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相明
【摘 要】視唱練耳方式是高校音樂專業的一種基礎性技能訓練方式,對于規范和系統的訓練學生的記憶力、節奏感和音準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視唱練耳教學實踐面臨更大的挑戰,需要逐漸從傳統化向多元化發展。并在教學中,逐漸穿插多個學科的知識。不斷推陳出新視唱練耳方式,廣納眾長,對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不斷挖掘和改進,以更好地滿足文化藝術市場的需求。本文以高校視唱練耳方式的教學實踐為研究對象,首先對教學方式多元化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并對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校視唱練耳教學多元化教學的創新方法。
【關鍵詞】視唱練耳;高校;意義;問題;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J6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8-0155-02
作為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視唱練耳學科突顯了重要地位。它從傳統教學模式向多學科的參與、多元化發展趨勢轉化。將傳統的單一和枯燥的教學模式摒棄。在受到社會高度重視的同時,也受到更多學生的喜愛。它的課程主要涵蓋三個方面的內容,既視唱、練耳、樂理。三個環節既各具特點、又相輔相成。而通過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后期教學實踐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方式多元化的意義
傳統意義上的視唱練耳課程,教學形式比較枯燥和單調。例如,傳統的采用鋼琴進行聽音辨音練習的主要樂器等方式,會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打消,同時也阻礙了該專業的特色化發展。目前,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視唱練耳教學方法的研究相對較晚,同時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存在。而新的歷史時期,為了對學生學習和應用的需求更好地提供滿足,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高校視唱練耳方式實施多元化趨勢在必行,即能對現階段我國音樂教育大環境進行改善,同時有利于對綜合型、實用型音樂人才的培養。新形勢下開展視唱練耳方式多元化工作,是一項長期而意義重大的任務。
二、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現狀
(一)教學課程設置情況。高校視唱練耳課程具有雙重屬性,既理論與實踐。但就目前該課程的設置情況分析,各學校都已經提高了重視程度。普通音樂專業的開課時間,至少都在兩年以上,每周至少兩個學時,必要時還會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增加。
(二)教學的教材選擇情況。目前對該學科教材選擇上并沒有統一要求,通常都是根據院系和教師的教學定位進行選擇。比如,中國音樂學院編寫的《視唱練耳》分級教程、西安音樂學院編寫的《視唱分級教程》等。這些基本教材在目前使用頻率相對較高,還有一些院校是供學生內部使用的由學校自行編寫的教材。
(三)師生角色定位。相比于其他類型的課程,在學習視唱練耳時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因此,當具有不同音樂底蘊和學習基礎的學生,在同一個課堂學習時候,學生扮演著被動接受者的角色。而一些教師的角色,則是單純的知識傳輸者。二者之間角色定位,是被動與主動的關系。而事實上,剛入學的同學,還未能把握基本的節奏,很難從單一的視角,對音樂的靈動進行感受。教師也沒有必要要求學生,對音樂詞匯和音樂風格等進行理解和感受。若是再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視、唱、聽辨能力,自然就會有所牽強,也很難真正提升教學效果。基于此,若是將視唱練耳視作一種“濃縮的時間藝術”,則在短短的45分鐘之內,也只能是非常有限的音樂情感的傳達和音樂技術的傳授。
(四)教學方式。傳統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方式主要是一架鋼琴、一臺電腦、一間教師和幾十位學生,圍繞教學場景展開。教師教學缺乏創新,日復一日的上完一堂課,不停地聽、彈、講。但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視唱練耳課程缺乏興趣和認知,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同時,這種循環往復的傳統教學方式,也不能有效開發學生的音樂情感。
三、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具有枯燥的教學方式,缺乏創新精神。和其他大多數課程一樣,高校視唱練耳教學如果長期實施一種固定和死板的教學方式,例如遵循教學大綱,一板一眼地執行理論課程。而在進行視唱練耳教學時,也是長期學習樂譜章程,利用鋼琴音色,練習聽音和辨音。盡管這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教學方式,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科學地規劃教學目標,系統地分析教學內容。但卻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無法將學生學習的主觀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使學生一直處于一種被動地位。沒有將創新精神融入到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方式中,僅僅是在傳統方式基礎上進行添減,這種視唱練耳教學新方式,不能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
(二)教材內容缺乏規范性,課程設置差異大。教材內容的不規范,是現階段我國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目前我國還缺乏成熟的視唱練耳教學理論研究領域和音樂教學環境,使一些高校教師在選擇適合的教材方面,缺乏可借鑒的經驗。同時都是依據教師的習慣來選擇教材,由此對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教材內容缺乏規范性,雖然教學方式基本上一致,但還是會造成視唱練耳專業人才的培養標準出現偏差。而課程設置的差異,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國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方式的革新。作為輔助其他專業技能學習的課程,視唱練耳課程需要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否則無法進行深層次學習,會使學生的積極性降低,對學生的后期專業學習產生制約。
