的均勻度,其他幾個面的光應特別注重光束形象和光點的排列現象。
《水月洛神》中當甄宓、曹植或是曹丕出現并單獨突出表現人物性格,內心世界的時候就會用到布光,不僅會給觀眾突出強調的作用還會起到很好的對比作用。
(二)定點光。定點光指“專用光在演出時對某一人物、道具或景專門投射的光,在運用中可能是在一場戲中一直在使用著,也可能在需要的時候才開啟使用,不需要使用的時候將此燈關閉可能是一個燈,也可能是一組燈,視以投射的物體而定。”在曹植兄弟在戰場中所向披靡這一幕中就運用的定點光,將舞臺上的道具戰旗,軍鼓,以及士兵手中冷冰冰的利劍那種寒氣逼人的氣氛烘托了出來。
二、服裝在舞劇中的應用
舞臺演出中首先映入觀眾眼簾的除了景,就是演員的服裝,服裝顯示著劇意,劇情,服裝可能點綴著故事的主題,而服裝的完美呈現需要在光下,舞臺演出中光都有一定的色彩,所以演出當中的各種光色在選用衡定的時候需要考慮一下服裝的顏色。一般情況下,服裝會根據演出人物的性格需要來選材、選款、選色,使他們協調于演區的空間,協調于舞臺上景色之中,演出服裝的選色豐富,而各種顏料色在光色下其顯現的視覺狀態是不一樣的。
在舞劇中洛神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美人,她的服裝是標準的古典女子服飾,有著月白色和淡粉色相間的柔和色搭配而成,頭上盤著像仙女一樣的發髻,戴著發簪,柔和的色調體現了洛神寧靜的神態,溫文爾雅的性格,以及鮮明的領舞角色。在故事發展到她要嫁予曹丕時,只見洛神一身大紅色長袍,金色發簪,有雍容富貴之態,王妃儀表,美輪美奐。這兩身顏色對比鮮明的服裝表現出她在不同時期的性格特征。與之相應的,當曹丕兩兄弟對她同時表達愛慕之心時,她身著素白色青衣,仿佛仙女一般,表現了她高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貞潔和糾結掙扎的內心世界。單靠服裝和燈光的變化,觀眾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角色的轉變故事的發展,這就是舞臺美術的魅力,尤其突出的是兩者或兩者以上結合的時候迸發出的藝術魅力。
三、總結
通過對舞臺美術的服裝、燈光、道具、劇本、面部化妝的剖析,多多少少體會到了作為一個設計師要有高度集中的精神,要有扎實的基本功,不僅懂得如何選擇服裝、道具、燈光、布景,更應該了解如何去運用這些如何展現給觀眾。舞臺美術設計不單單是幾句話的事,之所以寫《水月洛神》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選材是中國古典小說改編而來,更多的是把它用藝術的手法巧妙地改編成了舞劇,將唯美的古典活靈活現地再現到了眼前,使得我們可以以藝術的方式重溫歷史,有一場視覺盛宴,因而在現今舞美依然發揮著它的作用,并會持續。中國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有待我們后人繼續學習和發揚。
參考文獻:
[1]徐明著.舞臺燈光設計[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于平著.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評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3]黃琳華,夏艷洲著.藝術概論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