(三)教學手段模式化,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很多學生是源于個人的興趣愛好,而選擇音樂專業。因此剛入學時對音樂學習充滿憧憬。但久而久之,會對枯燥的現實課堂失去興趣。特別是教師年復一年的重復大量視唱練耳教學,與學生興趣相契合的因素匱乏,同時在教學模式上,也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隨著迅猛發展的現代科技,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具有更加多樣化的視唱練耳學習的渠道。為了提升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和策略,使課堂教學練習的真實容量進一步提升。但縱觀目前我國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泛眾化、模式化等問題,普遍存在于教學方法、教學過程還是教學內容等方面。這些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局面,同時,教學策略的單一,也會使學生不能真正理解基本音樂理論的本質,使實踐學習和理論學習失去關聯性,很難真正實現教學價值。
四、高校視唱練耳多元化教學的構建對策
(一)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視唱練耳的教學方式也在向多元化趨勢發展。在傳統教學模式中,開始不斷融入更具感染力和創造力的新的元素。從單純的鋼琴伴奏向多種樂器共同演奏轉變,從只唱不聽向唱中學聽轉變。同時,通過融合交叉學科,在不斷交融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而樂器上多樣化,使學生的想象空間更加生動,音樂領域也更加寬泛,進而使練耳效果達到最佳。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還體現在介入多媒體技術。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在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能減輕教師的勞動量,變體力教學為腦力教學。通過高效的教學機制的創建,能夠適時而全面地監測學生們的學習過程、效果和問題。如在練耳過程中使用高質的耳機,能夠使學生對千差萬別的音樂旋律更好地辨別。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能使課堂教學充滿勃勃生機。
(二)多元化的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方式的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教學理念。固定的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陳舊。而創新的有彈性的教學理念,則是提倡教和學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進行。視唱練耳專業需要通過學唱樂譜,學唱聽音,才能使所唱音樂更加美妙動聽。為此,需要教師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將落后陳舊的教學理念摒棄。引導學生自由創作、解放思想。而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方式的多元化,首先要革新教學理念,打造與現代社會相符的、具有時代氣息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整體上的多元化,以培養更多的視唱練耳專業化實用型人才。
(三)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我國高校視唱練耳教學要實現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還需要實現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在教材的選擇上,應將視野拓寬,不能局限于老師自己編寫的書籍或者固定不變的課本。應注重對其他音樂文化等的接收力度,如傳承民間音樂素材,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該民族音樂的音樂特色。有機地結合西方音樂品種和具有地域特色的音樂品種,同時對民間藝術更好地傳承,對中華文化更好地弘揚。除卻民間音樂素材,還需要補充學習20世紀新音樂作品和流行音樂,因為流行音樂的特點是普及性和滲透性。通過營造一種熱烈和輕松的音樂氣氛,而引發受眾群體的即時性共鳴。
(四)選擇多元化的教材。我國高校視唱練耳教材現階段教材的選擇上,還有很多差異性存在。《教育唱歌集》和《視唱教程》等,以及蘇聯斯波索賓編寫的《視唱》等引自海外的音樂教材,是目前國內通用的教材。要實現多元化的視唱練耳方式,就需要將多元化思想融入到教材的選擇上,博采眾家之長,將國內外優秀教學課本引入。在專業課教材的選定上,盡量選擇一些擴展性的參考教材,使學生對不同專業知識的廣泛吸收,促進自身獨立而成熟的專業思維的逐漸形成。
(五)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全面的評價教與學兩種狀況,是結合教學結果和教學過程,所開展的價值判斷的活動,發揮著重要的激勵、診斷和導向功能。教師是傳統視唱練耳教學評價的唯一的評價主體,而唯一的評價方式就是量化分值,使教學評價流于形式,對評價的功能和作用未能充分體現。為此,必須構建多元化的評價環節,引入學生互評和自評的方式,解決傳統的評價主體單一的問題。互評是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定,采用這種方式,能充分意識到自身不足,也能充分吸收他人身上的優點。而教師通過這些評價,能全面地了解教學情況。自評是學生對自我的評定。通過學生自評,使學生能夠客觀和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并在后續學習中不斷改進。
五、結語
高校采用多元化的視唱練耳教學方式,是改革的必要措施,與時代發展需求性適應。目前我國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方式,但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還需要不斷創新和探索,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學科間的輔助貫通,培養學生綜合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洪燕.高校視唱練耳學科新時期的發展趨勢探析[J].大舞臺,2012(12).
[2]李瑞寶.“藝考”音樂專業學生視唱練耳技能提升技巧[J].藝術評鑒,2017(20).
[3]巫圣詠.就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淺談視唱練耳的教學改進[J].大眾文藝,2014(19).
[4]李智.鋼琴教學與視唱練耳[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1(02).
[5]張盛.《視唱練耳》課程改革執行情況的總結[J].大眾文藝,2017(21).
[6]汪苗.視唱練耳中的節奏教學以及節奏的綜合表現[J].藝術研究,2017(01).
[7]張愛梅.視唱練耳在幼師鋼琴教學中的運用[J].藝術評鑒,2017(21).
[8]湯麗華.視唱練耳與少兒聲樂[J].大眾文藝,2017(22).